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能源行业新能源前沿技术深度研究(一),钠离子电池专题报告:吐故“钠”新,分庭抗“锂”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Info] [Table_Title] 2022.06.21 新能源前沿技术深度研究(一) ——钠离子电池专题报告:吐故“钠”新,分庭抗“锂” 庞钧文(分析师) 石岩(分析师) 021-38674703 0755-23976068 pangjunwen@gtjas.com shiyan019020@gtjas.com 证书编号 S0880517120001 S0880519080001 本报告导读: 钠离子电池是对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具有资源丰富、材料廉价以及工艺兼容等成本优势,特别适用低速交通及静态储能等低能量密度要求的领域,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商用的前夕。 摘要: [Table_Summary]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过程中,材料和相关电池企业都将充分受益:1)电池企业:目前来看国内上市公司层面宁德时代进展较快,同时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两家依靠校企合作的企业也同样取得不错进展;2)材料层面一方面是负极集流体采用铝箔使得铝箔使用量翻倍,以及正极方面看好布局金属层状氧化物的材料企业。推荐宁德时代、振华新材、鼎胜新材、贝特瑞、容百科技,受益标的:华阳股份、浙江医药、多氟多。 有效补充,部分替代。目前钠离子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不及锂离子电池,决定其难以完全替代锂离子电池,而应是作为后者的补充和延拓,在一些特殊应用条件下实现部分替代,同时开辟新的应用场景。我们认为,应根据钠离子电池的技术特性,重点关注其在具体细分赛道的比较优势,分析其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前瞻布局,综合评价。目前钠离子电池的技术路线较多,孰优孰劣尚无定论,需要以前瞻视角进行综合评价。我们认为,核心考察指标是安全性和低成本。当前,对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测试实验为电芯层面,结果显示安全性较高,但实际运行后的安全性则亟待观察。其次,在评估成本时,应当充分考虑实际生产情况,结合技术成熟度、产品良率和一致性等因素,不能局限于 BOM 口径的理论低成本。 利好上游,转型升级。当前钠离子电池技术不完美,还在持续不断发展,所用的材料体系也并非最终标准,需要不断关注新技术的动向,例如水系钠离子电池、固态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 风险提示。成本下降不及预期、产业链形成不及预期、实用安全性不及预期、其他新型储能技术的威胁等风险。 [Table_Invest] 评级: 增持 上次评级: 增持 [Table_subIndustry] 细分行业评级 [Table_DocReport] 相关报告 新兴能源《大尺寸电池迎拐点,新电池技术将落地》 2022.06.19 新兴能源《CTP 与 CTC 引领行业变革》 2022.06.15 新兴能源《5 月供应改善明显,6 月需求有望跃升》 2022.06.13 新兴能源《供应环节改善,需求显著跃升》 2022.06.11 新兴能源《政策点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确立,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 2022.06.10 感谢博士后徐程超对于本文的贡献 行业专题研究 股票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industryInfo] 新兴能源 股票报告网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30 目 录 1. 技术简介:钠电的前世今生 ......................................................... 3 1.1. 基本概念与历史背景:锂电的“孪生兄弟”............................... 3 1.2. 工作原理与材料:与锂电大同小异 ......................................... 6 1.2.1. 活性材料:正极、负极、电解质 ...................................... 6 1.2.2. 非活性材料:隔膜、集流体、导电剂、黏结剂 ............... 13 1.3. 制造工艺与路线:与锂电一脉相承 ....................................... 14 1.3.1. 电极材料合成:仅普鲁士蓝较为特殊 ............................. 14 1.3.2. 电池装配成组:装配工艺和外观分类与锂离子电池相同 . 16 2. 横向比较:钠电 vs 锂电、液流、铅酸 ........................................ 17 2.1. 钠电 vs 锂电:性能媲美磷酸铁锂,综合性价比或更高 ......... 18 2.2. 钠电 vs 液流:优缺点呈高度互补,或并立于储能市场 ......... 19 2.3. 钠电 vs 铅酸:逐步替代传统铅酸,倒逼后者迭代升级 ......... 20 3. 产业现状:群雄并起,百舸争流 ................................................ 21 3.1. 产业结构:类似锂离子电池 ................................................. 21 3.2. 主要企业:全球已超二十余家,中国企业独领风骚 .............. 21 3.2.1. 国内:中科海钠厚积薄发,宁德时代先声夺人 ............... 21 3.2.2. 国外:大多数为初创企业,规模小而前瞻性强 ............... 24 4. 未来发展:充分发挥钠电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 25 4.1. 当前问题:材料欠佳、成本偏高、标准未定 ......................... 25 4.1.1. 材料研究有待深入:硬碳机理,性能提升,安全评估..... 25 4.1.2. 成本优势有待实现:技术研发和规模效应缺一不可 ........ 26 4.1.3. 技术标准有待制定: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健康发展 ........ 26 4.2. 技术展望:增强安全性,提高比能量 ................................... 26 4.2.1. 水系钠离子电池:本征安全的钠离子电池 ...................... 26 4.2.2. 固态钠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 ...................... 27 4.2.3. 多客体共嵌负极:石墨作为普适性负极.......................... 27 5. 投资建议 ................................................................................... 28 6. 风险提示 .........................
[国泰君安]:新兴能源行业新能源前沿技术深度研究(一),钠离子电池专题报告:吐故“钠”新,分庭抗“锂”,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88M,页数3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