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影像学诊断要点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科/云南省X线诊断质控中心赵 卫主任医师何 波 副主任医师2020年2月13日新冠肺炎影像学诊断要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前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9年底以来,武汉市出现不明原因肺炎,随后爆发并逐渐蔓延至全国各地及多个国家。➢2020年1月12日WHO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2020年1月20日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2020年2月7日,我国正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2020年2月12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正式分类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WHO同日宣布,由这一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正式名称为COVID-19。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诊断标准(一)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中任意两项。临床表现(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肺炎影像学特征(3)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病原学证据。(三)临床诊断病例(湖北省):流行病学史+肺炎影像学特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分型(一)轻型(二)普通型(三)重型(四)危重型分期(一)早期(二)进展期(三)重症期(四)转归影像学是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技术DR:为重叠影像,对早期肺部改变的显示有限,假阴性较多。但隔离在ICU的重症患者,床旁DR很必要。CT: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早期肺部改变,不管是肺实质,还是肺实质。HRCT为新冠肺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毒性肺炎(赵振军教授图片)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特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胸部影像学特征:部位 主要分布在肺外带及沿气管血管束分布,间质性改变数目 常双肺多发,形态 片状,间质改变,肺泡间隔及小叶间隔增厚呈网格状及铺路石征大小 早期小斑片影,后期融合增大,密度 GGO、浸润影,其中可见小血管扩张,可伴有支气管壁增厚。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见空气支气管征边缘 模糊呈晕征,病灶内气腔结节呈反晕征与周围组织关系 胸膜下病变呈梯形,肺门周围较清晰呈反蝶翼征,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少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影像特点➢间质性改变➢磨玻璃影(GGO)片状/结节状➢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壁增厚➢实变➢纤维条索灶多发于双肺下叶外带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CT特点—GGO➢GGO:肺内密度增高的模糊影,其内可见肺血管影。形态可为片状or结节状。➢病损首先累及的是肺间质,表现为小叶间隔、小叶间质、胸膜下间质、小叶中心间质、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的水肿、增厚,在CT上表现为GGO及细网格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CT特点—GGO(小血管增粗征)➢GGO内可见血管增粗征象。➢提示血管充血,周围间质水肿、渗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CT特点—GGO(小叶间隔增厚)➢病变累及小叶间隔,导致其水肿、增厚。➢在CT上表现为GGO内见细网格影,呈“铺路石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CT特点—支气管壁增厚➢和其它呼吸道病毒感染一样,新冠病毒侵入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引起细支气管炎及其周围炎,在CT上有时可见支气管壁增厚、扩张。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CT特点—实变➢细支气管炎进一步发展,广泛累及肺泡,粘膜发生溃疡,表面覆盖含有蛋白和纤维蛋白的透明膜,在CT上表现为斑片状及片状密度增高影,甚至实变。➢有时可见含气支气管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月1日危重型,男,78岁,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2月4日上午2月4日晚上2月5日2月6日2月4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CT特点—纤维条索灶➢多为肺部慢性炎症或增殖性病变在修复愈合过程中,纤维成分可逐渐替代正常细胞成分而形成瘢痕。➢新冠肺炎吸收后可留有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纤维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胸部影像学特征:部位 主要分布在肺外带及沿气管血管束分布,间质性改变数目 常双肺多发,形态 片状,间质改变,肺泡间隔及小叶间隔增厚呈网格状及铺路石征大小 早期小斑片影,后期融合增大,密度 GGO、浸润影,其中可见小血管扩张,可伴有支气管壁增厚。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见空气支气管征。病变吸收,可见纤维条索条边缘 模糊呈晕征,病灶内气腔结节呈反晕征与周围组织关系 胸膜下病变呈梯形,肺门周围较清晰呈反蝶翼征,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少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影像学分期目前,新冠肺炎影像学分期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大部分学者认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消散期影像学分期与临床分型相关但不完全一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的影像学诊断—早期➢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多位于外周带胸膜下。➢病变范围局限,可单发或多发,呈斑片状/结节状GGO。➢常可见小血管增粗,伴或不伴细网格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
[昆明医科大学]:新冠肺炎影像学诊断要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67M,页数3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