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新能源博弈胜者为王,智能科技开辟新方向
新能源博弈胜者为王,智能科技开辟新方向——汽车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报告发布时间:2024年7月29日分析师:刘乐执业证书编号:S0020524070001邮箱:liule@gyzq.com.cn联系电话:021-5109-718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报告要点2 汽车行业发展沿经典的生命周期曲线演进,当前国内新能源车与传统车周期重叠进入成长后期和振荡期阶段,后续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原有曲线寻找新出路,体现在出海、并购和以品牌化为代表的壁垒构建方面;另一方向则是开辟新成长曲线,体现在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方面。同时受短期政策驱动。 长期与短期策略共振1)汽车产业的发展脉络一直都很清晰。至2008年前后,传统燃油车第一曲线基本进入成长后期和震荡期阶段。2009年后都是在包括宏观和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波动振荡2)与经典产业生命周期曲线指引的趋势一样,震荡期开始寻求第二曲线。因此2009年“十城千辆”推动新能源车发展。但由于政策推动,智能电动车发展节奏快,到当前为止已经进入成长后期和震荡期阶段,与国内进入衰退期的传统燃油车一起开始成长曲线中后期的发展模式:(1)在原有曲线上出海,并购,以品牌、成本、技术优势构建壁垒提升行业集中度;(2)寻找更进一步的新发展曲线,向自动驾驶、人型机器人、飞行汽车方向开拓新道路;(3)在短期,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受政策影响大。关注两部委“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老曲线的竞争:出海1)长期上,出海符合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是核心关键;2)对比日本的经验:上世纪70-80年代,丰田以节能车、丰田生产方式、海外合资合作成功实现全球领先。3)值得注意的是被后世指为管理经典的“丰田生产方式”当年也是饱受诟病的“价格屠夫”,且遭到国会质询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报告要点3 老曲线的竞争:并购1)产业生命周期曲线指引,成长期之后,行业集中度提升,并购兴起。从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来看,除产业规律外,在成长期后期政策对行业集中度提升,并购的鼓励同样显著提升2)23年底至今中央层面鼓励集中度提升,鼓励央企并购的指示频繁提出,各地方政府直接出政策鼓励。建议关注央国企及行业领先企业在成长后期通过并购提升行业集中度的优势。借鉴丰田模式,关注新合资时代的到来。 老曲线的竞争:品牌化1)品牌化是对消费端“一揽子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功能”的终极背书。从消费品角度而言,中国汽车同样开始进入品牌化阶段2)品牌化意味着格局稳定性更高,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壁垒效应。关注从管理体系、生产模式、成本、技术、品牌等角度构建壁垒的领先企业。我们仍然提示技术与产品是较浅的护城河 新曲线的探索:自动驾驶、人型机器人、飞行汽车政策、新技术以及新落地产品和龙头进展催化推动 两部委“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商用车与领先乘用车发展,科技与量增共振风险提示:国内外政策波动超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进步及商业模式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激化超预期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超预期风险等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4长期与短期策略共振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5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1.1 三重产业生命周期曲线1)油车自建国后始建,改革开放大合资时代成长,08全球金融危机前后进入震荡期。其后新能源车“十城千辆”迈入历史舞台2)辅助驾驶赋能传统汽车,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模式与逻辑与传统车辆逻辑完全不同,属于第三曲线图1:三重产业生命周期曲线资料来源:国元证券研究所高级别自动驾驶第三曲线燃油汽车第一曲线智能网联赋能,整体推升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效率产品换代,新能源汽车创新替代燃油车新能源车第二曲线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61.2 抢跑的智能电动车1)新能源车受政策驱动,15年间快速突进,已经进入成长后期,震荡期前期。油车受传统车挤压逐步衰退,但在海外仍然属于成熟期。新能源车(含辅助驾驶)和传统车一道均进入产业生命周期中后期2)产业生命周期中后期的特征即竞争加剧。从投资角度来讲,不是最好的投资阶段。但仍有机会孕育图2:新能源汽车的快速突进进入成长后期资料来源:国元证券研究所进入成长期,新进入者增多,头部企业规模扩大,主要企业自身在细分市场成长的同时侵入彼此边界,最终向大众化市场渗透进入震荡期,新进入者减少,增长放缓,竞争加剧,出现产能过剩,盈利减少现象。破产清算企业增加萌芽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衰退期EBGBEHGJI萌芽期早期企业大量涌现,各自试错基本无竞争;中后期模式确立,差异化竞争GBHJ进入成熟期,增长放缓,行业壁垒增高几乎没有新进入者。龙头企业决出,寡头格局形成,定价稳定HBGABCDEFG试错阶段,各出其招,基本无竞争差异化竞争:构建各自的差异化细分市场规模化竞争:智能化等最有效率的差异化模式决出,企业争相抢夺该领域领先性,并逐步向大众化领域渗透,以规模巩固差异化领先成果竞争加剧,转型升级快速推进:价格战出现,各企业竞争策略趋同。企业预判行业增速放缓,开始以创新的方式谋求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在规模和创新两方面的优势充分显现竞争趋缓,优胜劣汰基本完成,寡头企业占领市场。或创新型业务培养开始成长。竞争主要进入新业务领域。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萌芽期油改电试错,竞争较弱但风险较高,对应消费市场创新者阶段72009年“十城千辆”正式开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序幕,到2014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可划分为新能源汽车的萌芽期。在这一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由政策推动,主销产品以油改电为主,缺乏核心商业模式,低价A00级产品和对公市场快速量增。行业整体明显呈现出萌芽期特征——产业高投入,产品高价格,失败风险高。典型领先者:北汽新能源表1:萌芽期新能源车主要特点项目特征主要影响因素技术路线油改电布局不合理,安全性差、新能源空间和设计优势无法体现,智能网联上车不便市场A00市场供应端成本低、研发快,较易获取补贴,需求端限牌/限行城市,占牌照以及获得路权对公市场政策推动对公市场切换新能源产品资料来源:易车,第一电动,太平洋汽车,汽车产经,国元证券研究所图3:燃油车平台和纯电平台底盘对比资料来源:智电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4:萌芽期主要热销车型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萌芽期典型造车新势力资料来源:搜狐网,新浪网,国元证券研究所1.2 抢跑的智能电动车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2 抢跑的智能电动车 成长初期新进入者增多,各自推动差异化,市场快速扩张,对应消费市场早期采用者区间82013年特斯拉进入中国,2014年起量产效果显著。中国主要新势力创始人均为特斯拉第一批车主。特斯拉的差异化方法引领新势力纷纷成立,经历三年进化,2018年后,随着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不断发力,持续被市场验证,新能源汽车不是提供一款新车,而是提供一款个性化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思路得到认可。以此为标杆,传统车企纷纷开启差异化竞争之路,2020年差异化产品全面爆发。表2:主要车企差异化进程企业差异化进程特斯拉2013年正式进入中国,2014年首车交付。2016年全年销售7.6万台,营收同比增长73%。中国新能源市场走出低价车为主时代。高端智能差异化模式得到验证,并为国
[国元证券]: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新能源博弈胜者为王,智能科技开辟新方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59M,页数6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