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 编写成员:单志广 刘 殷 常苗苗 张延强 房毓菲 涂菲菲 徐凌验 李春香 关乐宁 宋心荣 编制单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 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 前 言 P4 全光智慧城市概述 P5-12 (一) 内涵 (二) 关键能力 (三) 重要意义 全光智慧城市建设进展 P13-27 (一) 全光底座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二) 全光传送政策布局更加完善 (三) 全光城市群效应逐步凸显 (四) 典型应用场景呈现点多面广态势 全光智慧城市能力指标 P28-30 (一) 全光智慧城市能力指标框架 (二) 全光智慧城市能力指标 展 望 P31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信息技术的智能引领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全社会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背景下,网络传输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全光网向全光算力网络演进,算网融合、算网一体发展使运力、算力更加泛在普惠。随着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系统部署全光网络,增强网络内生能力,打造高品质的全光运力网络,将更好的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支撑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实施。 2020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全光智慧城市白皮书》,首次提出全光智慧城市发展理念。2021年,接续发布了《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在全光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数字经济、算力经济、运力经济“三个经济”的关系,即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算力经济和运力经济呈正相关,对应提出城市数字化强度、计算精度、OTN光节点密度“三个度”之间的关系,即城市数字化强度与计算精度和OTN光节点密度呈正相关。全光智慧城市通过算力和运力的广泛协同,将全面拉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全光智慧城市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实践,围绕全光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超低时延圈、OTN光节点密度等概念深入人心,全光智慧城市得到各地高度认同并逐渐落地。电信运营商立足城市广覆盖的OTN光节点,积极打造全光城市超低时延圈,并逐步向全光城市群、全光都市圈扩展延伸。同时,全光智慧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广东、安徽、陕西、湖北、广西、山东、云南等多地政府的高度认同,结合“十四五”期间省内城市群、都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布局,积极构筑了全光智慧城市群,构建差异化竞争力,高质量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 本次《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在总结全光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建设热点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全光网络基础建设、支撑智慧城市创新应用两个方面,研究构建了全光智慧城市能力指标体系,旨在为全光智慧城市下一步的建设发展与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前 言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 5 全光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是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现代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智慧社会的发展基础,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路径。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指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选择。 (一)全光智慧城市内涵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 6 (二)全光智慧城市能力特征 “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推动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以数据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为主线,统筹开展融合化、一体化顶层设计,将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汇通和开放利用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增强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系统性和协同度,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信息通信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并孕育我们的智慧生活,以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一代光网络构筑了智慧城市的全光底座,与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全面支撑起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慧城市系统,满足智慧城市各类联接场景低时延的创新应用需求、提供端到端超高带宽的运力保障,助力智慧城市全场景感知、全场景联接和全场景智慧,赋能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城市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 以“千兆接入、超大宽带、超低时延、先进可靠”为主要特点的千兆光网,通过全光接入、全光锚点、全光交换、全光自动驾驶,打造全光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构筑全光智慧城市三大关键能力。 图 1 全光智慧城市关键能力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 7 “1ms”时延圈 全光底座构筑全光智慧城市边到云、云到云、边到边三个维度的“1ms时延圈”,实现算力“一点接入、即取即用”。全光智慧城市依托全光底座,实时感知智慧应用品质业务的时延需求,灵活支撑远程医疗、自动驾驶、工业控制、超高清直播、金融高频交易等时延敏感型品质应用联接,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确定性体验 全光底座通过全光锚点打造智慧城市运力的“地铁站”,以确定性的网络联接打通向终端用户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并通过OXC全光交换,实现网络的高可靠性,为全光智慧城市打造数字化业务不中断、AI训练推理不中断、企业生产不中断的确定性体验。 全光绿色低碳 全光底座引入全光调度能力,大幅降低站点空间占用和系统能耗,极大降低建网与能耗成本,并推动架构扁平化,打造绿色算网新型基础设施。同时,全光底座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动态优化网络能效,多层次、全方位提升全光智慧城市的绿色低碳能力。 (三)全光智慧城市建设意义 1 助力“东数西算”战略布局 “东数西算”作为国家级算力资源跨域调配战略工程,既要能“算”、也要能“传”,智慧城市无处不在的光网络以超强的网络运力对

立即下载
互联网
2022-12-10
31页
2.6M
收藏
分享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6M,页数31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园区对城市及国家经济发展贡献
互联网
2022-12-10
来源:中国智慧园区发展白皮书(2022)
查看原文
中国传统园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
2022-12-10
来源:中国智慧园区发展白皮书(2022)
查看原文
中国传统园区信息化弊端
互联网
2022-12-10
来源:中国智慧园区发展白皮书(2022)
查看原文
新技术驱动园区智慧化转型
互联网
2022-12-10
来源:中国智慧园区发展白皮书(2022)
查看原文
新基建与园区智慧化升级相互促进
互联网
2022-12-10
来源:中国智慧园区发展白皮书(2022)
查看原文
地方智慧园区发展支持政策
互联网
2022-12-10
来源:中国智慧园区发展白皮书(2022)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