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行业深度报告碳纤维:长景气高成长赛道, 国产替代创造绝佳投资窗口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 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碳纤维:长景气高成长赛道,国产替代创造绝佳投资窗口 1、碳纤维:材料性能优异,应用前景广阔 碳纤维材料性能优异,多规格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等高附加值领域。当前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工艺简单、品质优良,在碳纤维中占比 90%以上。2019 年以来,国内碳纤维价格持续 3 年上涨,当前维持高位运行,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改善。下游需求高景气,叠加国产替代有序推进,创造了绝佳的投资窗口。 2、需求端:风光氢持续高景气,航空航天创造长期空间 2021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达到 11.80 万吨,10 年 CAGR 达 10.37%;中国市场新兴需求快速释放,较全球获得显著超额增速,CAGR 达20.97%,截至 2021 年中国市场需求量为 6.24 万吨,同比增长 27.69%,全球占比首次超过 50%。分领域来看,2021 年中国 75%碳纤维需求集中在风电叶片、体育休闲与碳碳复材等优势领域;预计 2025 年国内碳纤维需求量接近 16 万吨,全球占比达到 80%。 1)风电叶片:“双碳”政策推动风电长期发展,叶片大型化提升碳纤维需求;预计到 2025 年国内陆风+海风合计需求 5.89 万吨,复合增速达 27.2%。2)碳碳复材:国内光伏产业在全球具备领先优势,热场材料将显著受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预计中国碳碳复材用碳纤维需求将从 2021 年的 0.7 万吨,提升至 2025 年的 1.64 万吨,复合增速 23.73%。3)压力容器:受益于氢能产业发展,储氢气瓶市场前景可观;2025 年国内压力容器碳纤维需求量有望突破 8130 吨,复合增速达 28.30%。4)航空航天:全球市场缓慢复苏,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受益于未来 10 年我国新型战机更新换代,以及国产大飞机 C919、C929 的放量,年均碳纤维增量需求有望实现 2071 吨。 新兴应用市场不断扩展,碳纤维需求多点开花。拆分 2025 年应用结构,预计国内 2025 年①T300 级大丝束、②T300 级小丝束、③T700及以上小丝束碳纤维依次面临 7.31、3.90、4.72 万吨需求,分别占比 45.91%、24.47%、29.62%。 3、供给端:国产替代正当时,高端小丝束格局长期向好 竞争壁垒:碳纤维产业链中,原丝环节技术壁垒极高,尤其是高性能小丝束干喷湿纺工艺以及 48K 及以上大丝束原丝的制备,本征性能的突破、稳定性及工艺加工性的提升,需要十年如一日地摸索前进。碳化环节资金门槛高,万吨产线投资额约为 20 亿元,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投资门槛高出 5 倍,需要庞大的资金实力。 全球格局:过去国际碳纤维市场长年为日、美企业所垄断。2020 年日本东丽对中国断供,叠加疫情影响海运受阻,国内碳纤维厂商迎来进口替代发展机遇。2021 年我国碳纤维国产化率提升 9 个百分点至 46.89%,2022 年 1-4 月,我国碳纤维单月产量已经突破 3000 吨,单月出口量 400-600 吨;1-4 月表观消费量的国产化率整体达到61.22%,较 2021 年取得更快突破。 维持评级 强于大市 杨光 yangguang@csc.com.cn 13003192992 SAC 执证编号:S1440519110003 SFC 中央编号:BQE142 研究助理 李长鸿 lichanghong@csc.com.cn 发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22 日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 -23%-13%-3%7%17%2021/6/152021/7/152021/8/152021/9/152021/10/152021/11/152021/12/152022/1/152022/2/152022/3/152022/4/152022/5/152022/6/15建筑材料上证指数建筑材料 股票报告网 行业深度报告 建筑材料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产能扩张:2021 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为 20.76 万吨,其中国内碳纤维产能 6.34 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 30.5%。十四五期间国内碳纤维产能将迎来大幅扩张,预计 2022-2023 年是当前规划产能密集落地的时点;到 2025 年国内落地的碳纤维总产能或将达到 19.38 万吨,其中吉林化纤集团(含吉林国兴、吉林宝旌)、中复神鹰、光威复材、上海石化预计达到 6.08、2.75、1.37、1.35 万吨。 供需研判:基于 3 点原因我们判断国内碳纤维不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1)产能实际落地;2)产能利用率不高; 3)高端、低端供需结构分化。整体而言,假如不依赖进口且产能利用率为 70%,预计 2022 年仍将面临 5816 吨的供给缺口,2023 年过剩 8327 吨,主要体现在低端产品上;随着 2024-2025 年需求的快速提升,将逐渐供需平衡并再次出现一定的供给缺口。分结构来看:干喷湿纺工艺技术门槛将长期存在,预计 2025 年我国仍面临 3734吨高端小丝束碳纤维产能缺口,高端小丝束将处于长景气区间。 4、关注国内企业:降本提效持续突破,术业专攻各有所长 中简科技、光威复材定位军工领域,产品均价高、毛利厚;中复神鹰、吉林碳谷、恒神股份深耕民用领域,盈利能力逐年显著提升。2018-2020 年,军民领域碳纤维成本均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受益于原材料丙烯腈降价,另一方面得益于制造端持续降本增效、降低损耗。随着工艺水平的成熟,单线规模、纺丝速度与产品良率的提升,国内企业将持续降本夯实盈利空间。重点关注:中复神鹰(中建材旗下碳纤维翘楚,募资扩产助力“神鹰”腾飞),吉林化纤集团(原丝、碳化、复材一体化布局的碳纤维产业集群),恒神股份(跨过黑暗是黎明,进口替代需求爆发扭亏为盈),光威复材(军民融合全产业链布局,多领域全面发力),中简科技(军品碳纤维龙头,产能释放为大订单落地保驾护航)。 风险分析: 1)碳纤维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2)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3)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 股票报告网 行业深度报告 建筑材料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目录 一、碳纤维:材料性能优异,应用前景广阔 ....................................................................................................... 1 1.1 碳纤维规格多样,材料性能优异 ............................................................................................................ 1 1.2 PAN 基碳纤维成为市场主流,原丝成本占据半壁江山 .................................................................
[中信建投]:建筑材料行业深度报告碳纤维:长景气高成长赛道, 国产替代创造绝佳投资窗口,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4M,页数6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