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点评:补贴退坡节奏放缓,国内需求有望复苏
电气设备|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2020 年 4 月 24 日 [Table_IndustryRank] 强于大市 相关研究报告 [Table_relatedreport] 《新能源汽车动态点评:补贴延续至 2022 年,国内需求有望复苏》2020.04.01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Table_Industr y] 电气设备 [Table_Anal yser ] 沈成 (8621)20328319 cheng.shen@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17030001 张咪 (010)66229231 mi.zhang@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19090001 朱凯 (86755)82560533 kai.zhu@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18050002 [Table_Title] 新能源汽车动态点评 补贴退坡节奏放缓,国内需求有望复苏 2020 年补贴政策发布,补贴延续至 2022 年,退坡节奏放缓,国内需求有望率先复苏,长期海外电动化趋势不改;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2020 年补贴政策符合市场预期:2020 年 4 月 23 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补贴延续至2022 年,并进一步明确补贴退坡路径、技术标准、资金清算和配套政策等。政策自 2020 年 4 月 23 日起实行,设置 3 个月过渡期,符合预期。 明确补贴退坡路径,设置补贴数量上限:政策明确 2020-2022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20%、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和特定领域用车 2020 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2022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为 200 万辆。 技术体系整体稳定,部分指标有所提升:2020 年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整体保持稳定,能量密度标准保持不变,乘用车获补续航里程要求由 2019 年的 250 公里提升到 300 公里,同时乘用车百公里耗电量和商用车 Ekg 门槛值均有所提高。2021-2022 年,原则上保持技术指标总体稳定。 完善清算制度,设置获补售价上限:从 2020 年起,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 10,000 辆、1,000 辆。除“换电模式”车辆之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 30 万元(含)以下,补贴限价规定在过渡期后执行。 新能源汽车政策向好,支持体系逐步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环境向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有望出台,引领产业长期发展;补贴政策延续到 2022 年,退坡节奏和力度放缓;双积分政策接力,有望建立产业长效发展机制;非补贴配套政策如免限购限行等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政策。我国补贴与非补贴、短期与长期、中央与地方结合的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 国内需求有望率先复苏,产业链降价压力缓解:补贴延续至 2022 年,退坡幅度放缓,有望对冲疫情影响、提振国内市场需求,预计二季度销量环比好转,三四季度销量反弹,全年销量有望重返增长,带动产业链需求增长。政策重点支持公共交通及特殊领域电动化,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需求重要支撑。产业链降价压力有望缓解,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平稳甚至有所回升。 技术指标整体保持平稳,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有望提升:技术指标体系保持整体稳定,有望稳定企业预期,推动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安全可靠性;磷酸铁锂电池满足获补要求,成本优势有望显现,在中低端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 设置补贴数量和价格上限,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补贴规模上限一方面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向无补贴市场化竞争平稳过渡;设置获补售价上限将避免补贴资金大量流向奢侈消费;同时也有望加快车企降本提效的步伐,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型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投资建议:补贴延续至 2022 年,退坡节奏放缓,国内疫情控制已见成效,国内需求有望率先复苏。短期来看,推荐直接受益的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国内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内需占比较大的负极材料企业中科电气,建议关注磷酸铁锂材料龙头德方纳米;长期来看,全球供应链逻辑不变,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璞泰来、新宙邦、当升科技、先导智能、华友钴业、寒锐钴业、赣锋锂业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不达预期,技术进步不达预期,产业链价格竞争超预期。 2020 年 4 月 24 日 新能源汽车动态点评 2 2020 年补贴政策符合市场预期 2020 年补贴政策符合市场预期:2020 年 4 月 23 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0 年补贴政策尘埃落定。2020 年 4 月 1 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 2 年。此次政策延续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并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路径、技术标准、资金清算和配套支持政策等,为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明确补贴退坡路径,设置补贴数量上限:政策明确 2020-2022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和特定领域用车 2020 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2022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为200 万辆。 设置 3 个月过渡期,保证产业平稳发展:政策自 2020 年 4 月 23 日起实行,4 月 23 日至 7 月 22 日为过渡期,符合 2019 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 2020 年技术指标要求的上牌车辆按照 2019 年对应补贴标准的 0.5 倍补贴,符合 2020 年技术指标要求的上牌车辆按照 2020 年标准补贴。 技术标准整体稳定,部分指标有所提升:2020 年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整体保持稳定,能量密度标准保持不变,乘用车获补续航里程要求由 2019 年的 250 公里提升到 300 公里,同时乘用车和商用车百公里耗电量门槛值均有所提高。2021-2022 年,原则上保持技术指标总体稳定。 完善清算制度,设置获补售价上限:从 2020 年起,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 10,000 辆、1,000 辆;补贴政策结束后,对未达到清算车辆数量要求的企业,将安排最终清算。除“换电模式”车辆之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 30 万元以下(含 30 万元),补贴限价规定在过渡期后执行。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分析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退坡幅度 10%-15%:2020 年纯电动乘用车标准补贴退坡 10%,获补续航里程门槛值由 250 公里提升到 300 公里,续航里程 300-400 公里的车型标准补贴由 1.8 万元调整为 1.6
[中银国际]: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点评:补贴退坡节奏放缓,国内需求有望复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7M,页数1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