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策略:拾级而上
sczq.com.cn拾级而上——2024年度策略策略首席分析师 王仕进SAC执证编号:S01105221000012024年1月18日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核心结论2024年A股市场展望:信心是2023年的关键词,总量数据来看,疫情“疤痕”减轻但三驾马车仍未形成合力,我们判断,2024年将是重塑信心的一年。首先,数据端来看,经济动能有望逐步好转,其次,政策端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较以往更积极,财政与货币政策仍有加码空间。A股大盘股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从宏观环境与估值状态来看,目前已经具备春季躁动基础,但当前市场同时面临筹码结构畸形与分子端信心不足的矛盾,2024年A股节奏或将更加重要,时间窗口上,预计市场下半年行情好于上半年,但我们同时建议中长期资金把握当下布局传统蓝筹股的机遇期。2024年海外展望: 2024年全球将举行约40场全国和地区大选,政治上的不确定性或将加剧全球市场波动,欧洲部分国家步入技术性衰退,或将加速终结金融条件紧张的局面,但各国债务产出比抬升背景下,财政主导的局面临近,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通胀居高不下,欧美央行或将保持鹰派倾向,未来重要数据的发布将继续成为波动的主要来源。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美元指数或将步入下行趋势,但节奏上取决于欧美货币政策差异。指数风格上,随着金融条件重回放松,以AI为代表的科技产业趋势对成长股更有利,但目前大型科技股重新步入交易拥挤状态,美股亦或步入重结构轻指数的状态。行业配置:2024年分子端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大小盘的风格逆转依赖于经济状态与资金面状态发生改变。但短期超跌之后,大小盘股的性价比已经接近均衡状态,大盘股尤其是高股息类标的已经具备配置价值。另一个市场形成共识的配置方向来自产业驱动,诸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革命类条线,以及消费电子、半导体、医药等产业复苏类条线。整体而言,2024年的配置思路可能更偏Beta,把握行业轮动节奏更加重要。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发展不及预期;财政与货币政策不及预期;全球突发性事件影响;股市突发性事件影响;引用数据滞后或不及时;历史规律失真等。市场预期:分析师对2024年海外市场的看法共识:分析师们在海外经济展望中聚焦于“美债和政治周期”。普遍认为大选年财政政策难以显著扩张,美债收益率在短期内存在下行趋势,但长期来看下行幅度有限。选举带来的不确定性是2024年国际政治环境的核心变量,多个选举活动将在全球产生影响。若中美经贸关系改善,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缓解一些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分歧一:通胀韧性。尽管普遍认为通胀中枢或系统性抬升,但对通胀“最后一英里”有着不同观点:(1)美国通胀较以往更顽固,将会持续更长时间且易反复;(2)商品通胀降低已完成,2024年即可完成核心商品的降通胀。分歧二:美债收益率长期走势。美债收益率长期走势不确定性较高,观点主要分为:(1)2024年底美国大选结束后随着新政府的改革预期发酵,美债利率或走高;若拜登连任,预期冲击相对更小;(2)美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点状刺激后或迎迅速反弹。分歧三:美元走势。根据对美元维持强势时长的预期,可以分为:(1)大选年美元偏弱,美元涨潮仍需等待;(2)2024年上半年美元将继续走强,下半年随着降息,美元将受到压制;(3)海外普遍认为尽管利率、信贷、股票及大宗商品的回报率可能超过现金,但美元将长期延续强势。分歧四:降息时点。尽管普遍认为多数发达国家(除日本外)加息已然见顶,但对降息时点仍有不同观点:(1)欧洲、英国及加拿大央行可能更早开始降息,而美国或于2024年四季度首次降息;(2)美联储及欧洲央行将于2024年6月开始降息,发达国家中除日本外,至年底利率仍有限制性。分歧五:软着陆预期。对全球宏观经济是否会平稳转型,存在以下观点:(1)经济衰退风险有限,尤其是美国经济韧性仍存,预期2024年初美国将实现软着陆;美股市场亦有“ALL IN”反响;(2)美国软着陆希望渺茫,欧洲经济存在率先陷入衰退可能。市场预期:分析师对2024年宏观经济的看法共识:分析师普遍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趋缓,预计实际GDP增速在4.5%-5.0%,呈现”新常态”。预测2024年,中国将继续通过中央“加杠杆”等方式继续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普遍认为消费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动能,外需恢复下出口具备韧性,关注城中村改造等对地产的提振作用。分歧一:通胀。多头观点:货币财政政策叠加猪肉、原油价格上行等,将会带动全年CPI同比接近2%,整体呈现先低后高态势;基建及城中村改造带来的需求也将形成PPI上行力量,全年或接近1%;中性观点:通胀压力相对温和,CPI、PPI同比在0.2%、0.6%附近。分歧二:地产和基建。多头观点:短期内基建投资为拉动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同时地产政策将继续松绑,“三大工程”托底;空头观点:万亿国债对基建的拉动作用将于2024年下半年退潮,而老龄化趋势、地产进入“买方市场”叠加地方去杠杆,地产及基建将承压,在中长期内拖累GDP增速。分歧三:货币政策。对货币政策力度的研判多有不同。多头观点:货币政策将“价”、“量”共同发力,乐观预期2024年将有3次降准及1次降息,保持每季度操作一次;中性观点: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偏中性”,整体宽信用。市场预期:分析师对2024年A股市场的看法共识:在国内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经济温和上行的背景下,A股面临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普遍认为估值风险已然得到释放,市场下行空间有限。未来新的产业趋势将不断产生,A股市场将出现结构牛,建议关注科技、医药及消费板块。盈利筑底回升背景下,亦建议关注高股息标的。分歧一:上下游之争。看好下游:全球紧缩周期后海外需求回补将支撑我国出口需求增长,电气设备、机械等具备出口优势的行业具备投资机会;看好上游:PPI同比企稳回升意味着上游商品价格具备韧性,下游将面临成本压力,亟待需求改善。分歧二:周期之辩。顺周期行业占优:当前宏观环境和科技趋势与2013和2019年相似,地产弱复苏下可以关注部分地产链(如工业金属、建材、家电等);周期分化行业占优:与经济周期关联度不高的部分行业存在自身周期走势,TMT等行业经过长周期调整后或处于见底回升的过程中;2024年宏观环境与行业周期或共振上行。目录回顾与总结✓A股、港股与全球股市背离✓小盘股和高股息占优的一年国内:信心重塑阶段✓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共存,信用的恢复预计还需要较长时间✓先立后破,以进促稳,政策依然值得期待海外:财政主导来临✓约40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大选,经济放缓与地缘政治或为欧美债券牛市铺路✓财政主导背景下,欧美央行或将保持鹰派倾向,重要数据的发布将继续成为波动的主要来源A股判断与应对✓主要判断✓应对建议目录回顾与总结✓A股、港股与全球股市背离✓小盘股和高股息占优的一年国内:信心重塑阶段✓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共存,信用的恢复预计还需要较长时间✓先立后破,以进促稳,政策依然值得期待海外:财政主导来临✓约40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大选,经济放缓与地缘政治或为欧美债券牛市铺路✓财政主导背景下,欧美央行或将保持鹰派倾向,重要数据的发布将继续成为波动的主要来源A股判断与应对✓主要判断✓应对建议大类资产表现回顾
[首创证券]:2024年度策略:拾级而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9M,页数4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