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区域研究报告 1 北京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公共融资部 邵一静 经济实力: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受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较大,在“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京市地区经济规模和人均 GDP 在全国排名前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21 年,全市经济延续稳步恢复态势,当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3 亿元,排名与上年相同,位居全国各省市第 13 位,单一城市第 2 位;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5%,增速上升了 7.3 个百分点,与 2019 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 4.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18.4 万元,仍稳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持续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时积极推动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发展。2022 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926.3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0.8%,受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增速处于较低水平,分季度看,在 2 季度出现下降后,3 季度止跌回升;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5227.3 亿元,增长 3.5%,服务业为全市经济持续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 北京市各区发展较不均衡,中心城六区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发展新区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受益于积极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兴机场通航等利好因素,加之政府对城南地区的扶持,城市发展新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生态涵养区是京津冀西北部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投资、消费和出口规模也相对较低。2021 年海淀区和朝阳区分别实现 GDP9501.7 亿元和 7617.8 亿元,稳居全市前两位,占全市 GDP 的比重约 23.6%和 18.9%,投资、消费和出口规模也处于各区领先地位。西城区和东城区以 5408.1 亿元和 3193.1 亿元的 GDP 居第三和第四,且人均 GDP 超过 40 万元,对全市拉动作用明显;顺义区和丰台区 GDP超过 2000 亿元,大兴区、昌平区、通州区、石景山区和房山区处于居中水平,GDP 处于 800-1500 亿元之间,其中大兴区表现惊艳,GDP 增速高达 56.40%,主要是以生物医药为龙头的主导产业起到了强势推动作用,当年大兴区 GDP 规模超过昌平区和通州区,排序由上年的第九位升至第七位。此外顺义区和昌平区 GDP 增速也超过了 10%。 财政实力:北京市财政实力较强,2020 年全市财政收入首次负增长,2021年恢复增长,当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932.31 亿元,同比增长 8.1%,增速较上年提升了 13.8 个百分点,主要是头部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新冠疫苗生产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2 企业业务迅速增长及随着疫情形势好转,批发零售业和商务服务业经营活动恢复较快等因素所致。此外北京市不限价地块成交持续增加带动土地出让总价提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持续提升,2021 年为 2705.7 亿元,同比增长 16.76%。2022 年上半年度,受留抵退税及集中供地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基金收入均有所下降。 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三产发达,2021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541.50 亿元、490.20 亿元和 424.20 亿元,明显领先于其他各区;东城区、顺义区、丰台区、昌平区和大兴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亦超过百亿元,当年仅门头沟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幅下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大,2021 年海淀区、朝阳区和丰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344.19 亿元、334.18 亿元和 229.32 亿元,排名各区前三位;生态涵养区和首都功能核心区基金收入规模相对较小。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2021 年怀柔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大兴区、通州区、昌平区和顺义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均超过 100%,基金收入对地区财力贡献较大。 债务状况: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债务呈现较快增长趋势,2021 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为 8770.76 亿元,同比增长 44.65%,2021 年末北京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较上年同期上升了 37.28 个百分点至 147.85%,仅高于深圳和上海,总体看,北京市政府债务规模适中、风险可控。 下辖区中,朝阳区、昌平区、大兴区和顺义区政府债务规模较大,2021 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 910.28 亿元、804.40 亿元、713.07 亿元和 621.73 亿元,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昌平区、房山区、大兴区和怀柔区 2021 年末政府债务余额是 2021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6 倍以上,东城区和西城区政府偿债压力较轻,当年末政府债务余额能够被 2021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所覆盖。西城区、海淀区和市本级是北京市主要发债区域,相关区域城投债务及城投有息债务规模虽然较大,但区域经济、财政实力雄厚,产业基础好,且企业资产质量好,盈利能力强,整体债务负担处于合理水平。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平谷区、大兴区和昌平区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较大。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3 一、北京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北京市经济实力分析 北京市是我国首都,第三产业发达,全市支柱产业多元且保持较强的竞争力。2021 年全市经济延续稳步恢复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各省市第 13位,单一城市第 2 位,排名与上年相同,人均 GDP 仍稳居首位。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持续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时积极推动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发展。 北京市是我国首都,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进入黄淮海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北京市国土面积 1.64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17%,下辖 16 个行政区,202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2188.6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 万人,城镇化率为 87.5%。 基础设施方面,北京市是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区域内交通发达,截至 2021 年末,全市公路里程 22289.9 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25.8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1176.5 公里,增加 3.2 公里;城市道路里程 6167 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20 公里。年末轨道交通运营线路 27 条,较上年末增加 3 条,运营线路长度 783 公里,增加 56 公里,全年客运总量 30.9 亿人次,增长 34.7%;2021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 3263.90 万人次,同比下降 5.4%,受疫情反复及北京大兴机场的分流影响较为明显,吞吐量排名从上年的全国第五下跌至第六。2019 年 9 月底正式通航的大兴机场是北京市第二座大型国际枢纽机场, 2021 年大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 2500 万人次。 北京市旅游业发达,拥有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恭王府景区、颐和园、香山等文化和旅游景点,2020 年受疫情的负面影响,旅游业有所疲软;2021 年疫情整体形势好转,加之 2021 年 9 月北京环球度假区正式开园,2022 年 2 月北京市举办冬奥会,进一步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2021 年全
[新世纪评级]:北京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3M,页数2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