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评报告:净利润实现扭亏,关注导电型衬底进展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Rank] 评级: 买入 [Table_Authors] 何立中 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 SAC 执证编号:S0110521050001 helizhong@sczq.com.cn 电话:010-81152682 韩杨 电子行业研究助理 hanyang@sczq.com.cn 电话:010-81152681 [Table_Chart] 市场指数走势(最近 1 年)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Table_BaseData] 公司基本数据 最新收盘价(元) 53.88 一年内最高/最低价(元) 77.40/53.66 市盈率(当前) 257.39 市净率(当前) 9.38 总股本(亿股) 4.30 总市值(亿元) 231.53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 [Table_OtherReport] 核心观点 [Table_Summary] 营收稳健增长,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2021 年公司实现收入 4.94 亿元,同比+16.25%;归母净利润 0.90 亿元,首次实现扭亏。2021 年公司碳化硅衬底销量 5.72 万片,同比+47.19%。盈利能力方面,2021 年公司毛利率为 28.43%,同比-6.85%;净利率为 18.21%。根据 Yole 报告,2021 年公司在半绝缘碳化硅衬底领域,市场占有率连续 3 年保持全球前三。 技术研发不断改进叠加规模效应,碳化硅衬底单位成本持续降低。2021年公司碳化硅衬底单位平均成本约为 4545 元/片,同比-22.25%。其中,单位材料、单位人工和单位制造费用分别为 1611 元/片、338 元/片和2596 元/片,同比分别-5.65%、-19.37%和-30.20%。 导电型衬底项目建设启动,2022Q3 一期有望投产。2021 年,公司募投项目“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项目”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主要用于生产 6 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满足下游电动汽车、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储能、开关电源等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应用领域的广泛需求。预计将于 2022Q3 实现一期项目投产,并计划于 2026 年达产,达产后将新增碳化硅衬底材料产能约 30 万片/年。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大尺寸衬底和导电型衬底关键指标取得突破进展。 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 7373.61 万元,同比+62.05%,研发费用率为14.93%。依托“项目 B”、“8 英寸宽禁带碳化硅半导体单晶生长及衬底加工关键技术项目”等研发项目,公司在加快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研发并在提升导电型衬底关键指标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 智慧工厂纳入未来战略,助力碳化硅衬底提质增产。由于碳化硅生长温度高,影响因素多,技术迭代周期相对较长。公司计划采用 AI、数字孪生,打造数字化工厂,在数字工厂进行工艺技术模拟,将模拟成果在实体工厂进行验证,达到数字和实体工厂联动,压缩技术迭代、提高研发速度。上海临港导电型衬底项目有望成为智慧工厂的试验田,助力公司碳化硅衬底提质增产。 盈 利预 测 :我们 预计 公司 2022/2023/2024 年 归母 净利 润分 别 为1.58/1.82/2.14 亿元,对应 4 月 1 日股价 PE 分别为 132/114/97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导电型衬底研发不及预期、良率提升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 [Table_Profit]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收(亿元) 4.94 7.11 9.97 13.38 营收增速(%) 16.25% 44.05% 40.10% 34.25% 净利润(亿元) 0.90 1.58 1.82 2.14 净利润增速(%) -114.02% 75.52% 15.56% 17.20% EPS(元/股) 0.23 0.41 0.47 0.55 PE 231.65 131.98 114.21 97.44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0.4-0.2012-Jan27-Jan11-Feb26-Feb13-Mar28-Mar天岳先进沪深300 [Table_Title] 净利润实现扭亏,关注导电型衬底进展 [Table_ReportDate] 天岳先进(688234)公司简评报告 | 2022.04.02 公司简评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 1 净利润实现扭亏,关注导电型衬底进展 营收稳健增长,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2021 年公司实现收入 4.94 亿元,同比+16.25%;归母净利润 0.90 亿元,首次实现扭亏。2021 年公司实现碳化硅衬底销量 5.72 万片,同比+47.19%。盈利能力方面,2021 年公司毛利率为 28.43%,同比-6.85%;净利率为 18.21%。根据 yole 报告,2021 年公司在半绝缘碳化硅衬底领域,市场占有率连续 3 年保持全球前三。 图 1 公司 2018 年-2021 年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图 2 公司 2018 年-2021 年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图 3 公司 2018 年-2021 年碳化硅衬底销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首创证券 技术研发不断改进叠加规模效应,碳化硅衬底单位成本持续降低。2021 年公司碳化硅衬底单位平均成本约为 4545 元/片,同比-22.25%。其中,单位材料、单位人工和单位制造费用分别为1611元/片、338元/片和2596元/片,同比分别-5.65%、-19.37%和-30.20%。 公司简评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 图 4 公司 2018 年-2021 年碳化硅衬底单位材料、单位人工和单位制造费用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首创证券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大尺寸衬底和导电型衬底关键指标取得突破进展。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 7373.61 万元,同比+62.05%,研发费用率为 14.93%。依托“项目 B”、“8英寸宽禁带碳化硅半导体单晶生长及衬底加工关键技术项目”等研发项目,公司在加快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研发并在提升导电型衬底关键指标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 智慧工厂纳入未来战略,助力碳化硅衬底提质增产。由于碳化硅生长温度高,影响因素多,技术迭代周期相对较长。公司计划采用 AI、数字孪生,打造数字化工厂,在数字工厂进行工艺技术模拟,将模拟成果在实体工厂进行验证,达到数字和实体工厂联动,压缩技术迭代、提高研发速度。上海临港导电型衬底项目有望成为智慧工厂的试验田,助力公司碳化硅衬底提质增产。 2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8/1.82/2.14 亿元,对应 4 月 1日股价 PE 分别为 132/114/97
[首创证券]:公司简评报告:净利润实现扭亏,关注导电型衬底进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