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肠道产业发展白皮书
001 White Paper on the Development of Gut Industry002主编热心肠先生蒋刘一琦王 欣李丹宜主笔蒋刘一琦编委 *支持介孟恩 文 雯 李健玮 谢贺芳 陈淑芳 李嘉雄编委会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创始人 / 董事长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肠道产业》主编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内容中心总编辑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陈国忠 储 雪 费心筑 古丽奴尔 何小鹿 靳 瑾刘潇潇 马建爽 秦子鑫 沈含洁 徐 童 杨晓满003 《2023 肠道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由热心肠研究院团队执笔撰写,多家头部企业联合发布。本白皮书主要供行业专业人士以及对肠道产业关注的相关人士阅读,旨在分享关于肠道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尽管我们在编写白皮书时已尽最大努力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绝对准确无误,欢迎批评指正。对本白皮书的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向我们提供反馈:发送邮件至 gut_whitepaper@chinagut.cn我们将积极关注并采纳有益意见,以促进白皮书的不断完善和肠道产业的持续发展。请使用者特别注意:凡 PR 新闻稿引用本白皮书内任何内容,均需注明原始来源出处并确保内容准确和完整,不得歪曲原意或断章取义;未经热心肠研究院书面同意,不得将本白皮书中任何数据排名用于商业宣传,不得使用热心肠研究院或热心肠子品牌、项目等的名义为任何产品或服务背书。除以上要求外,在使用本白皮书时,请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不得将本白皮书用于商业目的或任何非法用途。如因违反本免责声明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声 明004致 谢特别感谢以下企业和品牌对《2023 肠道产业发展白皮书》的大力支持 !005 热心肠先生本名蓝灿辉,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创始人 / 董事长。大道无垠,渐入佳境一这是一篇我毛遂自荐的序言。在蒋刘一琦博士发来17 万余字的初稿请我审校的时候,我为团队能够完成此等规模与水平的白皮书而感到非常满意,更是十分自豪。这是热心肠团队的倾力之作,除了参与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审校工作,我还能做点什么?答案是:贡献一篇序言。因为常常写科普文章,有不少人认为我是一名科普作者。在专业的学术和产业活动上,我往往又作为专家而出席——我常常自嘲,说自己并不在任何一个官方或主流的科研机构,最多算是“民间科学家”。而事实上,热心肠研究院是一家企业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身为创始人的我是一位创业者。经常会有人问我,拥有这样多元的身份,我最喜欢被如何称呼。以前,我总说,只要不叫我“蓝教授”(真不是)、“蓝博士”(没有学位就不是)就可以;而现在,我会说,最好叫我“蓝总”吧。是的,我喜欢“蓝总”这样一个最能体现企业创业者与管理者身份的称呼。我在 2015 年以来撰写的大部分文章里,都会介绍自己是“写科普的生意人,做生意的科普者”,第一落脚点是“生意人”。这些年来,我和团队为中国肠道领域的科学家、临床医生、患者、消费者做了不少文献解读、热点释疑、跨界科普等工作,并因此收获了不少专业认同。其实如果从 2003 年在清华博士宿舍里经营图文打印业务算起,到 2023 年我已经整整创业了 20 年。在人生最精华的 20 年里,我经历了创业过程中太多的酸甜苦辣与聚散冷暖,因此对产业、企业和品牌都愈发心存敬畏,对能够成功经营企业的创业者与企业家更是非常敬佩。也因此,我希望能将自己和团队所掌握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更多地分享给大家,助力中国肠道产业健康发展,帮助更多企业和品牌获得成功。从这样一个愿景出发,这些年热心肠团队做了一些工作,为促进中国肠道产业的萌芽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肠道产业”这一名词即由热心肠提出,同名公众号已稳定推送超过 1331 期,“肠道产业大会”由热心肠主办,《2023 肠道产业发展白皮书》也由我们首次撰写并发布。二2014 年,是一个让我既痛苦又惊喜的年份。在这一年,我经历了惨痛的创业失败,遇到了做菊粉生意的英纽林公司创始人——邹爱标师兄,还迎来了女儿的出生。在尝试了爱标师兄公司的菊粉产品后,我感受到肠道变通畅后身体状态的可喜变化。我的爱人也随之使用了这款菊粉产品,整个孕期没有受到便秘困扰。基于如此良好的切身体验,在 2015 年初,我决定与爱标师兄合作一款菊粉产品,并利用在微信公众号的科普写作和运营积累粉丝,以销售产品。当时,整个肠道健康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相关内容非常有限。在这样的契机之下,依托生命科学专业背景和一定的写作功底,我的文章很受欢迎,公众号很快便积累了几万个关注用户。006由于诸多原因,我们最终放弃了菊粉产品的推广销售,转而聚焦于内容创作并持续至今。惋惜之余,我由衷地感谢爱标师兄在我第二次创业失败之际带来的新机遇,正是这“无心插柳”之举,让我得以带领团队在肠道健康领域找到了新的立足点。尽管机遇的降临存在偶然性,但相比较而言,机遇会更多地属于那些足够敏锐、在产业萌发初期就能把握契机的人,也会更多属于掌握了先进方法论、更为好学、更为勤奋的人。2023 年 5 月 8 日,我起头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正在从北京飞往深圳的航班上。此行是去为 WonderLab(万益蓝)主持品牌焕新发布仪式。WonderLab 这个品牌非常年轻,诞生于我们提出“起草中国肠道产业蓝图”的 2019 年。2020 年,他们推出的“小蓝瓶”益生菌迅速成为爆品。2021 年,在南京的肠道大会上,WonderLab 创始人肖国勋先生告诉我要 all in 益生菌。现如今,单单“小蓝瓶”的销量就即将突破 2 亿瓶。在 WonderLab 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中国肠道产业中以益生菌为代表的功能食品业态的发展缩影。回想 2017 年 6 月 18 日,我邀请清华长庚医院的姜泊老师作客《肠·道》演讲,产生了“40 岁应该做,50岁必须做”“生与死之间,可能就是一次肠镜的距离”等金句。此后,热心肠开始更多地关注肠癌筛查、诊断和治疗等话题,也因此被更多人关注到,其中就有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朱叶青先生。那一年,朱总请我在北京国奥村的星巴克喝咖啡、讨论潜在合作的情景,尚还历历在目。而一转眼,在 2021 年我便收到了诺辉团队的 IPO 仪式邀请函。我就是这么惊喜地见证了肠道 IVD 企业的高光时刻。就在这篇序言的写作期间,2023 年全国营养周启动,提出了“食养是良医”的口号。无独有偶,《肠·道》演讲的单个视频播放记录冠军至今仍属于石汉平老师的《还营养为一线治疗》。食物的消化尽管从口腔开始,但其代谢、吸收的大部分进程是在肠道完成的。科学营养会带来肠道健康。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关注了临床营养、特殊人群营养、营养流行病学等内容。在产业端,我们也看到了营养保健赛道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单单特医食品的获批数量就已从 2 位数升到了 3 位数,食
[热心肠研究院]:2023肠道产业发展白皮书,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35M,页数22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