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影响南北切换,需求能否化解卖压是关键
敬请阅读免责条款 1 姓 名:毕慧 电 话:0411-84807260 报告日期:2021 年 9 月 22 日 分析师声明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此外,作者薪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申明。 摘要提示: 美豆:随着南美大豆播种进入市场视野,南美大豆播种成本抬升,播种期的天气变化将影响播种进展,在拉尼娜发生概率不断上调的背景下,天气炒作很难降温,只是战场从北美转向南美,目前市场一方面关注北美收获期的天气变化,另一方面关注南美大豆播种期的播种进展。在美豆新作产量兑现压力不断增加,陈作供应紧张格局不改的背景下,美豆期价近强远弱格局显现。市场重点关注南北美大豆出口销售节奏的变化,尤其在此前飓风对美国部分地区大豆出口节奏产生不利影响的背景下,全球大豆出口销售的主战场也在南北美市场之间来回切换。同时即便是美豆丰产,来自于南美大豆产量的忧虑令中长期美豆基本面偏紧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因而美豆下方支撑仍然存在,这也在制约美豆期价调整空间。短期投机基金净多持仓的高位大幅回落可能对期价带来波动影响。但总体来看,美豆期价仍处强势。 豆二:进口大豆到港节奏持续影响国内供应格局。9 月份以后大豆到港量出现显著下滑,同时受到艾达飓风的影响,部分美湾发运的大豆货船船期向后推迟,直接影响到 10 月份的大豆到港量可能不及市场预期。虽然国内港口大豆库存仍高居 850 万吨的历史高位,但随着 9-10 月份大豆到港量的阶段性下降,国内大豆供应阶段性收紧,港口大豆库存有望加速去化。后期关注油厂榨利修复方式是通过美国大豆 CNF、CBOT 弱势修复还是国内基差、盘面修复则仍需进一步关注。短期豆二期价区间震荡偏强运行格局持续。 豆粕:油厂开工率受到限电停产的影响,叠加节前的终端市场备货节奏加快,豆粕库存去化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在预期进口大豆到港量阶段性下滑的背景下,远期基差成交略有放量。但需要关注节前集中补库过后节后可能出现的需求阶段性下滑风险,油厂豆粕去库存的节奏仍是成为影响豆粕价格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美豆成本支撑仍在,另一方面国内供应增量压力减轻,库存去化和成本支撑继续制约豆粕期价调整空间,令豆粕价格在近期豆类油脂期价的整体表现中明显偏强,短期调整空间受限,库存去化决定阶段性上行空间。价格整体震荡偏强运行的格局并未改变。 生猪:相比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将面临来自于期货价格高升水的压力,期货价格的反弹力度将明显弱于现货市场。无论是基于季节性消费的边际改善,还是基于国家政策性的收储预期,猪价的反弹很难形成周期反转。毕竟在当前能繁母猪存栏恢复的背景下,市场的供应压力仍在持续增加,叠加进口肉和储备肉的的数量依然庞大,市场的供应压力依然较大。按照以往猪周期的价格表现来看,即便下跌空间已经不大,无论是时间周期还是价格表现均不具备形成 V 型反转的条件。 天气影响南北切换 需求能否化解卖压是关键 敬请阅读免责条款 2 一、美农 9 月报告利空预期兑现 季节性收获压力逐渐体现 由于 8 月份以来作物前景改善,美玉米和美豆单产均较 8 月报告有所上调,两种作物播种面积一升一降,调整幅度也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最终美玉米和美豆产量高于 8 月报告,新作结转库存则继续调高。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显示,2021/22 年度美国大豆供应和使用情况跟包括期初库存量、产量、出口量、期末库存量增加以及压榨量减少。 较高的期初库存反映了 2020/21 年度压榨量下调。 美豆总产量较 8 月份增加 3500 万蒲,达到 43.74 亿蒲,与单产预估一样,产量预估值也都高于机构平均预估水平。虽然收割面积减少,但由于单产上调至 50.6 蒲式耳/英亩,因此收割面积的下调被单产上调有所抵消。美国大豆压榨量下调 了 2500 万蒲式耳,由于对国内豆粕消费量的预测下调。 由于供应量增加和价格下降,美国大豆出口上调 了 3500 万蒲式耳。最终,美豆新作结转库存增加至 1.85 亿蒲,较 8 月份报告增加3000 万蒲,较报告前的预估值增加 700 万蒲,部分增长原因可归因于旧作库存因压榨量降低而增加的1500 万蒲。同时,美国 2021/22 年度大豆和豆粕价格较之前的预测有所下调。 预计美国大豆季节平均价格为 12.90 美元/蒲式耳,下跌 80 美分/蒲式耳。 预计豆粕价格为 360 美元/短吨,下跌 25 美元/短吨。 预计豆油价格持平于 65 美分/磅。 2021/22 年度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油籽供需情况包括期初库存增加以及产量、出口量和压榨量减少。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油籽产量下调 150 万吨至 4.998 亿吨,主要是因为加拿大和欧盟的油菜籽产量下降。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增加和印度花生产量增加。 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下调 200 万吨至 1400 万吨,反映了最近的政府报告。加拿大油菜籽供应量减少导致油籽及其产品对欧盟、中国和美国的出口减少。 全球油菜籽供应量下降被大豆期初库存增加所抵消,这主要是由于中国 2020/21 年进口量高于预期。 中国期初库存增加和美国期末库存增加占全球 2021/22 年度大豆期末库存增加的较大比例,上调 270 万吨至 9890 万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油籽变化是印度豆粕进口量增加,因为政府允许转基因大豆制成的豆粕运输时间截止至到 10 月 31 日。 图 1 美国大豆供需平衡表的调整(单位:百万吨、%)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 图 2 美国农业部对美国大豆单产和总产量的预估 kYaZsWhVoX8Y7N9RbRoMpPtRnMiNpPwPjMpNnRbRrQtOMYqMpNMYsRzR 敬请阅读免责条款 3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 图 3 历年美国大豆单产对比(单位:蒲式耳/英亩)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 敬请阅读免责条款 4 图 4 历年美国大豆总产量对比(单位:百万蒲式耳)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 随着美国农业部 9 月供需报告推进定产,国际大豆市场供需焦点逐渐转向中国市场需求以及南美新作种植形势。9 月报告中,USDA 小幅上调中国大豆进口预期,释放中国需求向好信息,至少没给盘面带来更多压力。现阶段,美豆新作正处于产量形成的最后阶段,当然在中西部玉米带的一些生
[宝城期货]:天气影响南北切换,需求能否化解卖压是关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7M,页数1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