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体会:春雷响,万物新

1 证 券研究报告•宏观简评 春雷响 万物新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体会 发布日期:2025 年 03 月 05 日 分析师:黄文涛 电话 010-56135232 SAC 编号: S1440510120015 分析师:朱林宁 电话 010-56135229 SAC 编号: S1440521020002 核心观点 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表述:总的形势判断,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正视困难和坚定信心;主要经济目标,GDP 增长 5%左右,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主要政策取向,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强化民生导向;全年重点工作,主要有十项,及开展 “十五五”规划编制等。  我们认为,本次报告对面复杂严峻的全球环境,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提出 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明确,财政、货币、民生等各项政策取向有力,全年在提振消费、扩大就业、建设现代产业、稳住楼市和股市、化解债务、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等领域的具体工作措施清晰,将有效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引领“十五五”规划开局起步。 事件: 2025 年 3 月 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午 9 时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简评: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总的形势判断、主要经济目标、主要政策取向、全年重点工作等。我们认为,本次报告面对复杂严峻的全球环境,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提出 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明确,财政、货币、民生等各项政策取向有力,全年在提振消费、扩大就业、建设现代产业、稳住房地产、化解债务、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等领域的具体工作措施清晰,将有效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引领“十五五”规划开局起步。 2 证 券研究报告•宏观简评 一、总的形势判断 2025 年总的形势判断,主要包括外部环境、正视困难和坚定信心。一是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因素较多,国际市场波动风险加剧,都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二是正视困难,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承压,民生存在短板,一些地方基层财政困难,一些工作协调配合不够等。三是坚定信心,我国经济的制度、市场、产业、人才、治理、升级、空间等优势显著。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人才资源等诸多优势条件,有需求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广阔增量空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图表 1: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的形势判断 2025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 2024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4 年 3 月政府工作 报告 外部环境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国际经济循环造成阻碍。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影响全球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加剧国际市场波动风险。 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 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正视困难 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账款拖欠问题仍较突出。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民生领域存在短板。一些地方基层财政困难。社会矛盾化解和风险防范工作还需要加强。政府效能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工作协调配合不够,有的政策落地偏慢、效果不及预期。 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 坚定信心 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人才资源等诸多优势条件,有长远规划、科学调控、上下协同的有效治理机制,有需求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广阔增量空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信建投证券 二、主要经济目标 2025 年主要经济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目标引领,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一是增长和价格,整体符合预期,明确回应楼市、股市和融资成本等市场关注。其中,GDP 增速 5%左右,CPI 增速 2%左右,明确稳住楼市股市、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明确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二是就业和收入,目标稳定。其中,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保持 5.5%目标。 3 证 券研究报告•宏观简评 三是财政和支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其中,今年赤字率拟按 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 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 5.66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1.6 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 29.7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1.2 万亿元。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1.3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3000 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 5000 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4.4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5000 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 11.86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2.9 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 图表 2: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经济目标 领域 指标/项目 2025 年 2024 年 对比/变化 增长和价格 GDP 增速 5%左右 5%左右 不变 CPI 增速 2%左右 3%左右 减 1 个百分点 单位 GDP 能耗降低 3%左右 2.5%左右 增 0.5 个百分点 M2、社融增速 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不变 楼市和股市 稳住/更大力度促进健康发展 新增 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推动下降 促进稳中有降 适度加力 就业和收入 城镇新增就业 1200 万人以上 1200 万人以上 不变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 5.5%左右 不变 居民收入 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不变 财政和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9.7 万亿 28.5 万亿 增 1.2 万亿/4.2% 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 11.86 万亿 8.96 万亿 增 2.9 万亿/32.4% 赤字率 4%左右 3% 增 1 个百分点左右 赤字规模 5.66 万亿 4.06 万亿 增 1.6 万亿/39.4% 超长期特别国债 1.3 万亿 1 万亿 增 0.3 万亿/30% 特别国债(补充资本) 5000 亿 增 5000 亿 地方专项债 4.4 万亿 3.9 万亿 增 5000 亿/12.8%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信建投证券 三、主要政策取向 2025 年主要政策取向,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强调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强调宏观政策强化民生导向。一是总体取向,稳中求进,以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3-10
中信建投
11页
1M
收藏
分享

[中信建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体会:春雷响,万物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M,页数11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24 年,国内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速的下降趋势被打破
综合
2025-03-10
来源:宏观深度报告:2025积极财政的发力点与制约点
查看原文
2025 年,实物财政城投支出增速或将低于财政支出增速
综合
2025-03-10
来源:宏观深度报告:2025积极财政的发力点与制约点
查看原文
2025 年 1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图7:2025 年 1 月发行的地方债约 34%被用于化债
综合
2025-03-10
来源:宏观深度报告:2025积极财政的发力点与制约点
查看原文
近年发行的化债地方债呈现出“长期化”特征
综合
2025-03-10
来源:宏观深度报告:2025积极财政的发力点与制约点
查看原文
2023 年、2024 年,国内分别发行 1.92 万亿元、3.39 万亿元地方债用于化债
综合
2025-03-10
来源:宏观深度报告:2025积极财政的发力点与制约点
查看原文
自 2021 年至今,受制于政策限制,国内发债城投的债务增速持续下降
综合
2025-03-10
来源:宏观深度报告:2025积极财政的发力点与制约点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