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洞见“系列之十一:2020年财政空间,总量或达9万亿,增量或达4万亿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Info] [Table_Title] 2019.11.29 2020 年财政空间:总量或达 9 万亿,增量或达 4 万亿 ——“财政洞见”系列之十一 [Table_Author] 花长春(分析师) 董琦(研究助理) 0755-23976621 010-59312761 huachangchun@gtjas.com dongqi020832@gtjas.com 证书编号 S0880518110004 S0880118090020 本报告导读: 我们测算 2020 年财政总量、新增量空间或分别达 9 万亿、4 万亿元左右,主要包括预算赤字、专项债、央企利润上缴、盘活存量资金,和隐性债务置换节省利息成本等。 摘要: [Table_Summary] 自今年年中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年内基建回升过程中存在资金缺口,在减税降费过程中财政“紧日子”将持续制约基建回升速度,广义基建若想显著回升,仍需要结构性政策工具从资金来源与运用方向上配合。 我们估算 2020 年财政总量、新增量空间或分别达 9 万亿、4 万亿元左右: 财政赤字率调整、专项债扩容、央企利润上缴比例调整、隐性债务置换或将带来 2020 年存量财政空间 7.8-8.3 万亿左右,增量空间将达到 2.4-2.9 万亿左右。 另外,存量资金盘活,线性外推显示 2020 年有 1 万亿元空间,保守估计 6000 亿元左右。 2020 年财政将成为稳增长的上半场主力,一季度资金端不再是限制基建投资的关键因素。基于对财政空间的判断,基建回暖主线未来确定性较大。极端假设下,若一季度新增专项债额度 1.2 万亿左右,最终发行比例与 2019 年保持一致,流向基建比例只要达到 40%(2019年一季度大约比例在 30%)也将带来 1800 亿的增量资金,若基建投资中其他资金来源保持不变,理论上将拉动单季基建回升 6 个点左右,这反映出短期内基建投资启动的资金约束已经消除,更多将由政府投资意愿、合意项目数量以及后续配套资金决定。 我们预计 2020 年广义基建增速或在 7%左右,广义基建投资总额是19.6 万亿元左右。考虑到隐性债务化解仍然压力较大且管控力度趋紧,以及“十三五”计划收官,地方投资审慎的基调,项目申报与审批以及地方主观投资意愿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整体投资倾向以及资金支撑可能表现会有所弱化,这将影响基建回升的最终幅度。但综合资金来源、政策支持多方面因素,基建投资一季度显著回升,后续保持平稳的概率较高。 宏观研究团队 花长春(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电话:0755-23976621 邮箱:huachangchun@gtjas.com 证书编号:S0880518110004 张捷(首席宏观分析师) 电话:010-59312761 邮箱:zhangjie018644@gtjas.com 证书编号:S0880517050006 高瑞东(首席宏观分析师) 电话:021-38676720 邮箱:gaoruidong@gtjas.com 证书编号:S0880519040002 魏凤(分析师) 电话:021-38676675 邮箱:weifeng@gtjas.com 证书编号:S0880517050005 韩旭(分析师) 电话:0755-23976213 邮箱:hanxu019257@gtjas.com 证书编号:S0880519100004 董琦(研究助理) 电话:010-59312761 邮箱:dongqi020832@gtjas.com 证书编号:S0880118090020 田玉铎(研究助理) 电话:010-59312761 邮箱:tianyuduo@gtjas.com 证书编号:S0880119060068 赵格格(研究助理) 电话:0755-23976170 邮箱:zhaogege@gtjas.com 证书编号:S0880117110069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州长选举连续落败,特朗普胜算几何》 20181101 《哪些指标预示美国经济衰退》 20181031 《构建国泰君安经济指数:领先和同步指数》 20181031 《我国产业外迁路径和规模:日、韩、台的启示》 20181031 《地方税源的建设:消费税如何变》 专题研究 宏观研究 宏观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11 目 录 1. 预算赤字率的调整 ................................................................................ 3 2. 专项债扩容 ............................................................................................ 4 3. 国企利润上缴比例提升 ........................................................................ 6 4.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 7 5. 隐性债务置换带来的利息支出下降 .................................................... 8 6. 财政空间与政策支撑双管齐下,基建修复确定性提升 ................... 8 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3 of 11 年中以来,我们一方面强调了年内基建回升过程中存在资金缺口,在减税降费过程中财政“紧日子”将持续制约基建回升速度,广义基建若想显著回升仍需要结构性政策工具从资金来源与运用方向上配合(参见报告“大基建归来,规模多大,东风在哪”,20190724)。另一方面,在逆周期政策不断加码过程中,随着专项债允许做资本金、重大项目比例范围扩大、引导专项债向基金领域投入、资本金比例调降等一系列结构性政策,我们不断强调基建回暖将持续显现(参见报告“制造业投资单月下降,定向降息呼之欲出”,20190916;“经济增速破 6 风险大吗”,20191018)。2020 年我们认为财政将成为稳增长的上半场主力,基于对财政空间的判断,基建回暖主线未来确定性较高。 财政发力进程中主要的政策空间将集中在五个方面: (1)预算赤字率变动; (2)专项债扩容;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等补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5)隐性债务置换带来的利息支出下降; 1. 预算赤字率的调整
[国泰君安]:“财政洞见“系列之十一:2020年财政空间,总量或达9万亿,增量或达4万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1M,页数1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