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度报告:风险偏好再受压制,商品或难创新高
1、商品指数创新高的可能性下降,首先,美国 5 月 CPI 再度超预期飙升,进一步强化的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带动美元指数强势反弹,压制风险偏好;其次,世界银行、IMF 再度下调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压制商品需求前景;最后,尽管中国全力推进经济稳增长,但疫情的反复影响了政策效果,经济复苏前景面临疫情的持续扰动。此外,OPEC+同意扩大原油增产的规模、俄罗斯同意乌克兰的粮食出口,或意味着各国存在政治上妥协的余地,以全力抗击高通胀。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国贸投研小程序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5 月进出口增速双双大幅回升。在物流进一步修复、前期积压订单交付,以及稳外贸政策力度持续加大推动下,6 月出口增速或将延续较高的增长水平。不过,受上年出口基数偏高,海外供应链修复导致去年回流到国内的部分外贸订单再次流出,以及乌克兰危机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今年我国出口增速存在一定下行趋势。本轮疫情影响下的出口增速波动不会对这一趋势产生根本影响。这样来看,经历 5 月和 6 月的增速反弹后,下半年出口同比波动下行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2)中国通胀中枢或继续温和抬升。中国 5 月 CPI 涨幅保持温和水平,PPI 同比连续 7 个月收窄。在猪周期、粮食和能源上涨的压力,预计下半年CPI 中枢或继续抬升。不过,由于国内商品和服务供给的恢复,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后的核心 CPI 或保持低位,由此,我们认为下半年物价有望整体保持温和走势,这也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区别于国外的最大优势,也将为下半年货币政策提供操作空间,预计在结构性工具发力的同时,总量政策也有可能加大实施力度。 3)美国通胀创新高强化加息预期。美国 5 月 CPI 同比增速回升至 8.6%,创 1981 年 12 月来新高,在 5 月较为“强劲”的就业数据之后,再创新高的通胀数据为美联储的“鹰派”立场再次提供了坚实支撑。目前,市场对美联储加速加息的担忧继续抬升:对于全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市场主流预期从6 月 3 日的 2.75%-3.0%上升为 6 月 10 日的 3.0%之上。 宏观·周度报告 2022 年 6 月 12 日 星期日 国贸期货·研究院 宏观金融研究中心 郑建鑫 投资咨询号:Z0013223 从业资格号:F3014717 2 一、 宏观和政策跟踪 1.1 进出口增速双双回升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5 月出口 3082.5 亿美元,增长 16.9%,预期增 7.3%,前值增3.9%;进口 2294.9 亿美元,增长 4.1%,预期增 0.6%,前值持平;贸易顺差 787.6 亿美元,扩大 82.3%,预期 601.8 亿美元,前值 511.2 亿美元。 1)5 月出口增速大幅反弹,主要原因是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外贸物流堵点逐步打通,进出口货运量增速加快。往后看,在物流进一步修复、前期积压订单交付,以及稳外贸政策力度持续加大推动下,6 月出口增速或将延续较高的增长水平。不过,受上年出口基数偏高,海外供应链修复导致去年回流到国内的部分外贸订单再次流出,以及乌克兰危机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今年我国出口增速存在一定下行趋势。本轮疫情影响下的出口增速波动不会对这一趋势产生根本影响。经历 5 月和 6 月的增速反弹后,下半年出口同比波动下行的大方向不会改变。首先,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继俄地缘政治突下调经济增速后,世界银行报告将今年预期增速进一步下调至2.9%,4月份预测值为3.2%,滞胀压力明显;其次,海外供应链持续修复,我国出口“替代效应”明显减弱,据调研,部分订单往东南亚地区转移;不过,二季度人民币大幅贬值或提升我国出口的竞争力,这一定程度上对出口存在支撑。 2)5 月进口增速触底回升,与国内疫情后经济修复有关,往后来看,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经济或进一步修复,大宗商品进口有回暖的迹象,铜和铁矿石的进口回升,短期内进口增速或保持高位。不过,受出口回落以及高基数的影响,进口总体仍然弱势,年内低增长。 5 月贸易顺差回升至 787.50 亿美元,在连续三个月回落后再度回升,二季度累计同比增速达到 54%。总体上来看,二季度的贸易顺差依旧保持较高的水准,意味着净出口短期对经济增长仍有较强的支撑。不过,接下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仍会明显弱于上年,稳增长将更多倚重内需发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在稳增长方向还有加码空间,在全力稳外贸的同时,着力促消费、扩投资。 图表 1:5 月进出口增速双双回升 图表 2: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数据来源:Wind -500501001502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出口金额:当月值进口金额:当月值贸易差额:当月值出口金额:当月同比进口金额:当月同比%-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2021-03-202021-04-202021-05-202021-06-202021-07-202021-08-202021-09-202021-10-202021-11-202021-12-202022-01-202022-02-202022-03-202022-04-202022-05-20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八大枢纽港口:当旬同比进出口金额:当月同比 3 1.2 社融总量大幅回升,但结构仍待改善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2 年 5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1.89 万亿,前值 6454 亿,市场预期 1.3 万亿。新增社会融资规模 2.79 万亿,前值 9102 亿,市场预期 2.02 万亿。M1 同比 4.6%,前值 5.1%。M2 同比 11.1%,前值 10.5%,市场预期 10.4%。 (1)信贷:信贷总量回暖明显,结构仍待改善。5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1.89 万亿元,同比多增 3920 亿元。从结构上来看:1)企业贷款方面:总量改善,结构欠佳。5 月企业贷款增加 1.53 万亿元,同比多增7243 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 5551 亿元,同比少增 977 亿元,较 4 月改善明显,但实体信贷需求仍待恢复;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合计增加 9771 亿元,同比多增 8877 亿元,也侧面反映出实体信贷需求相对乏力。2)居民贷款方面:中长期贷款需求仍较弱,5 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 1047 亿元,扭转了 4 月净减少的颓势,但同比仍少增 3379 亿元,反映楼市仍相对低迷,近期房地产放松政策推进,5 年期 LPR 利率下调,有助于后续房地产销售和按揭回暖;居民短期贷款增加 1840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较前几月同比大幅少增改善明显,反映疫情影响减弱后居民消费恢复。 (2)社融:信贷投放修复明显,政府债发
[国贸期货]:宏观·周度报告:风险偏好再受压制,商品或难创新高,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5M,页数1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