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研究报告:科技赋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新机遇
1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科科技赋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新机遇 当前“新四化”浪潮席卷汽车产业。以电动化为基础,通过网联化实现大数据收集,最终达到智能化的共享出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5G 网络等技术为核心驱动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我们相信在智能电动车的大浪潮下,中国企业有望抓住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像家电、高铁等领域一样的实现产业崛起。建议关注吉利汽车(175.HK)、长城汽车(2333.HK)、比亚迪(1211.HK)、敏实集团(425.HK)和福耀玻璃(3606.HK)。 报告摘要 中国汽车行业稳增长,发展空间大。 21 年前 6 月中国乘用车的销量为 1000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 27%。受益于 20 年汽车产销的低基数和消费全面复苏,21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产销量持续走高。我们预计 21 年行业增速将呈现前高后地的走势,下半年增速开始放缓。预计 21 年乘用车销量在 2150 万辆,增速为 7%左右。我们相信未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提升带动下,中国乘用车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汽车千人保有量数据来看。2019 年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 181,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三分之一,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芯片问题在 Q3 得到改善。汽车芯片短缺主要是供需的暂时失衡,疫情后汽车需求恢复速度快于车企预期,导致芯片排产不及时。MCU 是此次汽车芯片短缺的重灾区,MCU 微控制器是把中央处理器、内存、闪存、计数器、串口等周边接口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比如汽车上的发动机、变速箱、ESP/ABS、车窗、安全气囊、空调压缩机等都需要 MCU 来控制。车企为降低芯片的影响,一方面加大对芯片的采购,另一方面对汽车的生产进行结构调整,优先保障高端产品、高毛利率产品。预计三季度缺芯问题将有所改善,2022 年才能彻底解决缺芯问题。 新能源渗透率达到 10%,不断提升。随着国家补贴的不断退坡,我国的电动车行业需求增长由政策驱动调整为产品及内容驱动。技术、产品的不断进步,价格不断下降,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在 21 年前 6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 114 万,同比增长 247%。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渗透率从 2015 年的 1%上升到 21 年 6 月的 10%,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车型,吸引消费者选择电动车。如特斯拉的 Model 3,Model Y,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 MINIEV,比亚迪汉等。 投资建议。我们相信在智能电动车的大浪潮下,中国企业有望抓住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像家电、高铁等领域一样的实现产业崛起。建议关注吉利汽车(175.HK)、长城汽车(2333.HK)、比亚迪(1211.HK)、敏实集团(425.HK)和福耀玻璃(3606.HK)。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政策风险;汽车召回;疫情风险 Table_Title 2021 年 08 月 04 日 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Table_Bas eInfo 汽车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关注股份 吉利汽车(175.HK) 长城汽车(2333.HK) 比亚迪(1211.HK) 敏实集团(425.HK) 福耀玻璃(3606.HK) 股价表现 吉利汽车(175.HK) 长城汽车(2333.HK) 比亚迪(1211.HK) 数据来源:彭博、安信国际 王强 汽车行业分析师 +852 2213 1422 jimmywang@eif.com.hk 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2/4/212/18/213/4/213/18/214/1/214/15/214/29/215/13/215/27/216/10/216/24/217/8/217/22/21成交额(百万港元)0175.HK恒指相对走势成交额 (百万港元)股价及恒指相对走势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4/212/18/213/4/213/18/214/1/214/15/214/29/215/13/215/27/216/10/216/24/217/8/217/22/21成交额(百万港元)2333.HK恒指相对走势成交额 (百万港元)股价及恒指相对走势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4/212/18/213/4/213/18/214/1/214/15/214/29/215/13/215/27/216/10/216/24/217/8/217/22/21成交额(百万港元)1211.HK恒指相对走势成交额 (百万港元)股价及恒指相对走势 2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行业趋势及亮点 1.1 乘用车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中汽协统计,21 年前 6 月中国乘用车的销量为 1000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 27%。增速高是因为 20 年上半年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中国汽车行业发展,乘用车销量在 20 年 4 月开始回升,四季度达到全年销售最高峰。我们预计 21 年行业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下半年行业增速开始放缓。预计全年销量在 2150 万辆,同比增长 7%。 2021 年芯片问题席卷全球。汽车芯片短缺主要是供需的暂时失衡问题,疫情后汽车需求恢复速度快于车企预期,叠加汽车半导体供货周期较长。前期产能分配失调,中后期则由于美国寒流、日本工厂失火、疫情等对芯片产能有负面影响。MCU 是此次汽车芯片短缺的重灾区,MCU 微控制器是把中央处理器、内存、闪存、计数器、串口等周边接口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比如汽车上的发动机、变速箱、ESP/ABS、车窗、安全气囊、空调压缩机等都需要 MCU 来控制。为降低芯片的影响,一方面各大车企加大对芯片的采购,另一方面对汽车的生产进行结构调整,优先保障高端产品、高毛利率产品。预计三季度缺芯问题将有所改善,22 年才能彻底解决缺芯问题。 图 1:中国乘用车月度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wind,安信国际整理 中国乘用车行业不断壮大,在 2011 年-2016 年中国乘用车行业年复合增速为 13%。从 2016年之后行业增速开始大幅下滑,且在 19 年和 20 年出现负增长。这也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微增长时期。 我们相信在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提升的带动下,中国乘用车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汽车千人保有量数据来看。2019 年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 181,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三分之一,俄罗斯的一半,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oP
[安信国际]:汽车行业研究报告:科技赋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新机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8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