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区域研究报告 1 深圳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公共融资部 龚春云 经济实力:深圳市毗邻港澳,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及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内地城市前列。深圳市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已形成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增长后劲充足。2023 年全市经济恢复向好,经济增速明显回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46 万亿元,经济总量继续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内地城市第三位;经济增速较上年回升 2.7 个百分点至 6.0%,在一线城市中处于高水平。当年,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强势,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基础设施投资转为负增长;市场销售首次突破万亿,货物出口仍保持良好增势,外贸增长态势总体向好。2024 年前三季度,深圳市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经济稳步增长。当期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59 万亿元,同比增长 5.4%。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逐步推进,深圳市区域发展前景可期。 从下辖各区/新区(以下简称“各区”)情况看,2023 年,深圳市下辖各区地区生产总值总体稳步增长,福田、龙华和盐田经济增速较上年略降,大鹏新区与上年持平,其余 6 区经济增速均有所提升。南山经济规模仍居各区首位,作为全国知名的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高地,辖区内上市公司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较高。福田、罗湖两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以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为主,2023 年两区经济总量分别位列第 2、第 6 位,福田受投资下滑影响,经济增速居全市末游。龙岗是全市工业大区、强区,近年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增势良好。宝安、龙华两区二、三产业相对均衡,得益于工业和服务业的突出表现,当年宝安以 8.5%的较高经济增速居全市第 3 位,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五千亿元大关,而龙华在规上工业下降影响下,经济增长放缓。光明、坪山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高,目前经济总量虽相对偏小,但产业导入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方向,发展潜力较大,其中坪山在“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主导产业带动下,2023 年经济增速进一步提升,以 18.0%的 GDP 增速继续居全市首位。盐田旅游资源较丰富,大鹏新区聚焦旅游、生物、海洋三大特色产业,两区经济体量虽相对偏小,但由于辖区人口基数小,人均 GDP 处于高水平。 财政实力:得益于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发展,深圳市产业经济创税能力强,财政实力雄厚,地方综合财力主要来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收入结构较稳健。2023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2 年受上年低基数以及存在缓税补缴等一次性增收因素影响,全市税收收入增速大幅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较大规模,收入质量及持续性好,财政收支平衡能力强。2023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4112.92 亿元,同比增长 2.5%,其中税收收入 3467.68 亿元,同比增长 11.3%,较上年大幅回升 21.1 个百分点,税收占比为 84.3%,较上年提升 6.7 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82.1%,较上年回升 1.8 个百分点。受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影响,深圳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延续下降态势,但降幅有所收窄,对地方财力仍形成一定补充。2023 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 875.53 亿元,同比下降 14.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21.52 亿元,同比减收 224.80 亿元。 从下辖各区情况看,深圳市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总体较好,除罗湖外,其余各区税收比率处于高水平,但财政平衡能力分化较大。当年,宝安收入略超南山,跃居全市榜首,南山则退至第二位;龙岗、福田居于其次,福田收入规模于上年下跌后再次突破 200 亿元;龙华、罗湖、光明收入规模位于 100-170 亿元区间,处于第三梯队,其余 3 区均在 82 亿元以下。增速方面,主要得益于增值税的快速增长等带动以及罗湖非税收入高增,罗湖、坪山、大鹏、光明、龙岗和宝安 6 区收入增速显著提升,处于 28%-58%区间;其中,罗湖收入增速在前两年持续下滑基础上较上年显著提升 72.7 个百分点至 56.1%,居全市第一;其次是坪山和大鹏,收入增幅超 42%;南山、福田、龙华、盐田收入增速处于 5%-12%区间。从已公开数据看,2024 年前三季度,深圳市下辖区中光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较高增速,大鹏增速有所放缓,南山收入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罗湖转为负增长。 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2023 年深圳市各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小计1和增速分化仍较大,仅宝安政府性基金收入小计超过百亿元,龙岗规模降至 92 亿元,光明、福田、坪山、龙华规模在 50~80 亿元区间,其余辖区均在 30 亿元以下。得益于土地出让收入增加等,当年大鹏增幅最为显著,增速近 480%;福田、盐田增速亦较高,超 20%;罗湖、龙华降幅较大,超 60%,南山、坪山降幅在 25%以内。整体来看,除大鹏、光明、坪山政府性基金收入小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外,2023 年其余各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小计对区域财力的贡献度一般。 债务状况:2023 年以来,为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需求,深圳市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且主要以专项债务为主。截至 2023 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 2692.43 亿元,其中市本级 904.93 亿元;按照债务类型划分,一般债务余额 132.80 亿元,专项债务余额 2559.63 亿元。得益于良好的经济基础 1 本报告中,在分析深圳市下辖各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时,系以政府性基金收入小计作为衡量指标,具体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相应的上级补助收入。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3 及财政实力,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轻,2023 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仅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0.65 倍。从下辖区看,2023 年深圳市下辖各区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但政府债务余额仍相对较小,且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债务的保障情况看,各区债务偿付压力总体较轻。 深圳市存续城投债规模小,偿债压力小,截至 2024 年 9 月末全市城投债余额仅占 2023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3.0%;且城投债主要集中在市本级,同期末除福田、龙岗有少量存续城投债外,其余区均无城投存续债。深圳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在市场化转型方面起步相对较早,且区域金融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或更多依赖市场机制和多元化资金来源,从而使得城投债规模相对较小。 一、深圳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深圳市经济实力分析 深圳市毗邻港澳,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及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内地城市前列。深圳市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已形成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增长后劲充足。2023
[新世纪评级]:深圳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07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