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5年医药投资展望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第 1 页研究创造价值研究所国都证券证券研究报告[table_main]行业周报[table_reportdate]医药生物2024 年 12 月 30 日行业研究行业周报投资评级:推荐2025 年医药投资展望—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核心观点一、周报摘要上周医药生物板块下跌,跑输沪深 300 指数,所有子板块均下跌,医疗服务领跌。展望 2025 年医药行业,我们认为随着医保改革持续推进,在医保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坚决防范医保基金当期赤字”工作任务的要求下,叠加国内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等因素,医保控费趋势长期持续。但短期来看,得益于城乡居民医保筹资能力有望提升,以及延迟退休启动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延长,医保支出压力有望边际改善。此外,医保局不断完善“1+3+N”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保平台数据赋能商保有望提速,推动商保加速发展,持续带来增量资金,提升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以及高端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其他政策方面,年内监管层强化了并购重组作为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工具的作用,医药生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方向,有望成为并购重组交易最为活跃的板块,行业内并购重组有望提速,有助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械公司。投资层面,2025 年建议布局“创新+边际变化”主线:一、“创新”主线:1)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出台、国谈成功率高进院时间缩短、临床管线陆续兑现、产品出海前景良好、商保有望带来支付端增量资金;二、“边际变化”主线:1)CXO—生物安全法案年内立法失败、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龙头公司 Q3 订单增长超预期,估值有望迎来修复;2)医疗设备—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落地业绩陆续兑现、政策支持进口替代有望加速;3)中药—基药目录调整有望带来催化。二、行业观点更新2025 年医药投资展望:改革持续推进,并购重组提速,布局“创新+边际变化”主线。临近年底,展望 2025 年医药行业,我们认为随着医保改革持续推进,在医保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坚决防范医保基金当期赤字”工作任务的要求下,叠加国内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等因素,医保控费趋势长期持续。但短期来看,得益于城乡居民医保筹资能力有望提升,以及延迟退休启动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延长,医保支出压力有望边际改善。此外,医保局不断完善“1+3+N”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保平台数据赋能商保有望提速,推动商保加速发展,持续带来增量资金,提升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以及高端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集采方面,2025 年国家和地方联盟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将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腾笼换鸟”,腾出费用空间为支持新药纳入医保提供条件,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加速提质升级。医保支付方面,DRG/DIP 2.0 版的推出,提升了分组科学性和精准性,更加贴近临床实际需求,同时特例单议机制降低了新药新技术使用阻力,有利于创新药械技术的临床应用。到 2025年底,DRG/DIP 支付方式将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其他政策方面,年内监管层强化了并购重组作为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工具的作[table_stockTrend][table_relation][table_research]研究员:傅达理电 话: 010-84183343Email:fudali@guodu.com执业证书编号: S0940519040003独立性申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国都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行业周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第 2 页研究创造价值用,医药生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方向,有望成为并购重组交易最为活跃的板块,行业内并购重组有望提速,有助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械公司。投资层面,2025 年建议布局“创新+边际变化”主线:一、“创新”主线:1)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出台、国谈成功率高进院时间缩短、临床管线陆续兑现、产品出海前景良好、商保有望带来支付端增量资金;二、“边际变化”主线:1)CXO—生物安全法案年内立法失败、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龙头公司 Q3 订单增长超预期,估值有望迎来修复;2)医疗设备—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落地业绩陆续兑现、政策支持进口替代有望加速;3)中药—基药目录调整有望带来催化。三、行业表现跟踪上周(12.23-12.27)医药生物(SW)板块下跌 1.91%,在 2021 版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表现排名第 23 位,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36%。细分子板块来看,上周所有细分板块均下跌,跌幅由大到小分别为医疗服务(-3.70%)、医药商业(-3.43%)、中药(-2.15%)、化学制药(-1.73%)、生物制品(-1.61%)和医疗器械(-0.63%)。个股表现来看,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是*ST 景峰(+12.39%)、双鹭药业(+10.76%)、信邦制药(+9.88%)、科兴制药(+7.82%)和欧普康视(+7.71%);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是开开实业(-23.07%)、莱美药业(-23.00%)、四环生物(-18.05%)、悦康药业(-17.97%)和复旦复华(-17.71%)。估值方面来看,截至 12 月 27 日,医药生物(SW)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 26.95x,持续低于 2010 年以来中位数水平,相较全部 A 股的估值溢价率为 75.49%,同样持续低于 2010 年以来的中位数水平。四、行业动态及重点公司跟踪国常会:部署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12 月 24 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全过程改革,更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要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支持,积极推广使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要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启动运行。12 月 24 日,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第一次会议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工作规则》,明确协作会商机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五个部门组成,主要发挥统筹协调议商作用,加强信息互通,研判分析形势,会商解决问题,共同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落实。坚持同题共答,协同推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建设以基层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等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发挥部门设立的试点改革综合效应,用好三明医改经验,共同推动各地进一步完善深化医改领导和协作机制,营造良好的“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氛围,为维护人民健康持续作出新贡献。三明采购联盟完成“六病共管”首批药耗集采。12 月 25 日,由三明采购联盟牵头开展的“六病共管”首批药耗集采公布中选结果。此次联盟采购是贯彻国家医疗保障局推进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工作要求,共 9 省及 14 个地市总计 4940 家医疗机构参与,预计可节行业周报市场
[国都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5年医药投资展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08M,页数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