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成长投资系列八:中国科技产业链估值,跨国比较与中国实践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略研究 A股策略专题 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研究 / [Table_Date] 2024.08.09 中国科技产业链估值:跨国比较与中国实践 [Table_Authors] 方奕(分析师) 021-38031658 fangyi020833@gtjas.com 登记编号 S0880520120005 田开轩(分析师) 021-38038673 tiankaixuan026724@gtjas.com 登记编号 S0880524080006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新质生产力之“新兴产业扩订单” 2024.08.08 主题交易好转 2024.08.07 8 月金股策略:股指企稳震荡,重主题轻大势 2024.08.05 美国大选的近与远 2024.08.05 新质生产力之“未来产业拓产品” 2024.08.03 ---“新质生产力”成长投资系列八 本报告导读: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科技股估值如何结合中国立场、突出中国实践是有待探索的前沿命题。本文着重讨论科技股估值体系、海外转型发展经验、中国科技产业链估值的跨国比较与投资方向,并与此前系列研究相对照。 投资要点: [Table_Summary] 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完善科技行业估值体系是关键一招。在过去较长的海内外科技股投资实践中,科技股估值的关键取决于产业预期与规模经济,即创新能否带来新技术渗透率提升与业绩高速增长。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下,科技股估值体系如何结合中国立场、突出中国实践是有待探索的前沿命题。结合国情,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改善中国科技股估值:1)鼓励发展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打造有竞争力的科技产品与可持续增长商业模式;2)优胜劣汰加快行业出清与竞争格局改善。鼓励并购重组强化主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降低资本成本;3)提高股东回报水平,提升分红比例与优化公司治理,在必要时回购注销股票,在讲发展的同时关注股东回报。 股市估值跃迁的海外经验:科技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既是经济转型的胜负手,也是股票市场估值向上跃迁的关键动力。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内外部压力下遇到了增长挑战。纵观海外经验,中国并非孤例,而破局的胜负手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地缘冲突频发,大国博弈步入深水区。历经三十年高增长,日德等后发国依靠投资驱动+产业补贴的模式迅速重建起雄厚的重化工业,并与领先国在产业上短兵相接。而两次石油危机直接导致油价大幅上升,全球需求锐减。日德都开启了剧烈的经济转型,并不约而同选择推动科技进步。彼时日德以举国体制发展高技术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全球竞争力,并使用智能化、节能化策略改造升级传统行业,去化老旧过剩产能。股市表现上转型前期市场估值承压,随着转型模式确立估值开始扩张,科技龙头股领涨,并往往出现戴维斯双击行情。 科技产业链估值的跨国比较:科技板块市值权重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估值已具备优势。总体看,A 股的市值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现实存在错位,新质生产力市值权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比美/日/德/韩等国,中国新质力赛道当前估值偏低,这与中国科技股经营杠杆偏高,盈利波动性较大有关。但随着近年持续向创新驱动转型,盈利相对优势提升,中国科技股投资性价比突出,未来更多耐心资本有望进入市场。具体来说,1)A 股科技制造与材料市值占比更高,TMT/汽车/医药等偏低。权重制造板块估值偏低,新兴产业链近年估值回落,汽车估值偏高。2)较高的净利率与杠杆水平下中国新质力赛道 ROE 相对优势提升。优势赛道包括电力设备/机械/医药/化工,通信/汽车偏弱。结构上,电子/军工/汽车净利率有提高空间,医药/机械/软件/汽车行业杠杆偏低,融资支持力度可进一步加强。 科技投资的中国实践,围绕三主线布局。1)新兴产业扩订单:聚焦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持续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推荐电子半导体/通信/船舶军工等;2)未来产业拓产品:新兴技术商品化与商业化加速,布局科创主题投资机会: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量子技术/人工智能;3)传统行业提效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与设备更新,重视自主更新、央企主导、标准提升三条线索,推荐机械/商用车等。 风险提示:科技制造产业催化落地进度的不确定性。 A 股策略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40 目录 1. 探索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体系:三条路径优化投资回报,两大领域重塑估值体系 .................................................................................................................. 3 2. 从经典投资框架出发:科技股估值提升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带来的高成长性 .......................................................................................................................... 4 3. 海外经验纵观:新质生产力是经济转型的胜负手 ....................................... 9 3.1. 逆全球化思潮迭起,新质生产力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 9 3.2. 日本:石油危机倒逼发展模式转型,举国攻关新质生产力 ............... 12 3.2.1. 转型历程:举国体制培育新质生产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 12 3.2.2. 市场表现:作为转型中军的科技赛道领涨 .................................... 13 3.3. 德国:聚焦发展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 14 3.3.1. 转型历程:从粗犷扩张的重工业走向高附加值出口制造 ............ 14 3.3.2. 市场表现:转型模式确立估值率先修复,科技龙头迎双击行情 17 4. 新质生产力的多维跨国比较:A 股科技赛道盈利优势改善,估值低位,配置价值凸显 ............................................................................................................ 18 4.1. 全球对比下 A 股配置价值凸显,新质力板块市值结构有待提升 ...... 18 4.2. A 股新质生产力整体盈利优势改善,新兴赛道杠杆水平有待提升,传统领域亟待转变发展模式 ................................................................................ 20 4.2.1. 市值结构与估值比较:传统制造占比高,多数赛道相对低估 .... 21 4.2.2. 盈利质量与杠杆水平:相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8-11
40页
14.9M
收藏
分享

“新质生产力”成长投资系列八:中国科技产业链估值,跨国比较与中国实践,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9M,页数4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A、H 行业股息率对比(%) 图28:港股行业 AH 溢价
综合
2024-08-11
来源:港股市场流动性与估值跟踪:多项指标显示港股已进入配置区间
查看原文
港股行业股息率(按最新值排名) 图26:港股行业股息率(按历史分位排名)
综合
2024-08-11
来源:港股市场流动性与估值跟踪:多项指标显示港股已进入配置区间
查看原文
近期南向资金分行业净流入情况
综合
2024-08-11
来源:港股市场流动性与估值跟踪:多项指标显示港股已进入配置区间
查看原文
国债期限利差环比扩大 1.81bp 图20:港股市场流动性边际宽松
综合
2024-08-11
来源:港股市场流动性与估值跟踪:多项指标显示港股已进入配置区间
查看原文
港股日均成交额环比上升 21.0% 图16:恒指平均换手率较过去一周上升 24.1%
综合
2024-08-11
来源:港股市场流动性与估值跟踪:多项指标显示港股已进入配置区间
查看原文
恒科预测市盈率下降至 14.3 倍 图14:恒生国企预测市盈率下降至 7.5 倍
综合
2024-08-11
来源:港股市场流动性与估值跟踪:多项指标显示港股已进入配置区间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