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报告

1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报告 20192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报告 2019N-COUNT导言长期以来,三农金融都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国家希望系统性地解决三农金融问题,因此多次出台多类政策支持发展。从2017到2019年的政策上看,三农金融领域相关的政策更加具体和精准。从推进金融创新到提出金融精准扶贫, 力度不断加大,金融支农资源不断增加。2018年以来,银行流动性投放增大,但数据显示货币政策效果传导受阻,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仍未看到明显成效,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大量小微、民营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三农领域的难题也尚未得到进一步解决。就近期政策来看,2019年监管将强化信贷结构引导,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以疏通货政传导渠道为核心的监管政策将陆续出台, 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企、三农领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在信贷投放方面,2019 年很有可能会继续保持较高的投放水平。现阶段,一个多层次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在服务上愈发创新,三农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正在逐步提高;但服务远未充分。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相比,尚有差距。要想有效落实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金融供给创新与改革迫在眉睫;强化三农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适合农业农村农民特点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力争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最终促进乡村振兴无疑将是题中之义。2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报告 2019Contents 目 录01发展外部环三境农分金析融02市场需求与供三给农情金况融03农村保险发展情况(一)三农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041. 信用体系2. 支付体系3. 三农领域信息化建设(二)三农金融服务政策演变与趋向101. 政策引导农村金融服务创新2.2018 年农村金融领域强化信贷引导,2019 料将持续(一)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供给情况141.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2. 各类机构涉农贷款服务情况3. 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情况(二) 农村金融需求变化情况37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强烈2. 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农户融资需求改变(三) 促进农地改革创新40(一)小额贷款保证保险44(二)农业保险441. 政策支持力度大2. 政策性农险作用突出,商业性保险发展欠缺3.“保险 + 期货”试点推进,金融科技探索强化3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报告 201904典型案例05农村金趋融势发展展望(一)邢台银行——创新渠道与产品,提51升农村金融服务获得性(二)中业兴融——扎根云南,金融服务53助力小农生产(三)三瓜公社——以电商为抓手,带动57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政策及监管591. 监管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回归本源2. 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将被规范化管理3. 网贷监管有望落地,市场出清,合规平台获得更好发展(二) 农村金融业务创新与发展601.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方式越来越依赖于数字技术2. 农村保险将更多呈现产品、渠道创新局面3. 农村金融场景化发展加速4. 农村电子商务抓手作用日渐发挥,效能更加显著10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报告 20191三农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分析PART01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报告 20195三农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分析(三一农)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1.信用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提出的专项工程,目的是通过信用信息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发现和增进农村生产经营主体信用,并实施与信用等级相对应的信贷额度与利率,以促进小额信用贷款发展。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是缓解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促进“三农”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中,我国以农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地区生产经营主体为对象,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路径是通过信用建设改善农村服务水平,促进“三农”金融有效发展。近几年,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指导农村地区进行信用体系建设。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快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银发【2014】37号)下发,在全国确定了32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2015年《中国人民关于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银发【2015】280号)下发,在上述试点试验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制度与措施,提出“数据库+网络”平台建设、推进信用评价和信用培育、加强信息服务与应用、构建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等工作任务。此后,依据2013年人民银行印发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数据项指引》(银办发【2013年】63号)和2015年的《农户信用信息指标》(银办发【2015】241号)文件,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开始多渠道采集农村地区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建设信用体系。按照“数据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思路,县(市)层面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用培育、中介服务、政策支持等为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各地推进农村地区信用户评定和“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以发现和增进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截至2016年末,全国累计为1.72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已有近9248万农户获得银行贷款, 贷款余额2.7万亿元。一组较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建档评级农户数占农户数比例接近60%,授信农户数占农户数比例超过30%。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报告 20196表 1:2017 年 ~2019 年,农村地区主要信用体系建设政策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时间文件政策要点2017 年8月初农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的通知》提出争取用3 年时间左右,基本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使得信用档案成为政府监督、市场评价、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导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十一条提出,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功能。强化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稳步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企业等经济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多渠道整合社会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评价与共享机制,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2019年2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第十五条提出,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和共享,建立健全农安县、菜篮子大县、粮食大县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档案。推动出台《农资领域严重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宣传诚信文化,提高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意识。在征信方面,央行征信系统也在逐步完善,不断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如以社会融资规模为口径,提高对金融领域信用信息的覆盖度;支持涉农放贷机构、省级平台、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接入征信系统,并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帮助农户了解自身信用记录等。截至2016年底,央行征信系统共收录了约51万户农村企业及其他组织信息,收录了8743万办理过农户贷款的自然人信息。除政策推动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发展从另一条路径 出发,自发自觉的推动着社会信用体系、征信体系曲折前进。如诸多

立即下载
金融
2019-06-06
零壹智库
67页
10.14M
收藏
分享

[零壹智库]:2019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14M,页数6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行业轮动策略的描述性统计
金融
2019-06-06
来源:量化视角下的信用+货币周期与资产配置
查看原文
基于信用货币周期的行业轮动策略累计净值(2008.5-2019.4)
金融
2019-06-06
来源:量化视角下的信用+货币周期与资产配置
查看原文
两种方法取交集后的行业配置结果
金融
2019-06-06
来源:量化视角下的信用+货币周期与资产配置
查看原文
历史上长期表现优秀的行业在两者排名方式下的排名差异
金融
2019-06-06
来源:量化视角下的信用+货币周期与资产配置
查看原文
各行业在不同周期的绝对排名结果(前 10)
金融
2019-06-06
来源:量化视角下的信用+货币周期与资产配置
查看原文
商品资产在不同领先滞后期的收益情况
金融
2019-06-06
来源:量化视角下的信用+货币周期与资产配置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