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到了生死时刻?
电话:021-80197619 邮箱:yihanzhiku@ehconsulting.com.cn 上海 | 北京 | 深圳 | 武汉 | 成都 上海亿翰商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亿翰智库·专业出品 1 相关研究: 2020H1 年报综述:规则已定,房企的空间还有多大? 2020 年 12 月地产月报:房住不炒定位长期不变,2021 更看好以长三角为主的核心城市 2020 年 12 月月度数据:全年销售 17.4 万亿,疫情冲击下房地产实现 8.7%的增长 年度盘点:2020 住宅成交结构性特征明显,高能级城市具备先发优势 行业研究:长沙为何会成为全国学习的范本? 企业研究:华南房企对外扩张的终极选择: 占领长三角? 企业研究:从万科 A 看头部房企的成长与担当 企业研究:“重”装上阵,重新出发, 且看绿城如何探底回升 研究员 于小雨 rain_yxy(微信号) yuxiaoyu@ehconsulting.com.cn 王玲 w18705580201(微信号) wangling@ehconsulting.com.cn 所属行业 房地产 发布时间 2021 年 12 月 14 日 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行业到了生死时刻? 核心观点: 眼下,对于行业和企业而言,都经历着艰难时刻,痛苦程度无需多言,大家都是亲历者。即使这个时刻不在此时到来,也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降临,感觉到难熬是必然的。无论是有意的示弱,还是眼光的前瞻,万科总是在出乎意料的时间点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当万科正式发布公告,要将万物云推向资本市场时,这是否是个提示:行业到了生死时刻? 电话:021-80197619 邮箱:yihanzhiku@ehconsulting.com.cn 上海 | 北京 | 深圳 | 武汉 | 成都 上海亿翰商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亿翰智库·专业出品 2 看到房企出现负面事件时,内心已无太多波澜,任何可能都在预料之中,但内心的焦虑感从未缺失过; 看到已暴露出风险的企业积极自救,心中也会默默感叹一句,好样的,再努力努力,再坚持坚持,曙光在前; 看到企业老板开始销售自己的私有资产或者动用自己的自有资金,不遗余力的救助企业时,悄悄竖起大拇指,好样的,欣赏这种江湖义气,我们也需要这种江湖义气。 眼下,对于行业和企业而言,都经历着艰难时刻,痛苦程度无需多言,大家都是亲历者。即使这个时刻不在此时到来,也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降临,感觉到难熬是必然的。无论是有意的示弱,还是眼光的前瞻,万科总是在出乎意料的时间点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当万科正式发布公告,要将万物云推向资本市场时,这是否是个提示:行业到了生死时刻? 目录 1、万科、龙湖都瞄准物业资本化,资金链真的紧了? ............................................................. 2 2、互相并不信任,博弈的最弱者还在企业 ................................................................................. 3 3、谁会是救世主?天助自助者 ..................................................................................................... 4 1、万科、龙湖都瞄准物业资本化,资金链真的紧了? 物业板块寻求上市已不是什么新闻或者热点事件,而当行业纷纷赶赴物业热潮时,有两家企业表现的相对淡定,一个是万科,一个是龙湖,为什么呢?一来经营一直比较稳健,“三道红线”指标持续保持绿档,经营性现金流持续着为正,可能并不差钱;二来,万科由于有股东背景及其本身的优势,龙湖则由其一直以来的稳健风格积淀出较高的信用形象,融资上较之一般的民营企业优势突出。但是,至 2021 年 11 月,这种既有的格局好似被打破了,5 日,万科发布公告,拟分拆万物云于港交所上市,下旬,也有消息称,龙湖集团也有意将智慧服务推向资本市场,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 万科和龙湖的物业板块是否上市可能是一个临界点,企业生死攸关的临界点,没有到最后一步,尚还有一点腾挪和转圜的余地,可能都不会将目光转向物业板块的资本化,企业的资金链真的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第二、 企业本身觉得分拆上市的时间点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业务的价值能够实现最大化,于企业整体的价值提升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当前的环境下,企业的资金链有压力是常态,但是有压力并没有代表一定有风险,即使万科、龙湖感受到了资金端的压力,但是相较于行业内的多数群体,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是有既有的优势存在,看企业如何自处,如何思考,如何自救。 电话:021-80197619 邮箱:yihanzhiku@ehconsulting.com.cn 上海 | 北京 | 深圳 | 武汉 | 成都 上海亿翰商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亿翰智库·专业出品 3 2、互相并不信任,博弈的最弱者还在企业 2021 年,房企风险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不仅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大企业同样可能朝不保夕,行业调控不断,松动迹象丝毫未见。由于部分房企信用事件的发生,行业整体的信用链条愈发薄弱,各方之间的信任感渐行渐失: 银行、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的容忍度降低,对企业抽贷、断贷也不鲜见,即使是信用度较好,经营稳健的企业可能也难逃波及;商票信用价值失去,供应商垫资已无可能;信托、资管、保险资金等等途径也已无再深度讨论的必要,未来也不再可能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发挥多大作用; 消费者对企业也不信任,担心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房屋的质量可能并无保证,而且可能最后也没有能力保证交房,所以观望为先,整体的销售业绩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持续降温,企业单月业绩涨幅普遍转负,回款必然受制约; 政府、合作方、供应链都不信任企业,为保交房,预售资金身受多重监管,即使企业能够有回款回来,也没有能力和权利去自由动用和支配这部分资金,这又卡住了企业七寸,所以能够看到为何企业账面上资金充裕,而且能够有效覆盖短期有息负债,却无法去偿还到期的几十亿海外债务或者信托借款,从企业经营和理性思考的角度上说,信用违约的代价是高昂的,为了故意示弱,或者故意不作为的代价并非其企业所能承受,所以,并非不愿而是不能。 图表:房企资金受限情况逻辑图 资料来源:亿翰智库 行业的任何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做出各种行为的出发点一定都是利己的,所以在各方的相互博弈过程中,最弱者还在企业这一端:消费者一时不购房,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银行、金融机构不将资金借给企业,本身可能也并不会有过多损失,而且也符合政策的诉求,如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顶层要求,对房地产行业避之不及总好过任何松口所可能带来的“问责”和损失;政府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需要考虑社会效益,所以尽可能的压 电话:021-80197619 邮箱:yihanzhiku@ehconsulting
[亿翰智库]: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到了生死时刻?,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3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