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1 / 32冷链物流行业研究报告2025 年 10 月 15 日主编:雷静兰编辑:庄子怡2 / 322025 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洞察与技术演进报告:聚焦碳中和目标下的数字化升级与场景应用一、行业概述与政策环境分析1.1 冷链物流行业定义与发展特征1.1.1 冷链物流核心概念与服务范畴冷链物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配送及销售等全链条环节中,对温度敏感商品(如生鲜食品、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品、医药产品等)实施全程温控管理的特殊物流系统。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低温环境抑制微生物繁殖与化学反应速率,保障易腐商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品质稳定与安全可溯。服务边界涵盖从产地预冷、冷藏仓储、冷链运输到末端配送的全流程管理,尤其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中需确保不断链,以满足终端消费者或医疗机构对产品新鲜度与合规性的严格要求。典型服务环节包括:一是预冷处理,即在货物出库前迅速将其降温至规定温区(如 0-4℃冷藏或-18℃以下冷冻),为后续储运奠定基础;二是温控仓储,依托专业冷库设施实现恒温存储,并配备自动监控系统实时记录温度数据;三是冷藏运输,利用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等装备进行干线与支线运输,确保途中温度波动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四是末端配送,采用保温箱、蓄冷板、冷藏三轮车等工具完成城市内或县乡区域的精准送达。根据《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改经贸规〔2023〕1753 号),国家正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推动城乡冷链网络一体化布局,提升整体服务能力。相较于常温物流,冷链物流具备三大关键特征:首先是全程温控,要求各环节无缝衔接,形成闭环管理,避免因断链导致货品变质;其次是高时效性,尤其在生鲜电商与即时零售场景下,订单响应速度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与损耗率;第三是高合规要求,涉及食品药品监管、GSP 认证、HACCP 体系等多项法规标准,3 / 32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追溯机制与应急预案。例如华鼎冷链科技获评全国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正是因其在智能化调度、全链路品控与标准化服务方面的突出表现,体现了行业对服务质量与合规能力的高度关注。在食品安全与公共健康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冷链物流已成为食品与医药领域不可或缺的支撑体系。以医药冷链为例,在疫苗、生物制剂等温敏药品的流通中,若温度超出 2-8℃的规定范围,可能导致药效失效甚至产生安全隐患。而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冷链物流有效延长了果蔬、肉类等产品的货架期,减少了产后损耗,助力乡村振兴与消费升级。随着居民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增长以及《“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政策持续推进,冷链物流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正在从传统运输功能向供应链集成服务转型升级。1.1.2 行业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冷藏运输向现代化温控体系演进的关键阶段。早期阶段(2000 年以前),冷链基础设施薄弱,主要依赖单一冷藏车和小型冷库,服务对象集中于外贸冷冻食品与部分医药产品,整体呈现“断链式”运作特征。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城镇化加速与消费结构升级,尤其是生鲜电商、连锁餐饮、新零售等新兴业态兴起,市场对冷链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2010 年后,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大型物流企业纷纷布局冷链板块,冷库容量与冷藏车保有量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覆盖主销区与主产区的骨干网络。政策引导成为推动行业结构性变革的重要驱动力。自 2020 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等顶层设计文件,明确支持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完善县乡村三级冷链节点。特别是《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改经贸规〔2023〕1753 号)于 2023 年 12 月 22 日生效后,进一步规范了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重点扶持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冷链基础设施项目,引导资源向集约化、网络化方向集聚。地方层面也积极响应,如郑州市制定《冷4 / 32链物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科学规划布局,推动产地与销地衔接、运输与仓配一体的发展模式,形成物流与产业融合的运行体系。当前阶段,行业呈现出三大发展特征:一是智能化升级加速,物联网、大数据、AI 调度系统广泛应用于温控监测与路径优化,实现“可视、可控、可追溯”;二是网络化布局深化,头部企业如华鼎冷链科技通过自建或合作方式构建全国性仓配网络,在华东、华北、华南等重点区域形成辐射能力;三是服务一体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企业由单一运输向“仓储+运输+配送+增值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满足客户全链条管理需求。新一轮发展主旋律聚焦于产业链协同增强、绿色低碳转型与技术融合创新。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强,制造端(如乳企、药企)与物流服务商共建专属冷链通道,提升响应效率;另一方面,“双碳”目标驱动行业节能降耗,龚毅教授指出,节能低碳已成为冷链技术突破的核心方向之一,企业正积极探索新能源冷藏车、“油改电”项目以及高效制冷设备应用。此外,数字技术体系化赋能趋势凸显,龙头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集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等多维数据,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预计到 2023 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 6486 亿元,同比增长 17.61%,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5 / 321.2 碳中和目标下的政策导向分析1.2.1 国家冷链物流政策体系梳理国家层面近年来持续完善冷链物流政策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对行业发展的战略引导。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与《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共同构成“1+N”政策体系的顶层框架,为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的重点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方向指引。在此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 年版)》,明确将节能降碳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等纳入重点支持范畴,冷链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其低碳化发展被系统性纳入国家绿色产业布局。与此同时,《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改经贸规〔2023〕1753 号)于 2023 年 12 月 22 日发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聚焦城乡冷链节点优化与公共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政策导向从单纯规模扩张向系统集成与质量提升的转变。碳中和目标下,相关政策对冷链物流的绿色化部署日益具体化。《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对高耗能行业的能效提升要求,间接推动冷链6 / 32设施采用高效制冷设备与保温材料。新能源装备推广方面,政策鼓励在城市配送、短途运输场景中应用电动冷藏车,并配套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能效标准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加快研制涵盖冷链物流环节的能耗与排放标准,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此外,农业农村部在“十四五”期间推进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建设100 个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和 1000 个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有效衔接农业生产与城市消费,减少产后损耗,提升产业链韧性。中央预算内投资机制在推动冷链网络均衡布局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引导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倾斜,弥补城乡冷链基础设施短板。例如,郑州市制定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10-17
硕远咨询
雷静兰,庄子怡
32页
0.75M
收藏
分享

[硕远咨询]:冷链物流行业研究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5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13-2024 我国风电行业新增装机量
综合
2025-10-17
来源:德力佳:招股说明书
查看原文
再生铝行业重点公司估值表
综合
2025-10-17
来源:再生铝行业深度报告:资源保供+双碳目标推动,再生铝迎来发展机遇
查看原文
永茂泰分产品营收占比 图 43:永茂泰铝合金锭销量及增速
综合
2025-10-17
来源:再生铝行业深度报告:资源保供+双碳目标推动,再生铝迎来发展机遇
查看原文
永茂泰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 41:永茂泰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综合
2025-10-17
来源:再生铝行业深度报告:资源保供+双碳目标推动,再生铝迎来发展机遇
查看原文
立中集团分产品营收占比 图 39:立中集团再生铸造铝合金销量及增速
综合
2025-10-17
来源:再生铝行业深度报告:资源保供+双碳目标推动,再生铝迎来发展机遇
查看原文
立中集团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 37:立中集团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综合
2025-10-17
来源:再生铝行业深度报告:资源保供+双碳目标推动,再生铝迎来发展机遇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