大国博弈与新秩序|中美AI竞争:从技术到国家战略的博弈
免责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 1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发展部 翁欣 wengx@cspengyuan.com 主要内容: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构全球创新格局和经济形态。在这场决定未来世界秩序的技术革命中,中美两国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反映了各自的政治体制与发展模式,美国市场化改革强调自由竞争,中国注重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总量及专利申请数量方面,中国大陆位居全球领先地位。然而美国在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方面,即高引用量上表现更为突出。至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数量,美国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显著超过中国大陆。尽管如此,中美两国在模型技术性能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为了抑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迅猛发展,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出口管制、限制人才流动、投资审查以及国际合作等,旨在全面封锁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然而,深度求索(DeepSeek)的突破性发展打破了这一单边遏制格局,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不仅重塑了全球人工智能竞争生态,更对美国的技术垄断霸权形成有力反制,彰显了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强大韧性。 特朗普重回白宫后,其人工智能政策在国内着重于减轻政府对人工智能行业研究与应用的监管负担,强调通过市场力量和创新手段来增强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在国际层面,持续执行对中国采取的强硬脱钩政策,以遏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势头。从 “星际之门” 计划的强势推进,到新一轮芯片出口管制,到从巴黎 AI 峰会美国拒绝签署国际人工智能协议。美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长期致力于通过掌控高端芯片和核心算法,维护自身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而中国则秉持自立自强的理念,更加注重普惠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旨在推动科技成果的全球共享。中美人工智能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重塑全球科技版图。这场关乎未来世界秩序的战略竞争,既展现了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揭示了大国博弈背后的利益诉求与价值导向,其走向将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大国博弈与新秩序|中美 AI 竞争:从技术到国家战略的博弈 专题报告 2025 年 5 月 11 日 专题研究 - 2 - 免责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人工智能(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明显的“头雁”效应,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大国博弈的新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构全球创新格局和经济形态。在这场决定未来世界秩序的技术革命中,中美两国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在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和高端芯片领域占据优势。中国则依托庞大的数据资源、快速迭代的应用场景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和产业化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弈,不仅关乎技术领先地位,更决定着未来国际秩序的主导权。 一、人工智能已成为中美竞争的主战场 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反映了各自的政治体制与发展模式,美国市场化改革强调自由竞争,中国注重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这两种模式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全球格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总量及专利申请数量方面,中国大陆位居全球领先地位。然而美国在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方面,即高引用量上表现更为突出。至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数量,美国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显著超过中国大陆。尽管如此,中美两国在模型技术性能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到实际应用的漫长历程。1956 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这一术语首次被提出,并确立了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至 2022 年,美国 OpenAI 公司推出的 Chat GPT 大型模型,展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逻辑推理和文本内容生成方面的显著能力,使得人工智能以具体化的产品形态进入公众视野,并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关注。2025 年 1 月,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发布了开源模型 DeepSeek—R1,该模型通过算法创新和优化显著减少了内存占用和计算成本,打破了人工智能发展对计算能力的过度依赖。DeepSeek 在人工智能效率方面的重大突破,正有力挑战美国在该领域的传统主导地位,并对全球科技格局以及人工智能竞赛的原有力量平衡造成了影响。 美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特征。 硅谷创新生态、顶尖高校科研以及活跃的风险资本构成其发展核心动力,英伟达、超威半导体等企业以技术优势主导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政府借助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机构持续投入基础研究,保持技术领先。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在研发与应用方面大量投入,形成强大产业竞争力。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则呈现出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特征。2017 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其国家战略地位,政府通过政策、资金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推动技术研发与应用。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数字化的经济体系,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与海量数据,使其在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等领域应用处于世界前列。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 专题研究 - 3 - 免责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局,反映了各自的政治体制与发展模式,美国市场化改革强调自由竞争,中国注重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这两种模式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全球格局 。 中国大陆的 AI 研究论文在全球总发表量和专利数量都领先,不过,美国在研究成果在影响力(高引用量)上更胜一筹;在机器学习模型数量方面,美国居全球之首,远超中国大陆;在模型技术性能方面,中美模型差距正在缩小。根据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 AI 研究院(HAI)发布《AI 指数报告 2025》:在 AI 研究论文方面,中国大陆 AI 论文发表总量领先,2023 年,中国大陆机构的 AI 论文在全球总发表量中占比 23.2%,被引量占 22.6%。美国则发表了更多高影响力研究。2021 年-2023 年,美国分别贡献了 AI 领域 Top100 高被引论文中的 64 篇、59 篇与 50 篇,中国大陆分别贡献了 33 篇、34 篇与 34 篇。在 AI 专利申请方面,中国大陆 AI 专利授权量领先。过去 10 余年,AI 专利申请量激增。2010-2023 年 AI 专利从 3833 件增至 122511 件,年增幅29.6%。中国大陆以 69.7%的授权量领先,韩国和卢森堡人均专利产出最高。在机器学习模型方面,2024 年美国机构开发了 40 个重要 AI 模型,远超中国大陆的 15 个和欧洲的 3 个。过去十年美国开发的机器学习模型数量居全球之首。在模型技术性能方面,中美模型差距正在缩小。2023 年底,在 MMLU、MMMU、MATH 和 HumanEval 等基准测试中,性能差距分别为 17.5%、13.5%、24.3%和 31.6%。而到 2024 年底,这些差距大幅缩小至 0.3%、8.1%、1.6%和 3.7%。在大模型竞技场上,中美大模型的差距缩小至 30 分以内。 图 1 2024 年美国机构开发了 40 个重要 AI
[中证鹏元]:大国博弈与新秩序|中美AI竞争:从技术到国家战略的博弈,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9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