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周报(9.18-9.24):制造业需求韧性强,冷热价差破千元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动态·周报(9.18——9.24) 制造业需求韧性强,冷热价差破千元 核心观点 据 Metal Expert(金属专家)消息,“从 2023 年 10 月 1 日至2024 年底,俄罗斯将对包括钢铁、铁矿石、热压铁块、焦炭、生铁和所有类型的煤炭在内的产品征收临时出口关税”,9 月22 日俄罗斯方坯 FOB 价格在 475 美元左右,大幅高于国内,将对国内钢价形成支撑。 平控政策的执行将大幅缓解供给端的压力,并阻断原料端对钢企利润的侵蚀,未来政策走向成为主导行情走势的关键因素。 由于“金九”表现尚无亮点,市场对“银十”普遍信心不足,我们认为四季度制造业的景气持续回升是驱动钢铁需求的重要引擎,叠加供给端的行政性限产,行业有望得到价格、业绩、估值的三重修复。 钢铁行业一周点评 俄罗斯征收临时出口关税,或推高我国钢材价格。 据 Metal Expert(金属专家)消息,“从 2023 年 10 月 1 日至2024 年底,俄罗斯将对包括钢铁、铁矿石、热压铁块、焦炭、生铁和所有类型的煤炭在内的产品征收临时出口关税”,税率视卢布汇率而定,其中当美元对卢布汇率在 95 以上时,将征收 7%的临时关税。俄政府表示,此举旨在维护国内市场物价稳定。2022 年 2 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遭到西方国家严厉制裁,俄罗斯商品出口重心转向亚洲友好国家,中国作为俄罗斯传统友邦,承接了大量转移商品,据我国海关数据,前8 个月中俄两国贸易额同比增长 32%,其中自俄罗斯进口同比增长 13.3%。两国间的钢铁及相关原料贸易也呈大幅增长态势,目前俄罗斯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无烟煤、第二大钢坯和焦煤进口来源国。据海关数据,今年前 8 个月,从俄罗斯进口钢坯44.1 万吨,同比下降 71.3%(主要是受国内钢坯下跌,进口倒挂影响),较俄乌冲突爆发前(2021 年同期)增加 11%,占我国进口钢坯的 26.5%,仅次于阿曼的 38.7%。据钢联报价,9月 22 日俄罗斯方坯 FOB 价格在 475 美元左右,美元对卢布汇率为 96.0419,适用的临时出口关税为 7%,测算成本将增加33 美元至 508 美元,折算到中国 CFR 成本为 548 美元,折人民币为 4006 元/吨,已大幅高于国内钢坯价格(3630 元/吨),预计后期俄罗斯钢坯进口量将明显减少,有助于缓解国内钢坯市场供应压力,由于钢坯是国内钢市的“风向标”,具有较强 维持 中性 王介超 wangjiechao@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1110005 王晓芳 wangxiaofang@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0090002 发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4 日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 -19%-14%-9%-4%1%6%2022/7/212022/8/212022/9/212022/10/212022/11/212022/12/212023/1/212023/2/212023/3/212023/4/212023/5/212023/6/212023/7/21钢铁上证指数钢铁 钢铁 行业动态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的导向性意义,钢坯走强将对国内钢价形成支撑。前 8 个月,我国进口俄罗斯焦煤和无烟煤分别为 1770万吨、1241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43%、61%,占对应煤种进口量的 28%和 98%。据钢联测算关税实施后,将分别带来 13.58 美元(折人民币 99 元)和 11.9 美元(折人民币 87 元)的成本升高。考虑到当前冶金煤市场的供需状况,这些成本大概率将向国内钢厂转移,钢材的成本支撑将进一步夯实。 短期供给压力犹存,行政压产主导行情走势。 本周 247 家钢厂铁水产量再创年内新高,日均产量录得 248.9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 10.8 万吨,几乎追平同期最高值。9 月上旬,重点钢企的粗钢日均产量 215.9 万吨,创近 6 年同期新高。9 月是行业传统产销旺季,虽然目前钢厂多数亏损,但在尚有边际利润的情况下,钢厂倾向于“能开尽开”,以期实现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9 月即将走过,平控政策有望逐步提上日程,四季度供给端将面临双重压力,一是前 8 个月粗钢超产近 2000 万吨,这些产量将在四季度“找平”;二是去年产量基数较低。若今年 9 月份与去年持平,推算四季度粗钢产量 21808 万吨,为近 5 年来季度最低水平,日均产量为 237 万吨,较 8 月份下降 15%。平控政策的执行将大幅缓解供给端的压力,并阻断原料端对钢企利润的侵蚀,未来政策走向成为主导行情走势的关键因素。此外,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 2023-2024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市场对采暖季钢铁限产的预期开始升温。由于 2022-2023年采暖季限产政策缺席,五省一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天津市)的钢铁产量出现反弹,2022 年 10 月-2023 年 3 月期间,上述地区合计粗钢产量为 20297 万吨,较上一年增加 1456 万吨,钢铁行业利润则亏损 48 亿元,若今年采暖季限产政策再度实行将对供给形成硬性约束,扭转去年的增产不增收不利局面。 制造业需求韧性强,把握四季度翘尾行情。 由于“金九”表现尚无亮点,市场对“银十”普遍信心不足,预期需求或再下台阶,不过我们认为,虽然房地产表现低迷,建材需求或逐步走弱,但制造业有望扛起需求大旗。从单月投资规模来看,制造业投资在 10 月份小幅回落后(主要是受长假影响),11、12 月份呈逐月回升的翘尾态势。从工业工增看,四季度是制造业产销旺季,汽车、家电、挖掘机等产销量在 Q4 有季节性提升,换言之,11、12 月份板材需求通常不逊于“金九银十”。我们观察到,当前冷热价差已突破 1000 元,触及 1050 元的历史高位,反映在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终端需求并没有预期中的悲观,这为后期反弹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认为四季度制造业的景气持续回升是驱动钢铁需求的重要引擎,叠加供给端的行政性限产,行业有望得到价格、业绩、估值的三重修复。 普钢投资建议:我们认为 2023 是复苏之年,根据普林格六周期理论,在大类资产轮动中,复苏之初(流动性向上、经济向上、通胀向下)权益资产的收益率表现最优,时下钢铁板块处于盈利和估值的双底,向上修复弹性较大,择机配置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建议关注:华菱钢铁、宝钢股份、南钢股份、新钢股份等,另外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相关标的未来或受益,建议关注:新兴铸管、金洲管道等。 特钢新材料投资建议:特钢不同于普钢,属政策大力支持行业,我国中高端特钢新材料内有“进口替代”,外有“全球份额提升”,目前我国中高端
[中信建投]:钢铁行业周报(9.18-9.24):制造业需求韧性强,冷热价差破千元,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6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