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图谱:2024年储能温控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Leadleo.com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行业: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工业制品/工业制造关键词: 锂电池储能温控马天奇 · 头豹分析师2024-07-26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行业定义背景:储能主要用于B端消纳和平滑波动需求,配套…AI访谈行业分类储能温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涉及不同的散热和温…AI访谈行业特征储能温控行业的特征包括:1.电化学储能系统依赖温…AI访谈发展历程储能温控行业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AI访谈产业链分析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AI访谈行业规模储能温控行业规模暂无评级报告AI访谈SIZE数据政策梳理储能温控行业相关政策 5篇AI访谈竞争格局AI访谈数据图表摘要温控设备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传热和制冷原理,将换热设备、传热介质和控制元件组合,实现对储能系统的冷却,保持电池和环境温度恒定。储能系统内部易出现电池产热和温度不均问题,温控设备通过降温,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温度,防止过热着火并延长使用寿命。电池储能对温控系统的温度均匀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能效比和寿命要求较高。储能温控产业链上游为风冷核心部件(压缩机、换热器、风机等)、液冷核心部件(液冷板、蒸发器、冷却液等);中游为系统提供商,目前主要分为风冷和液冷阵营(部分企业均有参与);下游分为发电侧(风光电站、电网等)与用电侧(工商业储能)。2019年—2023年,储能温控行业市场规模由0.40亿元增长至23.65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77.99%。预计2024年—2028年,储能温控行业市场规模由24.84亿元回落至19.44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5.94%。行业定义[1]背景:储能主要用于B端消纳和平滑波动需求,配套发电侧集中式新能源并网、电网侧和工商业峰谷套利。电化学储能在发电侧平滑新能源发电,在电网侧调峰调频,在用户侧削峰填谷。B端储能电池容量和功率大,需高效散热和温控系统;C端居民自用和峰谷套利,电池容量和功率小,依靠BMS系统温控即可。温控设备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传热和制冷原理,将换热设备、传热介质和控制元件组合,实现对储能系统的冷却,保持电池和环境温度恒定。储能系统内部易出现电池产热和温度不均问题,温控设备通过企业竞争图谱:2024年储能温控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降温,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温度,防止过热着火并延长使用寿命。电池储能对温控系统的温度均匀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能效比和寿命要求较高。[1]1:https://www.blueo…2:兰洋科技储能温控行业分类行业分类[2]储能温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涉及不同的散热和温控机制。视技术手段不同,可大致归纳为风冷、液冷、热管冷却以及相变冷却四大类别。表格如下:储能温控分类风冷技术(存量市场)运用空气为冷却介质,成本低,易于维护,适用于小型或低产热储能项目。在成本敏感和技术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风冷技术受欢迎。然而,其散热效率相对较低,且在电池温度控制上存在均匀性问题。液冷技术(增量市场)采用液体作为冷却介质,散热效率高。液冷技术分为直接接触型和间接接触型,随着储能项目规模增大,其成本相对降低,且性能越发受到重视。液冷技术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寿命,且随着大电芯趋势的发展,液冷方案的市场接受度提升。然而,初始投资相对风冷技术更高,而且技术实施复杂度也较大。热管冷却热管冷却通过介质在热管吸热端蒸发带走电池热量,并在放热端冷凝散热,实现电池冷却。其特点包括:高效热传导:通过蒸发和冷凝循环实现高效热量传输。温度控制:板式热管可将磷酸铁锂电池温度控制在50℃以内,并维持电池模块温差在5℃左右。灵活性:可任意改变传热面积,适用于较长距离的热量传输。适应性: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子热管理等领域。研究表明,热管冷却在不同倾角下对锂离子电池的冷却性能表现出色,目前处于实验阶段。相变冷却相变材料冷却通过其相态转换实现电池散热,效果取决于所选材料的比热容和传热系数。研究表明,癸酸作为相变材料在3 mm厚度时电池最高温度为32℃,而鳍片结构下最高温度为51℃时表现出良好热效率。然而,相变材料需与其他散热方式配合使用,目前处于实验阶段。[2]1:《集装箱储能系统热管…行业特征[3]储能温控行业的特征包括:1.电化学储能系统依赖温控系统;2.储能温控核心在于调节电池温度;3.电化学储能行业对温控成本敏感程度较低。1 电化学储能系统依赖温控系统近年来,全球储能电站事故频发,引发广泛关注。2023年1-9月,全球发生超过70起事故,其中美国6起,法国1起,中国台湾地区1起。截至2023年9月,韩国储能电站事故最多,达30多起,美国次之,共20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安全威胁。事故原因主要分为两类:电芯失效引发的热失控和外部辅助系统故障。热失控通常由过充、电控系统故障、热暴露、短路等引起,若可燃气体未及时排出,可能爆炸。外部故障如冷却剂泄漏、电子元器件燃烧等,若未及时监测与响应,也可能导致火灾。储能温控在确保系统安全中起关键作用。高效的温控系统能够防止电芯过热,避免热失控和火灾事故。未来应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包括质量管理、提前预警、消防保护和系统设计等。2 储能温控核心在于调节电池温度温度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显著,主要体现在容量衰减、热失控和低温特性上。高温加速容量衰减,如在37℃和55℃下,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分别衰减40%和70%。热失控则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导致有害化学反应增多,严重时引发燃烧或爆炸。低温下,电池容量随温度下降显著降低,如在-20℃时,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仅为20%~40%。锂离子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为10~35℃,在此范围内电化学特性最佳;-20~45℃内仍能正常工作,但超过60℃或低于-20℃时性能急剧下降,可能导致安全问题。因此,温度控制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至关重要,而温控系统可保证锂离子电池系统在整个工作期间的温度水平都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3 电化学储能行业对温控成本敏感程度较低从产业链价值量拆分来看,储能系统中电池成本占比约55%,PCS占比约20%,BMS和EMS合计占比约11%,热管理约占2%-4%。热管理价值量占比相对较低,下游对温控成本敏感程度较低,因此,行业参与者通常愿意配置先进的温控系统,以确保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减少潜在风险和事故的发生。[3]1:https://chuneng.of…2:http://www.escn.c…3:维科网、中国储能网发展历程[4]储能温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萌芽期(1985年-2005年),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储能温控行业的认知有限,技术应用较为局限,相变材料等新兴技术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但尚处于理论探讨和实验室小规模实验阶段。技术成长期(2005年-2016年),初步商业化尝试和技术应用推广逐步展开,随着新能源行业特别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市场对高效且安全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需求增加。高速发展期(2016年至今),行业显著特点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创新突飞猛进、政策支持力度大及行业标准逐步完善,电池安全性问题成为关注焦点,技术创新表现在相变材料、冷却方式快速演进及领先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的积极努力。技术萌芽期1985~20051985年,Be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8-05
头豹研究院
马天奇
27页
8.82M
收藏
分享

[头豹研究院]:企业竞争图谱:2024年储能温控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8.82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4 年 1-6 月快递行业及各上市快递公司经营数据
综合
2024-08-05
来源:快递行业点评:24年上半年件量增速23%,单价仍在下降
查看原文
24 年 6 月快递行业及各上市快递公司经营数据
综合
2024-08-05
来源:快递行业点评:24年上半年件量增速23%,单价仍在下降
查看原文
重点推荐公司最新观点 股票名称 最新观点
综合
2024-08-05
来源:传媒行业专题研究-海外AI应用趋势:多元生态+专业化
查看原文
重点公司推荐一览表
综合
2024-08-05
来源:传媒行业专题研究-海外AI应用趋势:多元生态+专业化
查看原文
五类 AI 应用多维度横向对比
综合
2024-08-05
来源:传媒行业专题研究-海外AI应用趋势:多元生态+专业化
查看原文
Einstein 帮助用户分析商业机会
综合
2024-08-05
来源:传媒行业专题研究-海外AI应用趋势:多元生态+专业化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