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4)-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1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4)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4 年 12 月2【特别提醒】本报告统计结果仅基于有效样本,相关结论不宜引申为对全行业的判断。【 版 权 声 明 】 本 报 告 首 发 于 中 国 证 券 投 资 基 金 业 协 会(www.amac.org.cn),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AMAC)拥有知识产权并保留所有权利。对本报告全文或部分内容的任何转载、引用须注明来源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AMAC)。AMAC 不对任何片面、不当引用或延伸性结论负责。32024 年 8 月,根据《绿色投资指引(试行)》要求,协会面向资产管理类会员机构开展了第六次自评估调查。本次自评估调查共收到证券版 741 份反馈结果,有效样本 307 份;股权版 762 份反馈结果,有效样本 322 份。图 12019-2024 年有效样本变化情况(家)证券版 307 份有效样本中,包含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52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241 家、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外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 14 家。股权版 322 份有效样本中,包含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管理人 304 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18 家。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仅依据样本机构填报结果展开分析,请读者注意其局限性。一、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绿色投资体系建设情况截至 2024 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 31.1 万亿元,4其中,52 家有效样本公募机构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19.0 万亿元。问卷覆盖了 35.1%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 61.0%的公募基金资产。(统计结果见表 1)需要说明的是,个别问题间设置了勾稽关系,前者构成了填写后面问题的前提条件,因此不同问题的有效样本数量不同。例如,问题 1 回答“是”的机构才需要回答问题 2 和问题 3,问题 3 回答“是”的机构才需要回答问题 4。因此,问题 2 和问题 3 的有效样本为 28 家,问题 4 的有效样本为21 家。表 1样本公募机构绿色投资自评表填写结果统计评价维度序号评价项目评价结果是否合计绿色投资战略管理情况1绿色投资是否明文纳入公司战略2853.8%2446.2%522是否向投资者或公众披露绿色投资战略2071.4%828.6%283是否依绿色投资战略建立公司层面的绿色投资业务目标2175.0%725.0%284是否向投资者或公众披露绿色投资业务目标完成情况1361.9%838.1%215是否有高管或公司级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3261.5%2038.5%52绿色投资制度建设情况6是否开展绿色投资研究4382.7%917.3%527是否建立针对投资标的的绿色表现正面评价方法3159.6%2140.4%528是否建立针对投资标的的绿色表现负面清单2751.9%2548.1%529是否建立已投资标的常态化环境风险监控机制并应用于资产组合管理2140.4%3159.6%5210是否针对已投资标的环境风险暴露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如调整投资组合)2140.4%3159.6%52绿色投资产品运作情况11是否发行过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仅统计境内发行境内投资的绿色产品)4076.9%1223.1%5240 家样本公募机构共报告 176 只产品。序号 12-16 为按产品只数统计结果。12该产品是否遵循特定的绿色投资策略16895.5%84.5%17613是否向投资者披露该产品遵循的绿色投资策略15793.5%116.5%16814是否持续披露该产品的绿色投资策略执行情况9958.9%6941.1%16815是否采取主动措施促进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6939.2%10760.8%17616是否向投资者披露该产品的绿色投资绩效3652.2%3347.8%695(一)绿色投资战略管理在绿色投资战略建设方面,28 家样本公募机构将绿色投资明文纳入公司战略,占样本公募机构比重 53.8%(表 1),其中,多数机构发布绿色、负责任或 ESG 投资业务管理办法,或写入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驱动因素主要为服务“双碳”战略、满足市场需求、发展绿色金融,以及应外方股东要求。将绿色投资纳入公司战略的机构中,有 20 家向投资者或公众进行披露,多以社会责任报告、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公司声明等方式,通过官网及公众号进行公开披露。进一步分析,28 家机构中有 21 家机构依绿色投资战略建立了公司业务目标,其中 13 家机构进一步披露了目标完成情况。21 家机构中,多数机构绿色投资目标的设定较为具体、多元,包括制定公司绿色经营目标、构建 ESG 投研体系、制定投资规模目标、丰富产品设计等。图 2样本公募机构绿色投资战略管理情况6此外,32 家样本公募机构表示有高管或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占比 61.5%。其中,勾选负责层级最多的是“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投资决策委员会”。(二)绿色投资制度建设第一,多数机构开展了绿色投资研究。数据显示,82.7%样本公募机构开展了绿色投资研究,其中,共有 17 家机构设有专职部门或团队,另有 6 家机构设有专职研究员。图 3样本公募机构绿色投资研究人员配置情况第二,绿色表现评价方面,31 家样本公募机构已建立绿色表现正面评价方法,27 家样本公募机构已建立绿色表现负面清单,其中,22 家机构同时建立了正面评价方法及负面清单机制。具体实践中,多数样本公募机构搭建了投资标的数据库和 ESG 投资评价体系,设置负面清单和负面筛选机制,考察企业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环境风险事件及监管部门处罚情况,将绿色因素纳入投研决策流程。第三,环境风险管理方面,21 家样本公募机构已建立环境风险监控机制,21 家机构针对已投资标的环境风险暴露建立了应急处置机制,且后者有 19 家机构与前者填写机构重合,侧面验证了问卷填写的有效性,以及样本机构在环境风7险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闭环管理机制。具体实践来看,多数机构通过自行构建或购买第三方数据库,常态化对投资标的进行环境风险和负面舆情监控,更有机构定期识别、评估投资标的气候风险;对于不同程度的风险事件,多数样本机构建立了相应等级的风险提示、与上市公司交流、调整评级、调整投资比例甚至卖出股票等触发机制;流程上,多由风险管理部门或研究人员监控和提示风险,投资团队具体采取应急措施。(三)绿色投资产品运作问卷填报显示,40 家样本公募机构发行过或正在发行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其中 22 家发行了多只产品,合计176 只。截至 2024 年二季度末,176 只产品的净资产合计1907.2 亿元。1.绿色投资策略填报的绿色投资基金产品中,有 168 只采用绿色投资策略,具体看,多聚焦低碳环保、节能、新能源、碳中和等主题。在策略披露方面,157 只采用绿色投资策略的样本基金已披露相关内容,披露方式包括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其中,58.9%的基金进一步披露其策略执行情况,主要通过季报、中期报告、年报等方式,披露投资标的构成和变化情况来说明投资策略执行情况。2.绿色绩效提升39.0%的样本基金推动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措施以管理层沟通、股东倡导、积极所有权等方式为主。其中,52.2%8的基金表示会通过定期报告披露绿色绩效,主要披露基金的绿色投资收益情况。3.产品情况(1)成
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4)-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1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