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智能制造行业洞察报告
智能制造⾏业洞察报告2024年2024-08序⾔制造业是⽴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党的⼆⼗⼤报告指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程和重⼤技术装备攻关⼯程,⽀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端化、智能化、绿⾊化发展。”这为加快推进制造业⾼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指明了⽅向、提供了遵循。智能制造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产、管理、服务等产品全⽣命周期,具有⾃感知、⾃决策、⾃执⾏、⾃适应、⾃学习等特征,旨在提⾼制造业质量、效率效益和柔性的先进⽣产⽅式。³³³³³³³本报告从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智能制造产业链和系统体系,探讨了当前智能制造业的⼈才发展状况,并展⽰了FESCO的解决⽅案⽰例,旨在为⾏业和⼈才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核⼼观点01# 智能制造发展受政策⽀持、技术发展等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产业链优化。02#智能制造⼈才需求旺盛,岗位技术相对集中,地域差异显著。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升级,对⾼技术⼈才需求激增,尤其是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领域。⾏业分布⼴泛,包括汽⻋、电⼦、医药等,但⼈才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发达地区。不同地域的薪资和发展机会存在差异,影响了⼈才的流动和分配。智能制造发展受政策推动和技术驱动,市场规模不断扩⼤。政府通过⽰范项⽬和标准化建设等措施,激励企业智能化转型。技术进步为智能制造提供⽀撑。产业链得到优化,推动制造业向更⾼⽔平发展,提升竞争⼒和效率。智能制造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能⼒的⾼素质⼈才,但企业⾯临⼈才储备不⾜、招聘难度⼤和获取渠道有限等挑战。通过外包服务、专业培训和咨询服务的⽀持,企业能快速精准配置合适劳动⼒资源。03#FESCO根据不同企业痛点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满⾜客⼾智能制造的⽤⼯需求。CONTENTS智能制造发展概况010203智能制造⼈才现状分析FESCO服务与案例01智能制造发展概况中国智能制造⾏业在国家政策和数字化推动下,市场规模增⻓,2023年达到4.3万亿元,同⽐增⻓7.5%。产业链包括基础硬件、技术、装备、软件和系统集成等环节。⾃党的⼗⼋⼤后,中国政府加强智能制造规划和实施,推动创新战略。⾯对发展不均、创新能⼒有限、专业⼈才供需不平衡等挑战,中国积极追求绿⾊、智能、可持续的发展,以实现制造业强国⽬标。1.1A智能制造概念溯源与内涵演化溯源智能制造由计算机辅助⽣产和计算机集成制造发展⽽来,早期更强调⾃动化和灵活制造。1988年美国学者赖特和伯恩正式出版专著《制造智能》(Manufacturing»Intelligence),认为“智能制造”(Intelligent»Manufacturing,简称IM)通过集成知识⼯程、制造软件系统、机器视觉和机器控制,对制造技术⼈员的技能和专家知识进⾏建模,使智能机器在没有⼈⼯⼲预的情况下实现⼩批量⽣产。中国⼯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智能制造定义为“基于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感知、⾃学习、⾃决策、⾃执⾏、⾃适应等功能的新型⽣产⽅式”,该定义较为强调智能技术的应⽤。定义规划提出了2025年三项具体⽬标,即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供给能⼒明显增强,基础⽀撑更加坚实。n 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从初步发展阶段到快速发展、迅速崛起再到⾼质量发展的演变过程,始于改⾰开放,快速发展于全球化浪潮。在国家政策引领下,中国制造业积极融⼊全球产业链,不断提升技术⽔平和管理能⼒,从薄弱到强⼤,从模仿到创新,从数量到质量,最终⾛向智能化、数字化和⾼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迅速崛起阶段⾼质量发展阶段1950年代-1970年代新中国成⽴初期,中国制造业基础薄弱,主 要 侧 重 于 国 防 和基 础 ⼯ 业 建 设 , 以满⾜国内需求为主。20世纪80年代改⾰开放后制造业迎来快速发展。引进外资 、 技 术 和 管 理 经验 , 逐 步 建 ⽴ 起 中国 制 造 业 体 系 , 多元 化 发 展 。 各地兴建⼯业园区,较低的劳动⼒、⼟地和原材料成本吸引⼤量外资企业⼊驻。20世纪90年代沿海制造业⼯⼚发挥低成本优势赢得⼤量代加⼯订单,中国企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Madein•China“开始闻名世界。2000年代代 ⼯ 产 能 释 放 , 电⼦ 、 机 械 、 汽 ⻋ 、船 舶 产 品 创 新 与 信息 化 能 ⼒ 升 级 带 动产 业 链 发 展 。 中国制造进⼊新⼀轮崛起发展期,形成珠三⻆、⻓三⻆、京津冀三⼤经济圈和⻓江经济带,整体朝规模化、多元化发展。2001年加⼊WTO后,中国融⼊全球经济,按委托代⼯⽣产订单出⼝、通过阿⾥、亚⻢逊等平台获取海外订单,出⼝顺差持续增加,中 国 成 为 全 球 最 ⼤的制造出⼝国。2010年代ERP( 企 业 资 源 管 理 系 统 ) 、PLM(产品⽣命周期管理系统)、CRM(客⼾关系管理系统)等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优秀制造企业如美的、联想、海尔、华为等⾛向全球,开启⼀系列国际并购。2015年⾯对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压⼒,中国制造业加速迈向智能化和绿⾊化。⼤⼒推动⼯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提升技术创新能⼒和产业竞争⼒。2024年CPS技术、智能制造以及智能⼯⼚驱动制造升级,新⼯业⾰命浪潮带来 “互联⽹+”时代。制造企业注重提升技术含量、品质和品牌⼒,努⼒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1A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n 智能制造,源于⼈⼯智能的研究。⼀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知识求解的能⼒。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且还具有⾃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的信息,并进⾏分析判断和规划⾃⾝⾏为的能⼒。n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种由智能机器和⼈类专家共同组成的⼈机⼀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延伸和部分地取代⼈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劳动。它把制造⾃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度集成化。n 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持以及数字化的不断推⾏,中国智能制造⾏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趋势。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业市场规模同⽐增⻓7.5%⾄4.3万亿元。4.3$0.0%5.0%10.0%15.0%20.0%25.0%30.0%0.00.51.01.52.02.53.03.54.04.55.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18-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业市场规模智能制造⾏业市场规模:万亿元增速:%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1.2A智能制造⾏业市场规模n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有⽣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特征等3个维度。对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要素、装备、活动等内容进⾏描述,主要⽤于明确智能制造的标准化对象和范围。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如图所⽰:资料来源:
2024年智能制造行业洞察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22M,页数4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