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新能源、环保领域碳中和动态追踪(八十五):新电改政策提速,我国电力需求侧响应市场空间几何?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3 年 7 月 19 日 行业研究 新电改政策提速,我国电力需求侧响应市场空间几何? ——新能源、环保领域碳中和动态追踪(八十五) 电力设备新能源 近期我国新电改政策提速,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逐渐完善。 1、5 月 19 日,国家发改委就《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要提升需求响应能力:到 2025 年,各省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 3%-5%,其中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 40%的省份达到 5%或以上;到 2030 年,形成规模化的实时需求响应能力,结合辅助服务市场、电能量市场交易可实现电网区域内可调节资源共享互济。 2、7 月 1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习近平主持会议时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3、7 月 13 日,国家能源局提出:全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制定“1+N”基础规则制度,深化辅助服务市场机制。 4、7 月 15 日,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到华能、国家电网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会议提出: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运用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用户错峰用电。 根据我们测算,2030 年我国虚拟电厂平台资产存量市场空间约 320 亿元,邀约型、市场型市场运营空间约 504 亿元、526 亿元。 (1)通过对县级负荷管理平台存量目标数量及其渗透率、管理平台建设投资额进行假设,测算得到 23-25 年我国县级负荷管理平台资产存量市场空间分别为6/30/60 亿元,2025 年渗透率达到 100%。(2)通过对用电最大负荷、可调负荷占比、虚拟电厂平台单位投资额进行假设,测算得到 2024/2025/2030 年我国虚拟电厂平台资产存量市场空间分别为 113/204/320 亿元。(3)通过对服务时间和平均电价进行假设,测算得到 2024/2025/2030 年我国聚合商、虚拟电厂邀约型市场运营空间分别为 66/238/504 亿元、市场型市场运营空间分别为59/219/526 亿元。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新电改政策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电力现货、灵活性资源整合、数字电力电网、统一电力市场是关键词。我们持续重点推荐电力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综合能源管理、电力电网数字化等)投资机会。 (1)建议关注软件类、综合能源管理业务或电力通讯类拓展综合能源管理公司:国能日新、安科瑞、朗新科技、特锐德、威胜信息、鼎信通讯、友讯达、海兴电力、苏文电能。 (2)建议关注在电力需求侧响应中的负荷管理平台、虚拟电厂(聚合商)平台搭建具有先发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国网、南网下属公司或重要供应商:国电南瑞、国网信通、远光软件、恒实科技、东方电子、南网科技、南网能源。 (3)以电表类业务为基,进一步扩展综合能源管理、电力 EPC 业务,拥有更高的业绩弹性,建议关注海兴电力、炬华科技、万胜智能、泽宇智能、苏文电能。 风险分析:产业政策变动风险、电网建设不及预期风险、用电需求下降风险、上网电价波动风险。 买入(维持) 作者 分析师:殷中枢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040004 010-58452063 yinzs@ebscn.com 分析师:郝骞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50001 021-52523827 haoqian@ebscn.com 分析师:黄帅斌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80005 021-52523828 huangshuaibin@ebscn.com 行业与沪深 300 指数对比图 -23%-15%-6%2%10%07/2209/2212/2204/23电力设备新能源沪深300 资料来源:Wind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 1、 电力需求侧响应市场空间测算过程 在进行电力需求侧响应市场空间测算之前,先对虚拟电厂的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介绍。 (1)邀约型阶段:由政府部门或调度机构牵头组织,各个聚合商参与,共同完成邀约、响应和激励流程。 (2)市场型阶段:在电能量现货市场、辅助市场和容量市场建成后,虚拟电厂聚合商以类似于实体电厂的模式,分别参与这些市场获得收益。在该阶段,也会同时存在邀约型模式,其邀约发出的主体是系统运行机构。 (3)自主调度型虚拟电厂:随着虚拟电厂聚合的资源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广,“虚拟电力系统”逐渐形成,可以实现跨空间的自主调度。 当前我国虚拟电厂的发展处于市场型阶段,即邀约型+市场型共同发挥作用。 表 1:虚拟电厂的三个阶段 阶段 阶段类型 主要特征 目的 工具 场景 对象 市场关键主体 第一阶段 邀约型 通过需求响应激励资金池推动 削减峰荷 需求响应 供冷供热 用电单位 政府机构 第二阶段 市场型 通过电力交易引导主体加入电力市场 电力平衡 现货市场 调峰调频 发电企业 交易机构 第三阶段 自治型 通过信息强化市场主体参与力度 能源改革 智能算法 有源负荷 产销用户 运营机构 资料来源:璞跃中国,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为了测算电力需求侧响应市场空间,我们做出如下核心假设: (1)县级负荷管理平台:根据中国政府网,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共有 2843 个县级行政区。根据《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文件要求县级及以上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实施有序用电。我们认为在此要求下,大部分县级行政区都将建设负荷管理平台,因此假设县级负荷管理平台存量目标数量为 2000 个。 (2)渗透率:根据《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要逐步实现 10 千伏(6 千伏)及以上高压用户全覆盖。根据新华网,2023年 3 月以来四川省各地陆续成立三级负荷管理中心,已覆盖 176 个县市区。在“2025 年各省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 3%-5%”的目标下,我国多个地区加速推进县级负荷管理中心的建设,渗透率有望迅速提升,我们假设 23-25年县级负荷管理平台渗透率分别为 10%/50%/100%。 (3)管理平台建设投资:根据《对当前负荷管理系统实用化领域的思考》(陈红等),电力负荷管理平台建设投资额约 100-1000 万元,我们假设单个负荷管理平台建设投资额为 0.03 亿元。 (4)中国用电最大负荷:根据中电联的预测,2023 年和 2025 年我国用电最大负荷分别为 13.7 亿千瓦和 16.3 亿千瓦。假设 2024 年我国用电最大负荷为(13.7+16.3)/2=15 亿千瓦,25-30 年期间用电最大负荷每年增加 1 亿千瓦
[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新能源、环保领域碳中和动态追踪(八十五):新电改政策提速,我国电力需求侧响应市场空间几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7M,页数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