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六大总量话题5:新质生产力,构建经济增长新动能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Title] 新质生产力:构建经济增长新动能——24年六大总量话题 5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核心结论: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技术密集型新质生产力。②我国经济新质生产力逐渐形成的基础:技术积累、人才红利、政策支持。③战略新兴产业在 GDP 中占比已达 13%,其中新能源产业已领跑,未来信息技术产业成长或更快。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也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升级。在 2000 年至今的第二个“二十年”期间,我国要素禀赋优势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行业。展望未来,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二十年”期间,我国产业结构需要继续转型升级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从国际经验来看,科技创新推动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对于实现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跨越的国家而言,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升级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是其成功的关键,美国也曾依靠科技创新摆脱了 1970 年代的滞胀困境。我国经济增长要实现高质量增长,需要从传统要素投入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通过积极培育高科技含量的战略新兴产业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也能持续地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我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条件逐步具备。回顾历史,我国过去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新的主导产业逐渐长大。1978 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驱动力经历了由劳动要素驱动向资本要素驱动的转换,而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后,我国主导产业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前我国发展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已具备基础。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中提出的,过去我国依靠劳动力、资本要素密集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加快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创新,而借鉴我国和美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科技创新有赖于技术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政策支持,当前我国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正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科创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动力量。 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小荷初露。习总书记在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时,强调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这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六大产业;未来产业主要包括 6G 网络、可控核聚变、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等。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向科技创新转变,近年来我国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在经济中占比正逐渐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 GDP 比重从 2014 年的 7.6%上升至 2022 年的 13%以上。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在经济中占比快速上升。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叠加技术革命的催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或将继续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根据“十四五规划”中的目标,25 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 GDP比重有望上升至 17%。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技术发展和应用速度低于预期。 [Table_MainInfo] 总量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总量专题报告 2023 年 12 月 15 日 总量研究 总量专题报告 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目 录 1.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5 2. 我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条件逐步具备 ................................................................ 7 3. 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小荷初露 .............................................................. 10 总量研究 总量专题报告 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目录 图 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具有明显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 6 图 2 2000 年后我国出口工业品逐渐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 6 图 3 我国比较优势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 .................................................................. 6 图 4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利率水平明显低于经济增速 ................................................... 6 图 5 2008 年以来我国资本回报率明显回落(%) .......................................................... 6 图 6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中枢持续放缓 ...................................................................... 6 图 7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与地区高科技产业占比均有所提升 .............................. 7 图 8 美国制造业中电脑及电子产品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最大 ......................................... 7 图 9 1980s 以来美国 TFP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 ................................................... 7 图 10 2000 年后我国重工业产值占比逐渐提升 ............................................................... 8 图 11 1978 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步入人口红利期 ................................................................ 8 图 12 2000 年后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 .......................................................................... 8 图 13 2000 年后我国地产销售和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 ...............
[海通国际]:24年六大总量话题5:新质生产力,构建经济增长新动能,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89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