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新一轮疫情冲击下实现年度目标任重道远
宏观研究报告 1 新一轮疫情冲击下实现年度目标任重道远 ——2022 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 研发部 孙田原 摘要: 2022 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在疫情及地缘冲突加剧等因素影响下恢复放缓,通胀持续高企下全球或面临粮食及能源危机;美联储较为激进的加息预期将对全球的资本流动及金融市场运行带来挑战,新兴经济所受冲击相对更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受新一轮疫情暴发冲击,我国工业生产、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数据在 1~2 月超预期表现后显著回落,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进一步加大。与上一轮疫情冲击相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促进内需修复对稳定我国宏观经济大盘以及实现 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显著提升。短期内,宏观政策将主要围绕“稳增长”开展,实现年度增长目标任重道远;从中长期看,在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变。 一、全球政治局势、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加剧外部环境的严峻性 2022 年第一季度,新冠疫苗接种持续推进,病毒变异后的高传染性以及部分国家防疫措施放松导致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整体来看,全球经济恢复受疫情以及地缘冲突加剧等因素影响,节奏有所放缓;2022 年 3 月,摩根大通全球综合 PMI 和制造业 PMI 指数分别为 52.7%和 53.0%,虽然仍在荣枯线之上,但上年 12 月两者均为 54.3%,已出现了明显回落;2022 年 4 月 19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的 2022 年全球经济增速为 3.6%,相较 1 月预测下调了 0.8 个百分点。 除疫情外,俄乌冲突升级是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另一重磅因素。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能源供应国,而俄罗斯及乌克兰均为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俄乌冲突后西方主要经济体对俄罗斯的制裁及军事冲突本身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使得全球能源及粮食价格攀升,全球通胀预期持续上升,自身资源及经济水平较差的新兴经济体或将面临能源危机及粮食危机的双重打击。 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在 3 月正式开启加息进程且对后续加息进度表态较为鹰派,5 月市场预期将再次加息 50BP;同时从当前美联储释放的信息来看,在当前通胀高企的情况下本次美联储的缩表节奏可能将会比之前几次更快。在此影响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宏观研究报告 2 下,美元指数及美债收益率近期持续上升,截至 4 月 28 日,美元指数较年初升值 7.87%至 103.6704,而 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则由年初的 1.63%大幅上升至2.85%,为 2019 年以来最高值。在美元及美债收益率的大幅上升的影响下,4 月以来新西兰、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已先后加息,日元则出现明显贬值。同时全球的资本流动及金融市场运行也将受到较大挑战,其中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压力尤为明显,其中斯里兰卡近期出现了外汇储备不足、汇率大幅贬值、资本市场大幅下跌等情况,最终出现了债务违约。 总体上,疫情、通胀、美联储政策收紧、债务压力、俄乌冲突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修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依旧较高。同时,与 2020 年初第一轮疫情出现时相比,当前的全球经济、货币政策和政治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将导致促进内需修复对稳定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以及实现 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显著提升。 二、我国经济平稳开局后遭新一轮疫情冲击 2022 年第一季度,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7.02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4.8%,比 2021 年全年的两年平均增速回落 0.3 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年5.5%左右的增长目标。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GDP 同比增速分别为 6.0%、5.8%和 4.0%,其中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增速较上年第四季度有所下降,而第二产业增速明显回升,表明上年三季度开始的能耗双控带来的“限产”影响逐步消退。总体来看,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相对平稳,但进入 3 月后我国经历了新一轮疫情的暴发,此轮疫情规模已远超 2020 年首轮疫情,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显著冲击,3 月当月工业生产、消费等数据下降明显。由于 4 月份国内疫情传播仍较为严重,部分地区防控措施升级,预计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受到的影响将较为明显,实现年度增长目标任重道远。 (一)消费品价格涨幅开始上升 2022 年第一季度,我国 CPI 增速为 1.1%,涨幅较上年全年扩大 0.2 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上涨 1.2%,涨幅较上年全年扩大 0.4 个百分点。从单月同比来看,受食品价格降幅回落和能源类商品价格上升影响,一季度我国 CPI 同比涨幅呈上升状态,1-3 月的同比涨幅分别为 0.9%、0.9%和 1.5%。 分项来看,一季度食品价格下降 3.1%,降幅比上年全年扩大 1.7 个百分点,影响 CPI 下降约 0.59 个百分点,主要是猪肉价格下降带动,今年一季度猪肉价格平均下降 41.8%,降幅比上年全年扩大 11.5 个百分点。一季度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涨幅比上年全年扩大 0.7 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同比大幅上涨 12.2%,影响 CPI 上升约 0.84 各个百分点,是非食品价格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汽油、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宏观研究报告 3 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 23.1%、25.4%和 21.4%,合计影响 CPI 上涨约0.76 个百分点,占整体 CPI 涨幅约七成。后续来看,当前猪肉供应量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猪肉价格持续位于低位,但由于猪肉价格的基数逐月下行,猪肉价格的同比降幅将有所缩减,同时疫情带来的运输成本增加以及国际粮食价格的上升也将推升国内食品价格,叠加非食品价格的上涨,CPI 同比涨幅预计将逐步扩大,但风险整体可控。 图表 1 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速走势(单位:%) 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绘制 2022 年第一季度,我国 PPI 同比上涨 8.7%,涨幅较上年全年扩大 0.6 个百分点,但较上年第四季度回落 3.5 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多,一季度同比上涨 11.3%,涨幅较上年全年扩大 0.6 个百分点,较上年第四季度回落 4.8个百分点,影响 PPI 上涨 8.49 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总体平稳,一季度同比上涨 0.9%,涨幅较上年全年扩大 0.5 个百分点,与上年第四季度持平,影响 PPI上涨 0.21 个百分点。月度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受去年同期基数影响,PPI 同比增速呈逐月回落的态势,1~3 月份 PPI 涨幅分别为 9.1%、8.8%和 8.3%。后续来看,受俄乌冲突影响,国际能源及粮食价格出现明显上升,PPI 环比增速开始由负转正,但由于基数的影响,PPI 同比增速仍将有所回落。 (二)稳就业压力有所加大 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新增城镇就业285万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25.9%,新增就业目标完成情况略差于去年同期;1~3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
[新世纪评级]:2022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新一轮疫情冲击下实现年度目标任重道远,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8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