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年度报告:经济或触底回升,机会与挑战并存
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经济或触底回升,机会与挑战并存报告撰写人:宏观团队部门:浙商期货研究中心日期:2022年12月30日宏观年度报告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2023年宏观展望国内:明年国内的经济主线应以修复为主,防疫政策放开预期直接利好消费,对工业、服务业亦有改善,地产政策支持融资端改善,基建政策亦存在支撑。同时货币政策预期维持宽松,财政政策更为高效,此外在低基数影响下,全年经济有望好于2022年。海外:关键仍为美国通胀,我们预期明年虽然通胀将继续回落,但一季度在核心通胀支撑下仍有可能坚韧程度超出市场预期。使得美联储政策持续偏鹰,本轮加息终点大概率在5%以上。节奏上,美国通胀前高后低,经济持续下滑,美债美元先上后下。风险提示:海外衰退冲击影响外贸,国内政策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出预期。目录CONTENTS1国内预期2海外环境3资产配置国内预期1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2.1、国内逻辑框架资料来源:Wind、浙商期货研究中心防疫、地产等政策支持货币维持宽松,财政积极发力国内经济预期改善但幅度有限消费、地产出现好转进出口再度走弱2022年低基数效应影响海外需求进一步走弱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2.2.1、社会消费或企稳2022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为-0.1%,12月受疫情扰动影响全年数据或更加疲软。可以发现2022年消费增速在4月和10月两度跌下负值,均与当时疫情集中爆发形成较大拖累有关。我们预期2023年消费会出现改善:①在2022年偏低基数影响下,2023年消费同比增速有被动回升的潜力。②其次,在防疫优化二十条与新十条等等政策落地影响下,国内疫情防控基本全面放开。预期未来居民出行消费将不受疫情影响,所以疫情对于明年经济的影响将显著小于今年。③疫情后期居民生活正常化后,收入波动下降使得居民超额储蓄需求随之下降,消费意愿出现回升。资料来源:Wind、浙商期货研究中心图:2022年社会消费较为疲软图:消费主要受到疫情拖累-3.00-2.00-1.000.001.002.003.004.005.006.00-17.00-12.00-7.00-2.003.008.0013.0018.0023.0028.0033.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季调(右)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70-60-50-40-30-20-100102020年1月第1周2020年1月第4周2020年2月第2周2020年3月第1周2020年3月第4周2020年4月第3周2020年5月第1周2020年5月第4周2020年6月第3周2020年7月第2周2020年7月第5周2020年8月第3周2020年9月第2周2020年10月第1周2020年10月第4周2020年11月第2周2020年12月第1周2020年12月第4周2021年1月第2周2021年2月第1周2021年2月第4周2021年3月第3周2021年4月第2周2021年4月第5周2021年5月第3周2021年6月第2周2021年7月第1周2021年7月第4周2021年8月第2周2021年9月第1周2021年9月第4周2021年10月第2周2021年11月第1周2021年11月第4周2021年12月第3周2022年1月第1周2022年1月第4周2022年2月第3周2022年3月第2周2022年3月第5周2022年4月第3周2022年5月第2周2022年6月第1周2022年6月第4周2022年7月第2周2022年8月第1周2022年8月第4周2022年9月第3周2022年10月第1周2022年10月第4周2022年11月第3周2022年12月第2周关东地区全国2.2.2、疫情对出行影响将减弱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一方面在于疫情爆发后防控措施趋严,以及居民出行意愿降低。从国内四大城市地铁客运量数据中可以发现,2022年是五年来地铁客运量数据最差的一年,甚至比2020年疫情刚开始还要偏弱一些。居民减少出行后,自然会减少相应的消费,比如餐饮消费或者一些可选的商品消费。不过明年这一影响或将减弱:①从海外国家,比如日本的经验来看,疫情全面放开后由于多数居民已经被感染过,所以心理上疫情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将有所减弱。数据显示第七、第八波感染潮仅降低10%左右的出行,远远高于日本第一波的减少60%-70%,以及国内12月这轮的降低近七成出行。②在疫情全面放开后,很多强制防控措施将不再执行,从物理上减少对居民出行的限制。资料来源:Wind、浙商期货研究中心图:国内地铁客运量变化图:日本出行人数恢复情况第一波+严格管控第七、八波感染潮0200400600800100012001月1日2月1日 3月1日4月1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9月1日 10月1日 11月1日 12月1日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2.2.3、居民消费意愿或回升疫情冲击影响居民收入,进而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意愿。一方面,2020年3月以及2022年4月这两个时期均出现了较强的疫情爆发,当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同时消费者信心也出现大幅下降。特别是2022年4月影响极为深远,消费者信心自120点迅速下滑至不到90,且持续至今未见回升。另一方面,当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滑后,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冲击,居民将有更大的意愿进行超额储蓄。可以发现2020年3月以来居民储蓄占比上涨了16%,而同时消费占比下降了5.2%,投资占比下降了10.8%。若如之前预期,疫情全面放开后对经济影响逐渐减弱,则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者信心均有望出现恢复,从而使得储蓄需求回落,最终刺激消费占比回升。资料来源:Wind、浙商期货研究中心图:居民储蓄占比大幅增加图:居民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者信心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0-032010-092011-032011-092012-032012-092013-032013-092014-032014-092015-032015-092016-032016-092017-032017-092018-032018-092019-032019-092020-032020-092021-032021-092022-032022-09更多储蓄占比更多消费占比更多投资占比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2.3.1、制造业维持较高增速截至11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为9.3%,好于整体投资4个百分点,继续支撑整体投资增速。高技术制造业累计增速达到23%,仍然呈现出较强潜力。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增速19.9%,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增速12.8%,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增速14.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累计增速41.4%。
[浙商期货]:宏观年度报告:经济或触底回升,机会与挑战并存,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81M,页数3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