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
区域研究报告 1 辽宁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 公共融资部 刘明球 经济实力:辽宁省在东北三省经济中占最重要地位,已建立起以石化、冶金、装备制造及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且对国有企业依赖程度高,民营经济不发达,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受新冠疫情、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综合影响,2020 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2.51 万亿元,同比仅增长 0.60%,增速低于全国水平(2.3%)1.7 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 16 位,较上年下降 1 位。2020 年,辽宁省投资低增长,消费和出口下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 2.6%,较上年上升 2.1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0.90 万亿元,同比下降 7.3%;进出口贸易实现 0.65 万亿元,同比下降 9.9%。2021 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97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4%,受上年基数较低影响,较 2020 年同期上升 8.5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5.1%,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 5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7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8%;进出口总额实现 0.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6%。总体看,辽宁省经济增长持续承压。 从下辖地级市情况看,2020 年,辽宁省各地市经济除抚顺和葫芦岛外均保持增长,但 14 个地级市中有 10 个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其中,大连和沈阳经济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均在 6500 亿元以上,排名分列前两位,两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全省总量的 50%;鞍山、营口、盘锦和锦州地区生产总值均在千亿元以上,排名第二梯队;位于内陆辽西北的阜新地区生产总值仅 504.6亿元,在全省各市垫底。2021 年前三季度,主要受上年度同期基数较低及当期经济恢复增长影响,辽宁省各地市经济均实现增长。各地市投资、消费及出口增减不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差别较大。沈阳、大连的投资、消费和出口规模在全省仍占据绝对优势。 财政实力: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低速增长,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略增。2021 年前三季度,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同比增长 8.0%,较上年同期上升 10.9 个百分点。2020 年和 2021 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655.75 亿元和 2162.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0.1%和增长 8.0%,税收占比均在 70%以上。2020 年,受益于土地出让收入增加,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 1351.42 亿元,同比增长 8.8%。2021 年前三季度,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913.1 亿元,同比增长 7.2%。此外,辽宁省获得上级补助收入规模较大,2020 年达 3199.79 亿元,同比增长 22.5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为 3035.35亿元,同比增长 17.2%;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为 164.44 亿元,同比增长 636.9%,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2 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辽宁省因经济下行带来的财政自给压力。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较低,2020 年和 2021 年前三季度分别为 44.16%和 51.51%,但得益于上级补助收入稳步增长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较好补充,辽宁省财政收支实现平衡。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受各地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辽宁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别较大,其中两个经济强市沈阳和大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大,2020 年两市均超过 700 亿元,显著大于其余各地市;盘锦、鞍山、营口和锦州规模次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 100-160 亿元;其余地市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增速方面,2020 年辽宁省各地市除葫芦岛受疫情和锦西石化分公司检修等一次性因素影响下降 17.5%外,其余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但增速均在 10%以下;规模最大的沈阳和大连增速分别为 0.8%和 1.4%。从收入构成看,2020 年辽宁省各地市税收占比均超过 55%,收入结构稳定性尚可,但一般公共财政自给率偏低,财政收入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依然大。2021 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大部分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其中沈阳和大连仍显著高于其余地市,增速分别为 10.3%和 8.9%。但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偏低,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大。 受各地房地产市场变化及政府土地出让安排,2020 年辽宁省各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减基本各半。规模上沈阳和大连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仍高居前两位,分别为 583.01 亿元和 308.93 亿元;铁岭、抚顺和阜新分别仅为 10.33 亿元、15.16 亿元和 15.92 亿元,在全省各地市中居倒数三位,其余各地市在 25-65亿元。增速上朝阳增幅居全省各地市首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 259.90%;沈阳和大连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 117.1%和 87.66%,铁岭为 66.55%,在全省各地市中垫底。 债务状况:政府债务方面,辽宁省(不含大连市)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务。截至 2020 年末,辽宁省(不含大连市)政府债务余额为 7192.8 亿元,较上年增加 284.6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 5159.8 亿元,专项债务余额 2033.0 亿元;当年辽宁省政府债务排名按降序排全国第 17 位,较上年末下降 3 位。但债务期限结构较为合理,未来债务集中偿付压力较小,总体债务风险可控。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2020 年末辽宁省内各地市政府债务较 2019 年均有所增加,规模仍偏大,其中大连和沈阳政府债务规模大,分别为 2064.40 亿元和1778.30 亿元,排名省内各市前两位,与其在省内的经济财政实力较强相对应。当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 2020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各地市比率均大于 240%;营口政府债务负担最重,该比率为 628%;债务规模排名前两位的大连和沈阳市该比率分别为 294%和 242%,得益于较强的财政实力,在省内各地市中较低。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研究报告 3 2020 年以来辽宁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小,2020 年及 2021 年前三季度全省城投债发行额分别仅为 135.00 亿元和 52.70 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 56.3 亿元和减少51.3 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发行规模降序排列中均列第 26 位,辽宁省信用环境需大力改善;省内各地市城投企业包括债券在内的带息债务情况分化明显,其中大连、沈阳和省本级规模较大,抚顺和辽阳无存续城投债;省本级、沈阳和大连存续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较大,省本级、锦州、铁岭和阜新负担相对较重,丹东和朝阳带息债务负担轻。 一、辽宁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辽宁省经济实力分析 辽宁省自然禀赋较优,交通条件完善,地理位置较好,已建立起以石化、冶金、装备制造及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且对国有企业依赖程度高,民营经济不发达,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受新冠疫情、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综合影响,2020 年辽宁省经济增速低,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排名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辽宁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73M,页数2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