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研究框架
证券研究报告 (优于大市,维持) 刘一鸣(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SAC号码:S0850522120003 房乔华(汽车行业分析师) 张觉尹(汽车行业分析师) SAC号码:S0850522030001 SAC号码:S0850523020001 王猛(汽车行业分析师) 石佳艺(联系人) SAC号码:S0850517090004 2023年8月3日 汽车行业研究框架 概要 1.乘用车:自主崛起,结构性增长 2.零部件:智能电动增量,国产替代 3.商用车(货车):出口增长,国内修复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1. 乘用车:行业变革:制造属性→消费、科技属性 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乘用车行业 消费与科技属性强化 商业模式 对车企能力的要求 车企的品牌力 车型的研发周期 单一卖车 机械:平台造车能力 制造属性弱化 传统动力系统(发动机、变速器)领域几十年的积淀 3-5年 卖车、软件、服务 多方位:产品定义能力、推出爆款车型、电动化水平、智能化水平 三电系统、辅助驾驶带来新的品牌溢价 2-3年 资料来源:中汽协,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1. 乘用车: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快速增长 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图: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及渗透率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54万台,同比增长105%,新能源渗透率为27.8%;2023年H1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58万台,同比增长44%,新能源渗透率为29.7%。 2022年11月的单月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35.8%。 0%50%100%150%200%0100200300400500600700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台,左轴) YOY(右轴) 0%5%10%15%20%25%30%35%40%010203040506070809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2021-072021-102022-012022-042022-072022-102023-012023-04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台,左轴) 新能源车渗透率(右轴) 资料来源:中汽协会数据微信公众号,海通证券研究所 1. 乘用车结构:8-15万车型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国内乘用车分价位新能源渗透率 从结构上看,8-15万价位段的车型,新能源车销量的提升空间最大。根据中汽协会数据微信公众号,2023年H1,8-15万价位段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14%,明显低于乘用车整体的32%。 0%10%20%30%40%50%60%70%8万以下 8-10万 10-15万 15-20万 20-25万 25-30万 30-35万 35-40万 40-45万 50万以上 合计 2023H1新能源渗透率 2022年新能源渗透率 2021年新能源渗透率 1. 乘用车: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预测 新能源销量 2022年/万台 推测新能源销量2023年/万台 2023年 YOY 新能源渗透率 2022年 推测新能源渗透率 2023年 8万以下 108 105 -3% 38% 40% 8-10 32 52 63% 15% 24% 10-15 82 193 136% 12% 28% 15-20 186 212 14% 40% 45% 20-25 65 81 25% 28% 35% 25-30 41 43 5% 34% 35% 30-35 56 57 1% 39% 40% 35-40 55 55 0% 56% 55% 40-45 25 33 31% 25% 35% 50万以上 6 9 50% 22% 35% 合计 655 840 28% 28% 36% 我们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840万台,同比增长33%,其中8-15万价位段的新能源车销量增速较快。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表: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分价位销量预测 6 资料来源:乘联会,海通证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70%80%90%100%比亚迪 特斯拉 广汽 上通五菱 理想 长安 吉利 长城 蔚来 合众 小鹏 零跑 其他 资料来源:交强险数据库,海通证券研究所 1. 乘用车格局:2023H1 CR10达78% 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2021年以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竞争格局 根据乘用车交强险上险情况,2023H1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企销量CR10为78%,同期整体乘用车企销量CR10为59%。 资料来源:交强险数据库,海通证券研究所 1. 乘用车格局:乘新能源之风,自主品牌崛起 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表:2021年以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的车企 根据交强险上险量,2021年、2022年、2023H1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的车企中均只有特斯拉一家外资企业,其余均为自主品牌。2023H1市占率第一的比亚迪份额达37.3%,是第二名的3倍多。 2021 2022 2023H1 1 比亚迪 18.3% 比亚迪 30.4% 比亚迪 37.3% 2 上汽通用五菱 14.7% 上汽通用五菱 8.6% 特斯拉中国 10.1% 3 特斯拉中国 11.1% 特斯拉中国 8.4% 广汽乘用车 6.9% 4 长城汽车 4.6% 长安汽车 4.3% 上汽通用五菱 6.1% 5 广汽乘用车 4.2% 广汽乘用车 4.1% 理想汽车 4.8% 6 长安汽车 3.5% 奇瑞汽车 3.5% 长安汽车 4.2% 7 上汽乘用车 3.4% 吉利汽车 3.0% 吉利汽车 3.4% 8 小鹏汽车 3.3% 合众汽车 2.8% 长城汽车 2.4% 9 蔚来汽车 3.2% 理想汽车 2.6% 蔚来汽车 2.3% 10 理想汽车 3.1% 蔚来汽车 2.6% 合众汽车 1.7%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1. 乘用车:公司股票分析 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与竞争格局、市场情绪、政策预期等因素相关 净利润 销量 车价 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取决于车企新车周期、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测等 取决于竞争对手策略、消费者接受度 逐年小幅下降:零部件成本 直接人工 物流费用等 逐年上升: 员工薪酬 研发成本 工厂租金 资产折旧摊销等 营收 销量 车价 1、汽车的消费属性增强,车企推出爆款车型很重要 2、供给:新势力车企对供应商的把控能力和新车上市前的销量预估 1、折扣:新势力车企多采用直营模式,相较于经销商模式,折扣更稳定 2、政策优惠:购置税减免等 市值 净利润 营收 PE PS 估值(PE、PS): 未盈利新势力车企: 2. 零部件:结构性增量来源——电动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资料来源:交强险数据库,海通证券研究所 10 我们认为国内乘
[海通证券]:汽车行业研究框架,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72M,页数3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