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确保摧毁”:核武器数量、承诺可信度与核威慑原理

2021 年第 5 期 · 3 · 超越“确保摧毁”:核武器数量、承诺可信度与核威慑原理∗ 杨 原 【内容提要】 现有几乎所有关于核威慑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都认为,核武器数量是否达到确保摧毁门槛对核威慑有效性有决定性影响。这种“确保摧毁”原则对学界的影响已达到范式级程度,以至于学者们在争论中国核武器数量够不够这个政策问题时,均自发地从该原则出发论证各自的主张。本文认为,“确保摧毁”范式忽视了承诺可信度在核威慑生效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特别是未能充分意识到核武器数量变化对承诺可信度的反向影响以及这种反向影响对核威慑生效机制的影响,因而错将是否具备确保摧毁能力作为判断核威慑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通过剖毁”既不是核威慑有效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未达到确保摧毁门槛时无需增加核武器同样有可能实现有效核威慑,而达到该门槛后为确保威慑有效反而应当(继续)增加核武器。超越“确保摧毁”范式有助于更准确、更完整地理解核威慑生效的全部机制。 【关键词】 核边缘;核威慑;核战略;确保摧毁;战略稳定性 【作者简介】 杨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 【DO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21.05.001 【中图分类号】 D815.5; E8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74X(2021)05-0003-36 ∗ 感谢胡高辰、李彬、吴日强等学者及《国际安全研究》杂志匿名审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文责自负。 析核武器数量、承诺可信度与核威慑有效性三者的作用关系,充分说明,“确保摧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邮编:100732)。超越“确保摧毁”:核武器数量、承诺可信度与核威慑原理 · 4 · 一 导论 本文探讨的问题是,核武器数量与核威慑有效性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一)问题辨析与论文主要观点 核武器数量与核威慑有效性之间有何关系?这个问题与“多少枚核武器才能实现有效核威慑”这个经典问题存在微妙但重要的区别。① 后一个问题有一个先验预设:存在一个核武器数量门槛,没有达到这个门槛无法实现有效威慑。同时,后一个问题只提示核武器数量达到多少时有可能实现核威慑,至于是否一定能实现核威慑、如何才能确保实现核威慑,不属于后一个问题的研究范畴。与之相比,本文的研究问题不预先假定存在上述门槛,研究本问题的目的之一就是确定是否存在这个门槛。此外,本文的研究问题不仅关心多少核武器才能满足实现有效核威慑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是充分条件的话),更关心不同数量水平下核武器实现威慑功能的具体原理和所需条件。 本文的研究问题源于对“确保摧毁”原则的质疑。现有几乎所有关于核威慑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都认为,核武器数量是否达到确保摧毁门槛,对核威慑有效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确保摧毁不是实现有效核威慑的充分条件,就是实现有效核威慑的必要条件。该原则对学界的影响已达到范式级程度,以至于学者们在争论中国核武器数量够不够这个政策问题时,尽管观点各异,但均自发地从“确保摧毁”原则出发论证各自的主张。几乎所有学者都不反对如下观点:如果核武器数量未达到确保摧毁门槛,则无法实现有效威慑,此时增加核武器是必要的;而一旦达到该门槛,继续增加核武器则是无意义的或者不必要的。② 本文的目的是从理论上揭示“确保摧毁”范式的缺陷,并以此为突破口,揭示被该范式所遮蔽的不同核武器数量水平下核威慑生效的所有可能的逻辑和机制。 本文认为,“确保摧毁”范式忽视了承诺可信度在核威慑生效过程中所起的关 ① 有不少文献直接以这个经典问题为标题,例如 Alain C. Enthoven and K. Wayne Smith, How Much Is Enough? Shaping the Defense Program, 1961-1969,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2005; William Burr, ed., “‘How Much is Enough?’: The U.S. Navy and ‘Finite Deterrence’,”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Electronic Briefing Book, No. 275, May 1, 2009, https://nsarchive2.gwu.edu/ nukevault/ebb275/index.htm; Keith B. Payne, “Future of Deterrence: The Art of Defining How Much Is Enough,”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 29, No. 3, 2010, pp. 217-222; Keir Lieber and Daryl Press, “How Much is Enough? Testing Theories of Nuclear Deterrence,” manuscript, November 2015, https://politics.virginia.edu/wp-content/uploads/2015/11/Lieber-Press-VISC.pdf。 ② 相关理论和政策观点见本文第二部分。 2021 年第 5 期 · 5 · 键性作用,特别是未能充分意识到核武器数量变化对承诺可信度的反向影响,以及这种反向影响对核威慑生效机制的影响。这是导致现有研究普遍错将“确保摧毁”作为判断核威慑有效与否唯一标准的根本原因。通过剖析核武器数量、承诺可信度与核威慑有效性三者的作用关系,本文指出,“确保摧毁”既不是核威慑有效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核武器数量达到确保摧毁门槛,不意味着核威慑一定有效;未达到该门槛,不意味着核威慑一定无效。不同核武器数量水平下的真实核威慑原理的推论与现有共识恰好相反:如果核武器数量未达到确保摧毁门槛,那么维持该数量水平同样有可能实现有效核威慑;如果已经达到,则反而需要为确保威慑有效而(继续)增加核武器数量。 (二)对所使用概念的说明 威慑是本文讨论的核心概念,它包括一般威慑(general deterrence)和即时威慑(immediate deterrence)两类,前者指在和平状态下一国对可能遭受的进攻进行惩罚的宽泛性威胁,后者指在危机状态下一国在对手已经在考虑并准备发动进攻时向其发出的威胁。① 这两类威慑在作用机制上存在深刻区别。② 本文仅讨论即时威慑,文中提及“核威慑”时均特指即时核威慑。 这种限定主要是基于现实相关性的考虑。核威慑的根本目的是慑止战争,而战争包括了预谋性战争(premeditated war)和意外战争(ina

立即下载
互联网
2021-10-10
社科院
37页
1.8M
收藏
分享

[社科院]:超越“确保摧毁”:核武器数量、承诺可信度与核威慑原理,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M,页数3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一般政府支出:环保(俄罗斯,万亿卢布)
互联网
2021-10-10
来源:人大重阳“全球治理”系列研究报告,9.11二十年来的全球变局
查看原文
一般政府支出:环保(中国大陆,亿元)
互联网
2021-10-10
来源:人大重阳“全球治理”系列研究报告,9.11二十年来的全球变局
查看原文
中美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美元)
互联网
2021-10-10
来源:人大重阳“全球治理”系列研究报告,9.11二十年来的全球变局
查看原文
中美教育支出(亿美元)
互联网
2021-10-10
来源:人大重阳“全球治理”系列研究报告,9.11二十年来的全球变局
查看原文
美国税收收入:工资和劳动力税(亿美元)
互联网
2021-10-10
来源:人大重阳“全球治理”系列研究报告,9.11二十年来的全球变局
查看原文
人民币占全球支付比例
互联网
2021-10-10
来源:人大重阳“全球治理”系列研究报告,9.11二十年来的全球变局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