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医疗微纳机器人技术现状及产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Chapter 1历经三十年,开拓微纳米尺度医疗操作新时代——定义微纳机器人及其技术溯源微纳机器人分类技术溯源发展阶段代表性科研成果Chapter 2 微纳机器人六大技术环节设计制造驱动定位反馈集群化控制功能化Chapter 3 微纳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技术瓶颈与前景微纳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具体应用产业化阶段技术瓶颈商业化挑战051834前言3在1966年的科幻电影《神奇旅程》中,描绘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场景:一艘缩小的潜艇可以在人体血管中航行,清除血栓。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标志着纳米科技的正式诞生,至今纳米科技已发展了30年。随着纳米科技和微纳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上述场景可能在10-20年后成为现实,甚至能做到更多:递送药物、手术、诊断、医学成像等等。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微纳学科的认知范围从最初特指一些微纳米器件,慢慢发展到所有 涉及到微米纳米尺度的物质、系统。微纳机器人是一个交叉而精密的学科应用,对应的载体是电子、机械、材料、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及技术的高度交叉融合体,同时还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化机械操作系统结构。当前,科研界和产业界在讨论微纳机器人时,其实在讨论的就是医疗微纳机器人,这是微纳机器人当前最集中的应用场景。从人体到组织、再到单细胞、单分子,人类对于生物体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分子尺度的操作时代,医疗微纳机器人为人类跨越至微纳米尺度的医疗操作时代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工具,为21世纪的精准医疗迈入下一阶段奠定了技术基础、打开新思路。在本次研究中,DeepTech研究团队通过专家访谈、桌面调研、文献统计等方式,试图回答什么是微纳机器人技术、技术原理、技术发展历程、目前的发展现状、代表研究团队、产业化面临的挑战等问题。纵观纳米技术的发展,单纯的合成一种纳米材料并研究他们的特殊性质的时代在慢慢过去。未来,人们会更关注如何把纳米材料整合成一个复杂的器件甚至系统,能够完成更复杂的任务,(医疗)微纳机器人即为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医疗微纳机器人目前仍处于中早期科研探索阶段,距离临床应用仍需解决大量的真实场景和工程化问题,比如在体内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材料的可降解性和安全性、如何穿过体内的生物屏障等等,这些交叉技术难题带来的困难复杂而棘手。而科学研究的思路是可以将复杂问题拆分为很多简单的问题,一步步攻克,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整体而言,我们对微纳机器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4定义微纳技术微纳技术中的“微纳”是个尺度概念,包括“微”和“纳”两个层面,即微米技术和纳米技术。关于微米技术这一技术分支比较典型的体现,是在微米尺度(0.1μm到100μm之间,以光学显微镜为观察手段,又称显微尺度)形成结构,从而制成微器件、微系统、微电路、微处理器、微流控芯片、微型光源、微机械等,而其科学分支主要涉及电子科学、光学等领域,延伸到生命科学领域,细胞的大小在几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同样也属于微米尺度。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0.1nm到l00nm之间,又称介观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比如原子和分子,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和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新出现的概念。当物质小到1-100nm时,会呈现出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等等,既不同于宏观物体,也不同于微观单个原子的奇异现象,导致了纳米材料在熔点、蒸气压、光学性质、化学反应性、磁性、超导及塑性形变等许多物理和化学方面都显示出特殊的性能。纳米技术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分子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此外,纳米结构还为低成本加工提供了新的令人兴奋的机会。微纳的概念从最初特指微纳米器件,慢慢与电子、机械、材料、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融合,出现微纳材料与结构、微纳电子器件与加工测量技术、微纳机电系统、纳米催化等各领域。从靠自组装等物理、化学合成方式做纳米结构,到随着微纳制造工具的进步,通过电子束曝光、紫外光刻等微加工的方式直接按照图形化的目标,在微观尺度或介观尺度上构建以前在不存在的结构。微纳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纳米技术:包括纳米电子、纳米物理、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米能源、纳米催化、纳米化学、纳米生物等;•微纳加工技术:包括电子束光刻、紫外光刻、原子层沉积、纳米压印、激光直写、扫描探针直写、图形转移、封装工艺开发、微纳3D打印技术等;•微机电系统(MEMS):包括光刻、刻蚀、镀膜、LIGA、硅微加工、非硅微加工和精密机械加工等技术;•微流控技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纳升到阿升)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微流控装置通常被称为微流控芯片,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Lab on a Chip)和微全分析系统(micro-Total Analytical System)。而微纳机器人是建立在微纳技术基础上、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一个前沿方向。•微纳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微纳机器人技术溯源和发展阶段•微纳机器人的代表性科研成果5标题Chapter 1历经四十年,开拓微纳米尺度医疗操作新时代——定义微纳机器人及其技术溯源微纳机器人(Micro/Nanorobot)泛指在微纳米尺度的小型机器人,分为微型机器人(Microbot/Microrobot)和纳米机器人(Nanorobot)。关于微/纳机器人的具体尺度目前学术界没有严格的定义,有说法是0.1-100微米/纳米,也有说法是1-1000微米/纳米。通常机器人至少有一个维度达到了微/纳米尺度,就可以称为微型/纳米机器人。从广义上来讲,只要在微纳米尺度能够进行运动和操作的系统都可以叫做微纳机器人,因此又称为微纳机器(Micro/Nanomachine)、微纳马达(Micro/Nanomotor)等。微纳机器人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多学科前沿交叉领域,在纳米材料方向与柔性电子、可重构表面、主动超材料等领域联系紧密,制造微纳级别的机身、传感器、驱动器涉及微纳加工等工程学技术,运动控制和智能化与机器人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相关,机器人的驱动涉及能量转换、流体物理,对机器人体内定位反馈需要医学影像学,机器人的设计从仿生学中汲取灵感,功能化实现、细胞表面修饰与化学、分子生物学相关,突破体内生物屏障、细胞的培养和自组装、DNA分子的设计需要具备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合成生物学等背景,而最终的医学应用,又需要与临床医生紧密合作。根据构成材料的不同,微纳机器人可以分为人工型、生物型、和生物混合型三种。生物型机器人是由天然生物材料制成的,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人工微纳机器人可以自驱动,也可以由外部场驱动,具体取决于提供的能量的方式。微纳机器人类型:微型机器人和纳米机器人6马达:具备驱动能力机器:执行特定功能机器人:运行预定程序,甚至具有智能微纳技术的成熟与微纳操作的场景需求,共同推动微纳机器人技术的出现7随着机器人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现代的生产和生活中。机器人有多种类型,整体尺寸从微观到宏观不等。通常, 工业生产、服务行业和军事领域中都能看到宏观机器人的身影。然而, 在某些特定情况, 如体内介入诊断和治疗, 宏观机器人往往由于尺寸过大而

立即下载
医药生物
2022-10-10
DeepTech
43页
1.84M
收藏
分享

[DeepTech]:2022全球医疗微纳机器人技术现状及产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4M,页数4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8 医药行业估值处于近年来低位
医药生物
2022-10-10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CXO板块边际改善,医药行业迎来向上催化
查看原文
表 1 CXO 行业上市公司估值和利润情况
医药生物
2022-10-10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CXO板块边际改善,医药行业迎来向上催化
查看原文
图 7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医药生物
2022-10-10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CXO板块边际改善,医药行业迎来向上催化
查看原文
图 6 CXO 行业上市公司员工数量情况
医药生物
2022-10-10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CXO板块边际改善,医药行业迎来向上催化
查看原文
图 4 CXO 企业在建工程情况(亿元) 图 5 CXO 企业资本开支情况(亿元)
医药生物
2022-10-10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CXO板块边际改善,医药行业迎来向上催化
查看原文
图 2 CXO 企业存货情况(亿元) 图 3 CXO 企业固定资产情况(亿元)
医药生物
2022-10-10
来源: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CXO板块边际改善,医药行业迎来向上催化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