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行业系列之一:快充驱动新能源车产业链“用电”改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Info] [Table_Title] 2023.08.16 快充驱动新能源车产业链“用电”改造 快充行业系列之一 石岩(分析师) 庞钧文(分析师) 牟俊宇(分析师) 0755-23976068 021-38674703 0755-23976610 shiyan019020@gtjas.com pangjunwen@gtjas.com moujunyu@gtjas.com 证书编号 S0880519080001 S0880517120001 S0880521080003 本报告导读: 快充实现新能源车有效补能缓解里程焦虑。我们认为,快充技术发展将驱动电芯材料、电池包、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等全产业链技术更新,看好优先布局快充的龙头企业。 摘要: [Table_Summary]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快充技术有望实现里程焦虑的有效缓解,推进新能源车市场空间进一步抬升,看好优先布局快充的龙头企业。推荐1)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受益标的:国轩高科、欣旺达;22)负极:贝特瑞、中科电气、璞泰来,受益标的:信德新材;3)导电剂:受益标的:天奈科技;4)涂布技术解决方案:受益标的:曼恩斯特;5)车载电源:受益标的:欣锐科技;6)水冷板:受益标的:银轮股份、华峰铝业;7)充电桩:盛弘股份。 快充技术高效补能,改善电车里程焦虑。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成为主流,更丰富的座舱体验和智能驾驶功能都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长续航里程、更高能量密度的要求。虽然相较于传统的交流慢充,直流快充的技术要求及成本较高,但其在充电时间上具有显著优势,成为车企改善电动车里程焦虑和提升品质的重要方向。 快充技术是系统工程,推动“电器件”迭代换新。快充技术主要涉及微电池技术和宏电池技术,前者致力于研究电极材料、电解液以及电荷转移界面等电池内部生态;后者主要关注与充电桩、热管理、电池系统和充电协议。电芯的能量体系上,主要通过负极材料(造粒、包覆、表面功能化)、电解质(新型锂盐 LiFSI)、导电剂(碳纳米管)、电极设计(降低电极厚度)等途径优化电芯材料,提高锂离子迁移速率以提升快充能力。电池的管控体系上,主要通过散热(液冷散热、多层液冷板)、车载电源(高电压化)、汽车零部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途径升级配套车端零部件,适配快充性能。在基础设施上,主要通过建立快充站及优化电网(配建储能、虚拟电厂)应对快充需求。 国内头部企业全方位布局快充领域,加快快充产业化进程。2018 年10 月 10 日,保时捷发布其首款纯电动车 Taycan,开启快充商业化探索。由于快充作为系统工程,需要全产业链协同配合,才能实现其产业化应用和发展,目前国内头部企业已从微电池技术到宏电池技术全面开发、协同布局。我们认为,快充技术有助于企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头部企业端的推进有望将快充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快充技术产业化速度不及预期。 [Table_Invest] 评级: 增持 上次评级: 增持 [Table_subIndustry] 细分行业评级 [Table_DocReport] 相关报告 动力锂电《新能源需求韧性足,产业链有望逐步改善》 2023.08.15 动力锂电《集成化大势所趋,高压化破冰起航》 2023.08.14 动力锂电《国内外需求齐头并进,产业链有望迎修复》 2023.07.17 动力锂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重视钠电产业化进度》 2023.07.04 动力锂电《政策利好不断,需求复苏可期》 2023.06.27 行业更新 股票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industryInfo] 动力锂电 行业更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20 目 录 1. 快充技术高效补能,改善电车里程焦虑 ........................................ 3 2. 快充技术是系统工程,推动“电器件”迭代换新.............................. 4 3. 能量体系-电芯:提高锂离子迁移速率以提升快充能力.................. 5 3.1. 负极材料:造粒、包覆工艺提升快充性能 .............................. 5 3.2. 电解质:LiFSI 满足快充更高的安全稳定性和导电能力 ........... 7 3.3. 导电剂:碳纳米管导电性能优异 ............................................ 7 3.4. 电极设计:降低电极厚度有利于提高快充能力 ....................... 8 4. 管控体系-电池包+零部件:全面升级适配快充性能....................... 9 4.1. 电池包:液冷符合快充模式下高散热要求 .............................. 9 4.2. 车载电源系统:高电压化方案实现快充效果 ......................... 10 4.3. 汽车零部件:高压快充驱动第三代半导体导入 ..................... 12 5. 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快充网络 ........................... 13 5.1. 充电桩:开发快充桩满足市场需求 ....................................... 13 5.2. 电网:储能、虚拟电厂应对快充需求 ................................... 14 6. 国内头部企业全面布局快充领域 ................................................ 15 7. 投资建议 ................................................................................... 17 8. 风险提示 ................................................................................... 18 行业更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3 of 20 1. 快充技术高效补能,改善电车里程焦虑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广阔。根据 EV Sales 数据,2020-2022 年期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 324、677 和 1052 万辆。2020 年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同比增长 42.7%。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大幅上升至 1052 万辆
[国泰君安]:快充行业系列之一:快充驱动新能源车产业链“用电”改造,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8M,页数2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