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一周回顾
1 港股市场一周回顾 2024 年 1 月 12 日 2 港股市场一周回顾 12/1/2024 • 2024 年首两周港股市场仍笼罩悲观情绪 • 国际粮价通缩有助于缓解 2024 年通胀压力 • 中国白家电行业产量逆势上扬 由内需及出口推动 • 鸿海精密 12 月营收数据显示电子行业旺季提前一个月结束 • 台积电第四季度营收波动 表明电子行业供应链的复苏步伐不稳 一、 2024 年首两周港股市场仍笼罩悲观情绪 2024 年首两周港股市场仍笼罩悲观情绪。继 2023 年下跌 13.8%之后,恒生指数 2024 年迄今已下跌约 4.7%。 2024 年迄今截至 1 月 11 日,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有 18 只股股价触及 52 周新低,主要是中资消费类股、中资地产股和中资保险股。市场仍担心消费市场将因楼市低迷而受到不利影响。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受到中港股市表现疲软的拖累。今年以来,中资能源股和中资电力股逆势上扬。中国提高煤炭进口关税,提振国内煤炭股价。红海紧张局势吸引投资者追逐石油股。据国家统计局行业统计,由于 2023 年煤价较 2022 年低以及电力消费增加, 提振电力公司 2023 年利润增长。 本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分别发布 2024 年经济展望报告, 其中预期 2024 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至 4.5-4.7%。两家机构均预计 2024-25 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连续两年放缓,其预期将影响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风险的判断,进而影响全球基金经理的区域资产配置。联合国预期中国经济增长将从 2022 年的 3%提高到 2023 年的 5.3%,但放缓至 2024 年的 4.7%和 2025 年的 4.5%; 世界银行预期中国经济增长将从 2023 年的 5.2%,放缓至 2024 年的 4.5%和 2025 年的 4.3%。下周,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目前市场预期中国经济增速将从 2023 年第 3 季度的同比增长 4.9%提高至第 4 季度的同比增长 5.2%,市场预计 2023 全年经济将增长 5.2%。 中国实质利率因通胀率下降而上升,抑制消费和投资动机。 12 月份中国 CPI 和 PPI 分别同比下降 0.3%和 2.7%。去年四季度 CPI 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而 PPI 已连续 15 个月同比下降。CPI 从 2022 年的 2.0%下降到 2023 年的 0.2%,下降 1.8 个百分点。 PPI 从 2022 年的 4.1%下降到 2023 年的 -3.0%,下降 7.1 个百分点。 中国一年期 LPR 从 2022 年 12 月的 3.65%降至2023 年 12 月的 3.45%,下降 0.2 个百分点。中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 2022 年 12 月的 1.65%降至 2023 年 12 月的 1.45%,下降 0.2 个百分点。如果用 1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 CPI 来表示实 3 质利率变化,实质利率上升了 1.6 个百分点。如果用 1 年期 LPR 和 PPI 来表示实质利率变化,实质利率上升了 6.9 个百分点。实质利率上升或高企通常会鼓励储蓄,抑制消费和投资。不同的投资者可能采用不同的参数来衡量实质利率变化趋势,上述计算是为了从不同的计量角度说明实质利率的变化趋势以供参考。 美国通胀压力显现粘性,但利率期货市场仍预期美联储有相对较高的机会在 3 月降息 25 个基点以实现今年首轮降息。美国 12 月 CPI 同比增速从 11 月的 3.1%反弹至 12 月的 3.4%;核心CPI 同比增速从 11 月的 4.0%放缓至 12 月的 3.9%。CPI 与核心 CPI 走势的背离将令资本市场投资者感到困惑,关键是市场对哪一组通胀数据更敏感。从利率期货市场反应来看,市场对核心 CPI走势更为敏感。尽管近几个月 CPI 有所波动,但核心 CPI 近几个月呈下降趋势。本周早些时候 (1月 8 日),市场预计美联储 3 月份降息 25 个基点的可能性为 58%。本周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1月 11 日),这一可能性回升至约 69%。这也间接表明市场预计今年 1 月和 2 月的通胀数据将进一步走软,并允许美联储最早在 3 月降息。风险是市场低估美国通胀粘性。通胀粘性可以从 CPI环比变化反映出来,过去 12 个月 CPI 月度平均环比变化为 0.28%。 12 月份,CPI 环比变化为 0.3%。 4 二、 国际粮价通缩有助于缓解 2024 年通胀压力 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指数已回落至俄乌冲突前水平。 食品价格项目是主要工业国家 CPI 的主要组成部分,食品价格的走势将影响各国通胀走势,进而影响利率及货币政策预期。 联合国粮农组织跟踪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趋势,有助了解由粮食价格引起的通胀或通缩趋势。2023 年 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 118.5 点,环比下降 1.5%,同比下跌 10.1%。 2023年食品价格指数下降 13.7%。2023 年,粮农组织重点监测的五类食品中,除食糖外,其它四类食品——谷物、植物油、肉类和乳制品价格均出现下降趋势。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导致全球粮价大幅上涨, 2022 年食品价格指数上升 14.3%。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食品价格指数已回落至冲突前水平, 反映供给增加成功抑制粮价通胀压力。当前, 2023 年食品价格指数较2021 年下降 1.4%。 粮农组织调查的要点如下: 植物油价格指数从 2022 年同比上升 13.9%,转为 2023 年同比下降 32.7%, 2023 年价格指数较 2021 年下降 23.4%。12 月,植物油价格指数环比下降 1.4%,反映了对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的采购需求较为疲软。其中大豆油价格跌幅尤为明显,原因一方面是生物柴油行业的需求趋缓,另一方面则是巴西部分主要种植区的天气条件改善。 乳制品价格指数从 2022 年同比上升 19.5%, 转为 2023 年同比下降 16.5%, 2023 年价格指数较 2021 年下降 0.3%。 12 月, 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了 1.6%,但同比下跌 16.1%。12 月指数的涨幅主要受黄油和奶酪报价上涨的推动,原因是西欧节前内部销量强劲。与此同时,在旺盛的全球进口需求支撑下,全脂奶粉国际价格 12 月亦走强。 谷物价格指数从 2022 年同比上升 17.9%, 转为 2023 年同比下降 15.4%, 2023 年价格指数较 2021 年下降 0.2%。 12 月,粮农组织报告指出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上涨 1.5%,小麦、玉米、大米和大麦的价格 12 月均上行,部分反映出物流中断对一些主要出口国运输的影响。 不过粮农组织警告大米价格指数显示国际大米价格在 2023 年上涨了 21%,主要驱动因素是对大米生产可能会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担忧,以及印度对大米出口实施的限制。 肉类价格指数从 2022 年同比上升 10.3%, 转为 2023 年同比下降 3.5%, 2023 年较 2021 年上升 6.4%。12 月,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环比下降 1.0%,同比下跌
[农银国际]:港股市场一周回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7M,页数1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