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专题报告(3):大湾区全球竞争力凸显,国际化引领新质生产力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Title] 相关研究 [Table_ReportInfo] 《新质生产力引领,协同发展新征程——京津冀区域经济专题报告》2024.04.11 《西部川渝陕特色产业精彩纷呈,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区域经济专题报告(2)》2024.04.30 分析师: 李明亮 Tel: (021)23185835 Email: lml@haitong.com 证书: S0850511010039 联系人: 何韫露 Tel: (021)23185849 Email: hyl15943@haitong.com [Table_AuthorInfo] 大湾区全球竞争力凸显,国际化引领新质生产力——区域经济专题报告(3)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2024 年正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五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第八年。6 月 11 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目前大湾区正加速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本报告作为政策研究团队区域经济专题报告的第三篇,深入剖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区域协同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情况,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的战略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科创要素聚集,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和全球重要的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湾区中面积最大的经济地,2023年经济总量超过 14 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11.2%,人均 GDP 高达 20.7万元,远高于成渝、京津冀和长三角。创新要素丰富,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 4 年排名高居全球第二位。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经贸联系紧密,2021-2022 年东盟是广东最大的贸易伙伴。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正朝世界一流湾区迈进,规则机制‚软联通‛不断加速,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新一代电子信息是大湾区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大湾区独有的国际化视野和产学研合作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大湾区已形成以深圳为核心,辐射广州、惠州、东莞等地的集群发展态势,在通信设备、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广东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方面,深圳软件产业在技术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广州软件产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互联网相关产业集群是其传统优势产业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完善,产业链高效协同。广东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全国领先,深圳是广东机器人企业占比最高的城市,广州、佛山、东莞发展各有侧重。大湾区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配套项目集中在肇庆。广州汽车产业以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主导,深圳以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为特色,肇庆加快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惠州是国内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最完善、品类最齐全的集聚地。 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进材料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稳步提升。香港发挥创新优势,促进成果转化,广州已形成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是其优势集群,将打造‚纳米创新集群‛。深圳以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为代表,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七大领域。 大湾区新质生产力优选指数表现显著优于市场平均。我们构建了大湾区信息技术新质生产力指数、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新质生产力指数、大湾区先进材料新质生产力指数和整体的大湾区新质生产力指数。2024 年 2 月 1 日至 6月 13 日,大湾区新质生产力指数涨幅为 56%,远高于沪深 300(9.6%)和申万宏源新质生产力指数(16.9%)。 风险提示:政策和资本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Table_MainInfo] 政策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政策专题报告 2024 年 6 月 17 日 政策研究 政策专题报告 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目 录 1. 粤港澳大湾区:领跑国际的全方位增长极 ........................................................ 6 1.1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和全球重要的增长极 .......................... 6 1.2 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经贸联系紧密 ................................................................ 10 1.3 粤港澳大湾区正朝世界一流湾区迈进 ............................................................ 11 2.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联通、要素流动、产业协同 ............................................... 14 2.1 规则机制“软联通”不断加速 ............................................................................ 14 2.2 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等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 14 2.3 区域内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 17 3. 新一代信息技术:集聚效应明显,实力国际领先 ........................................... 20 3.1 新一代电子信息:深引领,穗惠莞协同,共筑全球创新高地 ........................ 20 3.2 软件和信息服务:深圳创新引擎,广州场景丰富,香港国际视野 ................ 24 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完善,产业链高效协同 ........................................... 26 4.1 新能源汽车:广州自主驱动,深圳智驾未来,肇庆铸就汽配新高地 ............. 26 4.2 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多样,发展各有侧重 .................................................. 29 5. 先进材料:粤港各尽所长,珠三角“多点开花” ................................................ 30 6. 大湾区新质生产力优选指数表现显著优于市场平均 ...............................
区域经济专题报告(3):大湾区全球竞争力凸显,国际化引领新质生产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38M,页数3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