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
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2025年度研究团队力争通过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大数据跟踪监测与历史分析,客观呈现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道路运行状态的变化特征,以支撑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数据时空覆盖性、核算边界标准等原因,相关指标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本报告所载研究结果仅供参考。由于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水平与道路运行状况的影响因素众多,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监测与评价工作还需要继续深入、细致地研究。未来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为建设高质量、高效率、高韧性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献策出力,助力政府部门提升城市交通环境和出行品质,共同建设宜居宜行的美好城市。2025年 9月 北京声明*封面图:上海市城市道路网络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研究团队赵 一 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 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秘书长伍 速 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 副院长康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 智能交通与交通模型所所长王芮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曹 雄 赳高级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刘 鸿 儒助理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张 凌 波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吴 克 寒高级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闫安助理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翟健高级城市规划师绿色城市研究所余 加 丽高级工程师城市规划学术信息中心目录概述1.1 研究背景 ·············································· 61.2 城市选取························································ 71.3 研究指标························································ 71道路网密度监测2.1 名词解释及计算方法····································92.2 城市道路网密度················································ 102.3 行政区道路网密度············································ 122.4 城市规模、区位、形态与道路网密度············ 152.5 城市群道路网密度···············································162.6 典型城市道路网密度分析 ·································2023道路运行状态监测3.1 名词解释及计算方法········································· 233.2 城市高峰期总体运行状态································· 253.3 行政区道路运行状况···········································273.4 城市群道路运行状态···········································28概述INTRODUCTION1城市道路网密度(市辖区建成区内)作为“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标,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202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知要求开展2021年城市体检工作,文件指出:街区宽度500 m4 km/km2道路网密度道 路街区街区宽度330 m6 km/km2道路网密度街区宽度250 m8 km/km2道路网密度规划目标6概述1INTRODUCTION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打通各类“断头路”,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1.1 研究背景2023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实施城市生活性集散交通系统建设。提高道路网连通性和可达性,实现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2025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加强系统集成。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本报告在历年《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的研究基础上,以全国36个主要城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含直辖市4个、省会城市27个、计划单列市5个),同时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主要城市群,选取24个地级市作为监测城市,共计60个城市。1.2 城市选取7概述1INTRODUCTION1.3 研究指标城市道路运行状态监测:与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城市范围一致,选取36个主要城市作为道路运行状态监测的重点研究对象,三大城市群中的另外24个城市作为辅助。本次道路运行状态基础数据包括各个城市的出租车GPS数据、部分车载导航数据、众包轨迹数据、两客一危GPS数据等,全国监测城市范围内每分钟可获取400万辆车的3000万条记录。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运行状态监测:中心城区建成区高峰时间机动车平均速度。即空间范围仅包含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非建成区即便处于中心城区也不纳入计算,道路等级为主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高峰时间,工作日选择早晚高峰各一个小时,周末选择晚高峰一个小时。2025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健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城际、城内通勤效率。道路运行状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2017年6月,公安部联合多部委联合发布《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要求综合采取单向交通、可变车道、潮汐车道、合乘车道等措施,缓解早晚高峰主干路及重要点段的交通拥堵。2022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维度高效利用中,包含了交通网运行通畅水平这一指标。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城市及周边高快速路一体化,提升城市通勤走廊出行效率。自2019年逐步推进的城市体检工作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城市体检指标中包含了“道路畅通程度”,体现了城市道路运行状况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023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将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道路运行状态指标也进一步明确为“城市高峰期机动车平均速度”。在国家和行业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本研究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规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及合作机构在速度算法、城市边界、车辆轨迹上多年的研究基础,针对该指标进行客观计算。道路网密度监测2 ROAD NETWORK DENSITY MONITORING中心城区建成区道路网密度 = 中心城区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中心城区建成区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04M,页数3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