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世界银行的影响力下降了吗
美国在世界银行的影响力下降了吗∗———从世界银行发展融资分布得出的证据宋 锦 【内容提要】 美国霸权衰落对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作者通过 OLS 和工具变量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美国对世界银行发展融资分布的影响,发现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迅速变化,美国对世行的影响力在 2007 年之后逐渐减弱,特别是在贫穷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的经济利益减弱。 其主要原因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影响力提升,制约了美国的干预力度。 同时,国际发展融资市场的繁荣使世行发展融资的影响力有所削弱。 作者的主要结论是:第一,促进发展融资市场繁荣和在机制上保护发展中国家对于保障多边体系的参与权和全球发展资金的公平、有效使用非常重要。 第二,美国退出国际多边机制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通过多边机制实现自身利益的能力持续减弱。 第三,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国际发展领域需要有更多的机构来补充和完善。【关键词】 发展融资;世界银行;美国;联大投票;国际贸易【作者简介】 宋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 邮编:100732)【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550(2019)10-0074-25∗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发展援助的评估”的阶段性成果。 感谢《世界经济与政治》匿名评审专家的修改意见。 文中错漏由笔者负责。74·· 世界政治 2019 年第 10 期一 引言霸权国与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要话题。 由于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公共产品一直处于供应不足的状态,霸权国则是国际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 提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运行无法完全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必须有能够并且愿意承担领导责任的大国发挥领导作用,提供维持体系稳定所需要的成本。① 通过建立国际机制、授权国际组织等方式,霸权国家支付公共产品成本,承担大国义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追求绝对获益或相对获益。国际发展融资体系是典型的国际公共产品,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赠款、免息或低息的发展融资以及配套的专业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持续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减贫。 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在国际发展融资体系中资格最老、全球覆盖面最广,是提供发展融资的旗舰机构。 美国在世行的建立和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美国对世行的主导作用和通过世行实现美国利益是学界的普遍共识。 罗伯特·弗莱克(Robert K. Fleck)和克里斯托弗·基尔伯(Christopher Kilby) 等学者发现,美国对于世行具有较高的操控能力,能够显著影响世行包括发展融资分布在内的各种决策,通过世行实现其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② 斯科特·莫里斯(Scott Morris) 和玛德琳·格里夫(Madeleine Gleave)曾指出,美国领导多边发展银行能够帮助其实现地缘战略利益、保障成本收益有效性、取得对目标国家的干预实效。③ 阿瑟·斯坦(ArthurA. Stein)认为,追求获益是霸权国提供公共产品的主要动力。④ 美国对世行的主导和影响是霸权国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完美案例。近年来,美国对世行的影响受到两方面的挑战:一是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发展中国家崛起和全球多极化趋势的制约;二是国际发展融资体系的迅速发展对世行形成竞75··①②③④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著,宋承先、洪文达译:《1929—1939 年世界经济萧条》,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年版。Robert K. Fleck and Christopher Kilby, “World Bank Independence: A Mode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US Influence,”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10, No.2, 2006, pp.224-240.Scott Morris and Madeleine Gleave, “Realizing the Power of Multilateralism in US Development Policy,”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 https:/ / www.cgdev.org/ publication / ft/ realizing-power-multilateralism-us-develop⁃ment-policy,访问时间:2019 年 9 月 20 日。Arthur A. Stein, “The Hegemons Dilemma: Great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8, No.2, 1984, p.384.争压力。 世界霸权的结构并非一成不变,在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 放弃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美国是否衰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成为学界关注的中心。 罗伯特·瓦德(Robert H. Wade)认为,随着中国和其他几个国家的相对经济权重已达到或超过七国集团中等经济体的水平,世界经济已从“单极”转向“多极”,不再由七国集团主导。 这一变化给国际组织内部的权威和影响力分配带来显著影响。① 约书亚·施夫荏森(Joshua R. Shifrinson)和迈克·贝克利(Michael Beckley)指出,中国在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力量迅速增强,这使其有能力在世界事务中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利益,这种权力分配的持续变化会冲击美国霸权和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② 后发国家冲击既有霸权国家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影响力在历史上已有明证。 丹尼尔·李(Daniel Lim)和詹姆斯·瑞兰(James Vreeland)就曾发现,日本在崛起阶段不断通过国际机构发挥杠杆作用,影响相关国家,实现自身国内和国际政策目标。 其中,干预多边银行的发展融资分布是典型手段。③ 此外,国际发展融资体系迅速发展,发展融资的供给逐渐充裕,世行面临更多的国际竞争压力。 拉格胡若姆·拉让(Raghuram G.Rajan)指出,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成立之初可以通过提供发展援助撬动受援国进行必要的经济改革。 今天这些机构仍然非常重要,但已经不再能通过撤资威胁受援国家,只能通过中立的问题分析促进国内改革讨论,在全球关键议题上主持对话,充当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伙伴,其影响力显著下降。④ 蒂亚戈·赫南德斯(Diego Hernan⁃dez)发现,中国、印度等新援助国的出现使得世行提供的发展援助遭遇竞争。 世行对非洲进行发展援助的条件显著降低,这反映出世行通过提供发展资金约束发展中国家的能力下降。⑤
[社科院]:美国在世界银行的影响力下降了吗,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8M,页数2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