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科技驱动下的小微金融创新报告》
CREDIT TECHNOLOGY信用科技驱动下的小微金融创新报告研究机构 研究支持 报告主编 赵慧利 报告编审 于百程 分 析 师 蒋照生 张召 李薇 P 1信用科技是以数据为基础、以新兴技术为驱动力的创新业态,旨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手段,节约信用成本,降低信用风险,提升信用价值,推动信用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信用科技让间接的非强金融数据在技术催化下发挥更大价值,成为评估个人与企业信用的重要支撑,驱动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走向场景化与智能化。小微金融创新的必要性体现在:中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专利发明、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始终在大力鼓励小微金融发展,解决小微融资难题。2020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小微企业”出现12次。特殊时期,要发挥中央“六保”效果,首 先 要 保 住 小 微 企 业,只 有 保 住 小微,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过渡和有序发展。小微金融创新的紧迫性在于小微融资需求侧与资金供给侧之间始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巨大鸿沟:需求侧,融资缺口巨大,小微贷款覆盖率仅为20%左右,融资需求长期难以满足;供给侧,担保模式难以服务小微下沉客户,但占比长期高于70%,信用贷款则因小微缺数据、缺信用,银企间信息不对称而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并非朝夕之功,而应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政策推动下最终由技术驱动的长期行为。短期依靠政策扶持,驱动市场规模增长,长期依赖技术创新,提供发展内生动力。信用科技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重构小微信贷流程,进而利用数据驱动决策,促进小微金融创新。信用科技赋能小微金融,要求“数据+场景+技术”的三位一体:数据是前提,场景是基础,技术是核心。随着“新基建”的深入发展,科技能力较强的金融机构会愈加重视技术研发,而更多金融机构倾向于同专业的信用科技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提升业务服务效率。外部合作的增多,可能对信用科技企业信息采集、处理和评估能力形成挑战,对金融科技的应用成熟度将成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CREDITTECHNOLOGY摘要Abstract P 2信用科技驱动下的小微金融创新报告12 信用科技:让信任更简单 6 (一)中国信用市场现状概述 7 1、信用的分类及价值 7 2、中国信用市场发展现状 8 3、信用建设法规密集出台,科技赋能势在必行 10(二)信用科技兴起 12 1、信用科技的概念:概念虽新,内核由来已久 12 2、信用科技构建社会信用基础设施 12 信用科技驱动小微金融创新, 加速普惠金融发展 14 (一)小微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小微发展迅猛, 政策大力推动 15 1、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15 2、政策驱动小微发展,鼓励小微金融创新 16(二)小微金融创新的紧迫性:信用传递不畅,市 场供需失衡 21 1、需求侧: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巨大,后疫情时代 亟需“外部输血” 21 2、供给侧:担保贷款难以服务下沉客户,小微信 贷将是更优选择 24(三)技术驱动:信用科技为小微金融创新提速 28 1、小微信贷的数字化变革 28 2、信用科技重塑小微信贷全流程 29 3、科技赋能,小微金融“正当时” 31(四)信用科技下,小微金融创新的市场主体及 典型模式 33 1、信用科技驱动的小微金融市场主体 33 2、信用科技催生的小微金融典型模式 34目录Contents P 334 信用科技助力小微金融的主要玩法 38(一)另辟蹊径的评价体系 40 1、依据内部场景、交易数据增加评估体系 40 2、以企业固定经营数据为替代品进行信用评价 41 3、根据自身业务衍生出信用评估依据 41 4、专业征信服务服务商:自有数据和第三方数 据的结合 42(二)掌握行业特征 深耕小微企业供应链 43(三)根据小微企业特性 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定制 化产品 44(四)信用科技服务商给金融机构的输出 45 小微企业携手信用科技 迎接“新基建” 大潮 46 (一)新背景下小微金融的新挑战 47 1、小微企业如何拥抱数字化大时代? 47 2、何以缓解“融资贵”? 48 3、非银金融机构的合作亟需拓宽 48(二)借助“新基建”东风,小微金融将走向何方? 49 1、海量数据时代 信用科技将解决什么? 50 2、科技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必经之路 50 3、To B金融合作增多 新竞争与新合作 50 4、小微企业“供应链”成关键词 51(三)信用科技赋能小微企业信用 发挥其商业 价值 51 P 4信用科技驱动下的小微金融创新报告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复工延期和市场需求的断崖式下跌,使众多企业举步维艰,小微企业更是成为疫情冲击下的“重灾区”。活下去,成为小微企业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面对疫情,中央及时提出“六保”目标,其中首要任务就是保就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市场主体份额。特殊时期,要发挥“六保”效果,首先要保小微。唯有保障小微企业生存环境,才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解决就业才能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小微企业是重要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小微企业是供应链重要组成)和保基层运转(小微企业是众多县市的经济支柱)。导语Introduction P 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为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多部委相继出台了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帮助小微节流开源,拓宽经营渠道。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实施小微贷款考核激励机制,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和无还本续贷,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增强小微贷款可获得性,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小微,努力实现2020年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的总体目标。政策推动下,小微融资难题得到暂时缓解。但当前监管部门采取的阶段性政策是“疫情”下的特殊措施,今后很难常态化,治标不治本。作为已存在数百年的世界性金融难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导致小微融资难的因素很多,最直接原因是小微自身素质偏弱,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平均存活周期较短。此外,小微融资需求一般具有金额小、频率高、用款急、周期短等特点,也会对金融机构本身的人工成本和服务效率造成影响。服务一家大客户可能与服务数十家小微企业效益相当,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难以规模经济的小微金融使金融机构深度介入动力不足。而小微企业信息获取成本高,融资需求端和资金供给端之间始终存在巨大的信息鸿沟,导致无法对小微企业进行精准信用评估,风控
[零壹智库]:《信用科技驱动下的小微金融创新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9.72M,页数5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