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组织发展体系设计
The Power of Organization序章:阿里飞速发展的隐形曲线是什么第一章:如何跨越企业发展的非连续性第二章:阿里巴巴组织发展体系建设第三章:隐性曲线落地的土壤第四章:组织架构设计五部曲第五章:销售驱动型组织与产品驱动型组织第六章:选拔比培养更重要第七章:如何找到满意的合伙人第八章:企业招聘高管主要看什么第九章:如何成功offer你想要的人第十章:新进高管如何安全着陆第十一章:文化是组织发展的核心引擎第十二章:如何训练一支王牌团队第十三章:文化如何驱动组织发展第十四章:文化解读与落地第十五章:为什么99%的变革都是失败的阿里飞速发展的隐形曲线是什么1.组织发展和职业发展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职场人的必修课4每天都有很多人跟我探讨,公司文化应该怎么落地?公司干部跟不上业务的发展怎么办?组织变革应该怎么做?甚至,我的食堂应该怎么装修,菜品怎么选择才能让员工更有幸福感?我的个人职业发展的下一步台阶在哪里?跟这么多人聊完之后,我发现两个规律是共性的,第一个规律,所有困扰的背后实际上都是组织和人的问题。研究阿里也好华为也好,每一条业务曲线增长的背后,无论是从淘宝到支付宝到阿里云到今天的钉钉,最需要研究的是藏在业务曲线背后的组织发展的隐形曲线,这个才是我们学习的精髓。第二个规律,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它的组织业态是完全不一样,但有共性。从0到1需要创业。已经是行业领袖了,这个时候最需要研究的是组织架构设计,应该是生态型结构。人才梯队,应该是“平凡人做非凡事”和“非凡人做非凡事”。意思是,老人到了这个阶段应该具备非凡人的知识结构,所以需要培养。 “非凡人做非凡事”,很多牛人进来,是“非凡人做非凡事”。但在文化建设上一定要融合,要无边界,要求大同、存大异,否则这些非凡人和平凡人是搞不到一起的。这就是在不同发展周期,所需要的组织业态是不同,但有共性。 2.课程不断迭代5• 现在,我的课程体系也较为复杂, 17年时候的课程,其实很简单,只是讲了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和感悟。我讲的就一个观点,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东西是错,仅此而已。18年的课程内容丰富了很多。是因为很多同学给我写信,他说cherry,我觉得你说得很对,但是我没法做,我做不了,所以你能不能把体系跟我讲一讲,能够帮助我去落地,所以才有了18年的课程,体系相对完整。 • 19年的课程,是18年中我们给200个企业家上课,上完课以后,企业家在落地的时候,他在年底又遇到很多问题,于是又有了迭代。从诊断组织开始,到人才盘点,到战略会怎么开到组织变革。3.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心智模型、结构化思维和刻意训练。6321第三个,是行动学习,当你学完的时候你一定要去落到你的企业里面,哪怕只做一件事,比如说设计组织架构,比如说盘点核心管理干部,一定要去做。 第一,我讲的每个理论的背后,要注意的是它推导的过程——Why,为什么。第二,的团队一起学,因为群体性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大家可以叫group study,最好带着你头脑风暴。如何跨越企业发展的非连续性•企业发展断裂和非连续性是常态的。东岳先生最核心的理论:递弱代偿——宇宙万事万物,总是越高级的品类衰落得越快,稳定性越差。人类包括动物,万事万物,在几十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发展不是直线型的。而是断裂型的。看一下进化树,所有生物的进化都不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断裂分支的。非连续性发展是常态8哺乳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节肢动物单细胞动物藻类植物•李善友教授的理论,第一性原理导出跨越飞连续性,导出第二曲线。他告诉你,断裂是常态。那么既然你要做非常态的事情,就需要付出非凡的努力。中国新经济发展也是非连续的990~00年代/软件时代00~10年代/PC互联网时代10~20年代/移动互联网时代80~90年代/硬件时代联想市值曲线1994~2018微软市值曲线1986~20181999年,微软市值达到6000亿美元,此后一路下跌至3000亿美元。2014年起新开第二曲线,2018年4月市值升至8000亿美元2005年初,联想市值曾是腾讯的两倍多,2017年腾讯市值已经突破2.5万亿港币,联想市值仅为567亿港元。2018年5月4日,联想被剔除恒生指数的成分股。80年代到90年代——硬件的时代10• 这个坐标轴,横坐标是记载了中国经济发展的30年。从全球看,80年代到90年代是硬件的时代,这段时间中国有哪些企业是特别厉害的领军企业?回顾一下历史,管理学中有一个课叫《基业常青》。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五年,中国民营企业只要活过十年的都叫基业常青。在80年代和90年代,有哪些头部企业、龙头企业,而今天的如日冲天的企业在当时是怎么样的?• 东芝、西门子、华为、IBM、联想,这些巨头历历在目,现在有很多人在批判联想,我不批判,人家活了30年。咱能活30年吗?活不了吧。但凡在中国能活过十年的企业都是值得尊敬的。联想从80年代就开始做硬件,到今天为止有没有长出第二曲线?貌似做了一大堆,包括并购了IBM的PC业务,但有没有主营业务能够撑起来? 没有。联想做了无数的创新业务,包括云计算,最后有没有长起来?没有。• 2005年,联想曾经是腾讯市值的两倍多。2017年腾讯市值2.5万亿港币,联想567亿港币。相差44倍。联想没有找到他的第二曲线。连龙头企业都长不出第二曲线来,更何况是非常小的创业公司。龙头企业在中国有人、有钱、有政府资源,老板有格局,还是很难。 很多在30年以后不算是如日中天的公司,但我们依然尊敬他们,因为他们今天还活着。90年代到00年代——软件时代11•当年,中国有一批企业也是如日中天,只是你现在不再有记忆,它们叫软件。软件中当年的金山、甲骨文、微软、Adobe、用友。这些公司谁长出了第二曲线?在这些公司里面,今天能找到第二曲线,活得最好的是微软。微软的市值,99年达到6000亿美金,接下来一直跌到3000亿美金,因为他没有找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 •在2014年的时候,微软找到了第二曲线——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业务他找到了,所以它的市值又拉到了8000亿。微软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他能够找到第二曲线? •2012年在微软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董事会提出了内部变革,要发展整个微软集团的价值观。所以微软发动了全球12万名员工,参与了整个微软的价值观的研讨。讨论就跟竞选总理一样持续了一年,最终民众得到的结论就是董事会的三条价值观,然后他们将之变成了新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底层。之后14年的时候,他们找到了新的业务曲线。 微软的发展首先是做PC电脑的,现在云计算一飞冲天,微软到现在已经有很多条业务线了,云计算是第三第四条曲线。这就是整个微软的变化。00年代到10年代——PC互联网时代12•00年代,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准确一点叫PC互联网时代,我们依赖于电脑。当时如日中天的公司有雅虎和一些门户网站。中国也出现了第一批门户网站,网易、搜狐、新浪。然后又出现了这个时代的大树。腾讯阿里百度阿里是99年成立的,这些公司到现在已经20年了,都还活得挺好吧。但是今天真正能够引领整个行业的是阿里和腾讯。因为它们都分别长出了第四条曲线和第五条曲线。•有一个公司在裂变,可能会一跃上来,因为它已经找到了第二条曲线,第三条曲线。 网易,网易的游戏业务现已经非常强大了。它别
阿里巴巴组织发展体系设计,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17M,页数143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