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8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
养老金融评论 2024 年第 8 期(总第 105 期) 郑任远:美国养老金体系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董克用 等:英国职业养老金自动加入机制的改革经验与启示 万 群:英国职业养老金的发展与现状 董登新:企业年金改革的路径与方向 闫化海:养老金产品评价和企业年金指数 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 www.caff50.net 内部资料 妥善保存 本期重点关注 2 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简介 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Tsinghua PBCSF Pension Finance Forum 50)是聚焦中国养老金融领域的高层次、国际化智库平台,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运营,致力于打造养老金融领域的顶级专业智库,旨在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践行改善民生福祉的社会责任。论坛前身系中国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CAFF50),是 2015 年成立的非营利性专业智库组织,由我国养老金融领域权威专家董克用教授创立,论坛成员多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未来,论坛依托清华五道口在政策、学术、行业领域的研究优势与广泛资源,持续推动我国养老金融的顶层设计和养老金融事业全面发展,打造成国内顶尖的养老金融行业各参与方建言政策、分享实践、交流合作的平台。 论坛秘书长: 董克用 魏晨阳 常务副秘书长: 张 栋 施文凯 副秘书长: 孙 博 王赓宇 1 《养老金融评论》简介 《养老金融评论》是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月度官方刊物,秉承“专业性、前瞻性、国际性”的学术理念,以“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为宗旨,重点反映论坛成员的学术成果与观点;跟踪国际理论前沿与实践动态;探讨中国养老金融改革与发展,促进养老金融领域交流与融合。我们诚挚欢迎业界、学界的专家踊跃撰稿,为我国养老金融发展贡献智慧。 《养老金融评论》编委会 主编: 董克用 魏晨阳 执行主编: 张 栋 孙 博 编辑组成员: 施文凯 于东浩 陈 瑶 刘佳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稿、订阅及索要过刊等事宜,请发邮件至编辑部工作邮箱 caff50review@caff50.net 进行联系。 2 目 录 【本期重点关注】 郑任远 美国养老金体系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4 董克用 等:英国职业养老金自动加入机制的改革经验与启示 ........ 10 万 群:英国职业养老金的发展与现状 .............................................. 28 董登新:企业年金改革的路径与方向 .................................................. 34 闫化海:养老金产品评价和企业年金指数 .......................................... 44 【养老金融观点集萃】 胡继晔:建设数智康养平台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 67 阳义南:养老消费金融激发老年人消费并扩大内需 .......................... 77 【CAFF50 大事记】 2024 年 7 月 CAFF50 动态 ..................................................................... 84 本期重点关注 3 导读: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以及促进资本市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年金如何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其覆盖面并实现更高的收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经验对于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比如英美等国在企业年金投资策略、监管机制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可为我国企业年金的制度设计和管理运营提供参考。 本期《养老金融评论》重点关注如下内容:富达投资大中华区投资策略及业务资深顾问郑任远分析美国养老金体系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分享英国职业养老金自动加入机制的改革经验与启示;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万群阐述英国职业养老金的发展与现状;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董登新教授提出企业年金改革的路径与方向;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副主任、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闫化海总结养老金产品评价和企业年金指数,以飨读者。 本期重点关注 4 郑任远:美国养老金体系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① 郑任远:富达投资大中华区投资策略及业务资深顾问 人口老龄化如今已成为一项全球挑战,一个均衡发展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第三支柱的积极发展,对于在长寿时代老有所养意义重大。 2022 年 11 月,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于 36 个城市和地区先行实施。我个人非常高兴看到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试点最后正式推出,因为如果结合海外市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大规模推广实施,一方面能够有效帮助中国民众丰富养老储备,而同时也将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入,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有 本文摘自《21 世纪经济报道》2024 年 6 月 21 日。 本期重点关注 5 利于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长期健康发展。 然而,新事物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美国养老第二、第三支柱的发展历程上也曾遇到不少困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希望通过分享自己在美国养老金制度建设和发展中观察到的经验,能够为中国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可以在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少走弯路。 一、个人养老投资行为问题普遍存在 “三支柱”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养老保障体系,即由政府主导的全国社保基本养老金为第一支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职业/企业年金养老金计划为第二支柱;以及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 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老龄化问题加剧,美国国会于 1974 年颁布了
2024年第8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43M,页数8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