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Q2保险业运行
NIFD季报保险业运行主编:李扬阎建军 刘菲 施毓凤2021 年 7 月《NIFD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特殊资产行业运行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发布。I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模式优化与制度定位 摘 要 2021 年以来,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呈现爆发性增长。截至 6 月底,包括四个直辖市在内,已经至少在 112 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推出,覆盖面超过 6000 万人,同比增长了 400%;保费收入超 50 亿元,同比增长了 900%。现有医疗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提升才能满足“防止因病返贫”任务要求,这是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兴起的基本原因。 本报告把现有项目分为五类模式,从普惠性评价和体制机制创新评价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发展呈现三个特征:第一,随着政府或医保行政部门推动力度加强,普惠性加强。第二,参保率存在“天花板”现象。如果各级政府不介入,只靠医保行政部门或其它行政部门,参保率一般不能突破 40%。第三,完全市场型模式和非医保部门指导模式的普惠性明显不足。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政府引导型和医保部门推动型模式,都在探索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优势互补的医保治理之路。 在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试点当中涌现出了普惠型补充医疗险这一新业态。普惠型补充医疗险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实现了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群众有感,亟需从试点经验上升到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层面加以明确定位。 本报告负责人:阎建军 本报告执笔人: 阎建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保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刘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施毓凤 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副教授 【NIFD 季报】 全球金融市场 人民币汇率 国内宏观经济 中国宏观金融 地方区域财政 宏观杠杆率 中国财政运行 中国金融监管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特殊资产行业运行 目 录 一、在医疗保障体系的“夹缝”中兴起 ....................... 1 二、模式全景图 ........................................... 3 三、模式评价:引入对普惠性的度量 ......................... 5 (一)政府引导型模式的普惠性评价 ...................... 5 (二)医保部门推动型模式的普惠性评价 .................. 7 (三)其它模式亟待升级 ................................ 8 四、体制机制创新评价 ..................................... 9 五、制度定位与优化 ...................................... 11 (一)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制度定位 ............... 11 (二)明确监管牵头部门 ............................... 12 (三)当前规范市场的思路 ............................. 12 (四)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全局性意义 ..................... 12 鸣谢 .................................................... 13 1 一、在医疗保障体系的“夹缝”中兴起 2021 年以来,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以下简称“城惠保”)呈现爆发性增长,截至 6 月底,包括四个直辖市在内,已经至少有 112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落地城惠保,覆盖面超过 6000 万人,同比增长了 400%;保费收入超 50 亿元,同比增长了 900%。 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提升才能满足“防止因病返贫”任务要求,这是城惠保得以兴起的基本原因。 从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看,“保基本”的定位与群众患重病就医需求之间存在落差。这两类政策性医保项目重点关注基本药物和基本诊疗项目,部分价格昂贵、疗效明确的药品以及诊疗项目,尚不能纳入目录报销范围,一部分群众承担了高额医疗费用负担。近年来多项调查表明,我国超过 40%的贫困家庭是因病致贫。按全口径费用计算,目前全国各地基本医保总体报销率在 50%左右,我们估算重病群众的报销率要远低于 50%的总体报销水平。 表 1 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支出占卫生机构业务收入比例 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院等。 数据来源:WIND,《2020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 从医疗救助看,“托底线”的保障尚难解决困难群众的重病负担。医疗救助是重要的兜底保障机制,但在各地实践中存在只保障医保目录内项目和设定支付上限等问题。部分患重大疾病的困难群众医疗负担仍然较重,例如,2019 年浙江省某市有 5463 名困难群众个人就医负担超过 1 万元,其中负担在 2-5 万元的有 1702 人,负担在 5 万元以上的有 245 人。 从商业保险看,纯市场化产品难以得到群众认可。纯市场化运作的商业健康保险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导致保险公司只愿意承保健康人群,60 岁以上老年人、慢病和重病患者等不能参保,基本医保目录外的项目通常不予赔付,既往病史不能赔付,没有与基本医保形成功能补位,近年来,商业保险赔付金额占卫生费用的比例一直低于 3%。 从政府角度看,新常态下解决医疗保障问题需要统筹资源形成合力。我国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增速处于下降态势,2020 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增速仅为 0.89%,比全国卫生费用增速要低 9 个百分点(参见图 1);另外,可以估算出各级财政医疗保障补贴支出已超过八千亿元。若采取进一步做大医保基金总盘子来完成“防止返贫”任务的办法,将使得各级财政不堪重负。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不能仅靠加大财政投入,还需要政府发挥好对市场的调控引导作用,盘活社会资源。 图 1 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增速和全国卫生费用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WIND,《2020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注:2007 年以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包括职工医保基金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增速全国卫生费用增速3 二、模式全景图截至 2021 年 6 月底,有 126 个城惠保产品已经进入保障期,包括:3 个全国性产品,9 个省级产品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1Q2保险业运行,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32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