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2版)-自然资源分册

「本书编写组」 指导单位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 编写单位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土豆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元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四相致新科技有限公司 主 编 邵鑫、杨勇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参 编 陈琛、徐亚波、邹婷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刘磊、张劲骁、陈欣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任晓茹 (土豆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刘小芬、范铀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琪、董帅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祁明亮 (北京元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刘洪宇 (成都四相致新科技有限公司) 「前 言」 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型加速,5G 应用加速普及,信息技术已向各领域广泛渗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离不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给自然资源信息化带来了“不进则退”的压力和挑战。中国移动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在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领域,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无人机、监控设备、高分遥感卫星等新设备,为自然资源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监测评价等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中国移动 5G 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2 版)自然资源分册》阐述了中国移动在自然资源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定位、整体架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典型案例和生态合作。中国移动将遵循“十四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在自然资源行业中,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为基础,积极推动 5G 与行业融合,实现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加速跃升。 「目录」 01 行业趋势 02 愿景内涵 03 整体架构 04 应用场景 05 经典实践 06 生态合作 1 01 行业趋势 2 1.1 政策导向 1.1.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在 2022 年初通过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录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文稿 79 篇,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始终处在全党全国工作中的突出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 1.1.2 自然资源信息化新形势和要求 2018 年,自然资源部正式挂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自然资源部的组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对自然资源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新形势下开展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一是需要形成全覆盖的三维自然资源数据底板。要以全覆盖、全要素、立体调查监测为基础,整合已有国土资源、海洋、测绘地理数据,构建“地上地下、陆海相连”并相互关联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形成统一协调的支撑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数据基础。二是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支撑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以自然资源数据底板为基础,整合集成社会经济数据、相关部门数据,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通过数据综合分析挖掘增强监管和决策能力,严格保护和节约资源,管控“三条红线”。三是建立“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体系。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自然资源政务服 4 务,为全社会监督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创造条件。四是加强自然资源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共享促进与其他部门的业务协同,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在实施计划中,部委也提出推进实施划分为 2019-2020 年、2021-2025 年两个阶段,首先集中精力优先解决系统内部互联互通和数据集成问题,其次全面推进与地方的互联互通与业务协同工作,然后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推进与有关部委的数据共享与服务,同时,全程贯穿更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1.2 行业发展 1.2.1 新技术助力自然资源信息化新发展 日新月异的新型信息技术创新为自然资源信息化创造了新的条件。 一是对地观测与定位技术为自然资源动态监测提供了先进感知手段。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基于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先进传感器、物联网等现代遥感和监测技术,可提供精度达亚米级的全覆盖自然资源监测和重点地区全天候实时观测服务,在轨国产遥感卫星系列使得获取覆盖全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周期大大缩短,对同一地区可实现全方位立体观测。 二是计算机硬件与网络的发展为自然资源信息化提供了高效的计算和访问能力。存储器和服务器运算能力的提高,为自然资源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以其泛在、连接、智能、普 5 惠等突出优势,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信息共享的新渠道,自然资源管理模式的网络化特征将更加突出。 三是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自然资源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技术手段。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相关领域发展,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跃升,为实现自动的分析研判和管理决策、提高自然资源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四是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为自然资源信息化筑起牢固防护墙。密码技术、云安全、可信计算、安全态势感知、主动防御等前沿技术将更好地保护信息系统和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将对自然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

立即下载
互联网
2023-01-20
69页
8.36M
收藏
分享

3.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2版)-自然资源分册,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8.36M,页数6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6-8 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地区分布的情况(单位:%)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
查看原文
图 6-6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地区分布的情况(单位:%)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
查看原文
图设计申请,较上年(452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
查看原文
图 6-2 2012-2021 年执业专利代理师人数变化情况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
查看原文
图 6-1 2012-2021 年我国专利代理机构数量变化情况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
查看原文
图 5-1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区域分布(单位:%)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