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供需平衡 煤价一波三折(能源化工)
研发报告 / 动力煤 2018 供需平衡,煤价一波三折 一、供应篇 2016 年以来,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以及能源消费需求拉动下,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基本完成,产业集中度和规模进一步提高,优质产能占比进一步提升。2018 年计划削减煤炭产能 1.5 亿吨,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变为“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 1、供给侧改革成果显著 2016 年,煤炭产能退出 2.9 亿吨,2017 年产能退出超过 2.5 亿吨,累计完成 5.4 亿吨。2018 年预计退出超过 1.5 亿吨。而历年实际关停产能都会高于年初计划值,18 年即便不超计划,也累计去产能 6.9 亿吨,占去产能前 42 亿吨的 16.42%。 2017 年底,煤矿数量下降到 7000 多处。前十家企业产量占 43%;优质产能比重提高,大型矿井产量占76%;西部产能占比提高。 即便从当前时点开始新建产能,5 年左右的建设周期也保证产量不会快速释放。在供给增量有限的背景下煤炭行业可保持一定的景气度。 2、2018 年供给侧改革主基调有所转变 2018 年,供给侧改革主基调有所转变,煤炭行业从总量去产能转变为结构性去产能,“一刀切”现象有所好转,保供应同步提上主要议程,2018 年预计去除落后产能 1.8 亿吨,但同时在优质产能释放上加快速度。 2018 年截至 7 月底,已退出煤炭产能 8000 万吨左右,完成全年任务 1.5 亿吨的 50%以上;全国 30 万吨以下的煤矿比 2015 年底减少 2800 多处,下降大概 50%,120 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增加了 200 处左右,大型现代化煤矿已成全国煤炭生产的主体,行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在大幅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 年 10 月份,全国原煤产量 3.05 亿吨,同比增长 8%,基本持平于 9 月份原煤产量;1-10 月份,全国原煤累计产量 28.99 亿吨,同比增长 5.4%,增幅较 9 月份上涨 0.3%。10 月份原煤产量继续超预期回升,增速回归上升通道,不仅扭转市场对原煤产量的继续收缩预期,而且体现出坑口产出弹性较大、保供能力可控性较强的特点。 2018 年,预计全年理论新增产量在 1.5 亿吨左右,但是考虑到环保限产等影响因素的存在,实际新增产量约 1 亿吨左右,全年产量 35.5 亿吨左右,预计增速 3%左右。 3、产能集中化,优质化 《2018 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提出:适当提高南方地区煤矿产能退出标准,更多发挥北方优质先进产能作用:去产能将导致产量逐步向主产省份集中。首先,前期去产能的主力在非主产省份。2016~2017年实际去产能完成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宁夏(7004 万吨)、山西(4590 万吨)、河南(4400 万吨)、贵州(3856 研发报告 / 动力煤 万吨)以及四川(3407 万吨)。除山西外,其余几个省份均非主产省份,而陕西、内蒙古去产能仅 2311 万吨以及 1140 万吨。但是新增产能大多在主产省份。 截止 2018 年 6 月,西部六省(晋陕蒙甘宁新)生产产能占全国比例约 70.5%(17 年 6 月占比约 68%),在建产能中西部六省占 83%(17 年 6 月占比约 80%),随着在建产能的投产西部六省产能占比会进一步提高。现自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以来,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生产煤矿产能首次出现回升,由 17 年底的 33.36亿吨上升至 18 年 6 月的 34.91 亿吨。分省份来看:山西:产能增量 4325 万吨;内蒙:产能增量 780 万吨;陕西:产能增量 2354 万吨;新疆:产能增量 8270 万吨。煤炭主产区中产量均同比增长,18 年 1-10 月份,陕西增长 14.5%,其中 10 月份增长 14%;内蒙古同比增长 11.4%,其中 10 月份增长 12.9%;山西增长 2.4%,其中10 月份增长 13.3%。陕西、内蒙、新疆等西部产煤大省产量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根据能源局公告,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生产煤矿 3816 处,产能 34.91 亿吨/年;已核准(审批)、开工建设煤矿 1138 处(含生产煤矿同步改建、改造项目 96 处)、产能 9.76 亿吨/年,其中已建成、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 201 处,产能 3.35 亿吨/年。 具体细分来看,生产煤矿产能分布方面,产能大多集中在 100-500 万吨,合计产能规模 14.36 亿吨,占比达到 43.04%;1000 万吨以上超大型煤矿产能规模合计 6.15 亿吨,占比达到 18.45%;30 万吨及以下小型煤矿产能规模合计 2.82 亿吨,占比为 8.45%。建设煤矿产能分布方面,1000 万吨以上超大型煤矿产能规模 1.58 亿吨,占比为 14.92;100 万吨以上规模 6.65 亿吨,占比达到 62.61%;30 万吨及以下小型煤矿建设产能 0.93 亿吨,占比仅为 8.76%。从单井生产建设规模来看,生产煤矿矿井 85 万吨/座,建设煤矿矿井 92 万吨/座,相比增长 7 万吨/座,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 4、进口政策从严,进口量同比增加 近三年来国内进口煤量的增速较快。2016 年起开始执行的供给侧改革,煤炭内产供给出现大幅度下滑,供应有限而下游需求仍有增长,煤炭行业供需格局持续紧张,进口煤的补充作用更加突出。2017 年进口总量达到 2.71 亿吨,同比增加 6.1%,占国内产量 7.9%;2018 延续增长势头,1-10 月进口总量 2.52 亿吨,同比增加 11.5%。 2018 年,总体上看,我国仍然将继续严格执行煤炭进口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进口煤质量监管,规范煤炭进口秩序;但是具体而言,为保证电力需求,稳定市场价格,在价格可控的范围内,对于直供电厂的进口可能会有一定的放松,预计 2018 年煤炭进口增速有所放缓,总量与 2017 年基本持平。 2019 年,由于预计国内优质产能释放加速,产量增加,国内供需环境将逐步由紧平衡向宽松转变,对进口煤的收紧政策可能再度重启,进口量可能较 2018 年略有下降或基本持平。 5、2019 年煤炭供给预测 自 2016 年 2 月《国务院关于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发布以来,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各大煤企对高成本和低效矿井已基本完成淘汰,累计去除产能 5.7 亿吨,已完成“十三五”全国煤炭产能退出任务的 71%,预计未来两年仅需完成约 1.5 亿吨的去产能任务。 2019 年全球宏观经济增速或将放缓,预计 2019-2020 年煤炭市场总体呈现供需双弱局面,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收窄,整体仍维持供需平衡态势。供给:未来新增产能主要来源于新建矿井陆续建成投产,预计 2019-2020年原煤产量分别为 37.05 亿吨、37.58 亿吨,同比分别增长 2.0%、1.4%。
[银河期货]:2018供需平衡 煤价一波三折(能源化工),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5M,页数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