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策略:详解恒生指数编制方法的五大变化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详解恒生指数编制方法的五大变化 3 月 1 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布了此前建议系统性优化恒生指数代表性的咨询结果,其中涉及到 5 项较大的变化。我们认为这些变化在短期会影响潜在被动资金流向,中长期对增强恒生指数作为香港市场旗舰基准指数的代表性、增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都具有积极意义。就此,针对此次咨询程序的结果和潜在影响,我们分析如下。 五大优化结果:指数大幅扩容、迅速纳入新股、增加新经济权重,等 此次咨询程序涉及到恒生指数的五大明显变化。具体而言:1)扩大市场覆盖度:目标于 2022 年中期前将成分股数目由目前的 55 只增加至 80只,最终将成分股固定在 100 只;2)扩充行业代表性:按 7 个行业组别选择成分股,以达到更均匀的行业分布(于 2021 年 5 月指数检讨时开始实施);3)迅速纳入上市新股:将上市时间历史要求缩短至 3 个月(于 2021 年 5 月指数检讨时开始实施);4)保持香港公司代表性:维持 20-25 只香港本地公司成分股;两年评估一次成分股数目;5)改善成分股权重分布:对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的成分股均采用 8%权重上限(当前普通成分股权重上限为 8%,而同股不同权和两地上市公司权重上限为 5%)(于 2021 年 6 月指数调整后生效)。 潜在影响:新经济占比大幅提升,科技、消费、医药是最大赢家;吸引更多资金追踪,巩固香港作为投资中国新经济“桥头堡”的地位 结合恒生指数公司基于 80 只成分股的模拟,以及我们的测算,我们认为此次指数优化意义和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指数覆盖率和代表性大幅提升:优化后的指数市值覆盖率将较 2021年 1 月的 56.5%提升至 71.2%,成交额将从 50.2%提升至 66%; ► 扩充行业代表性将使得科技、医药、消费成为最大赢家:最为受益的是那些此前覆盖度远低于 50%的行业,如大消费(可选+必需)将从 11 只增加至 20 只,医疗保健将从当前 3 只增至 10 只、资讯科技从 4 只增加至 10 只;相比之下,金融会从 11 只降至 10 只。 ► 新上市 IPO 也得以以更快的速度纳入指数:当前市值排名 5 以下的公司需要上市 6~24 个月才可以纳入,将统一缩短至 3 个月。 ► 权重上限调整短期直接影响有限:现有指数中实际权重超过 8%的个股较少,故因权重强行下调可能带来的被动资金流出影响相对有限。目前仅腾讯和友邦的权重超过 8%,分别为 10.6%和 10.2%,预计可能出现 5.5 亿和 4.7 亿美元的潜在被动资金流出。相反,仅美团权重超过当前上限 5%(5.62%),有望打开权重上限而受益。 ► 新经济占比大幅提升:在 80 只成分股假设下,整体指数权重分布会进一步向新经济倾斜,从当前 44.5%上升至 52.4%,如信息科技从 26.9%升至 28.6%,大消费从 10.4%升至 14.2%,医疗保健从 4.6%提升至 7.4%。相反,金融权重将从 40.3%降至 32.8%。这一变化更贴切地反映香港市场受益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不断回归和上市,也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追踪。 此外,我们根据当前调整方法,在图表 7 中测算了潜在可能被纳入的前80 只和前 100 只个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距成分股增加还较远(2022 年中前实施),且行业代表性实施方法、以及指数调整委员会一些非量化调整标准等原因,这一测算仅作为近似参考。 个股 分析员 王汉锋,CFA SAC 执证编号: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hanfeng.wang@cicc.com.cn 分析员 刘刚,CFA SAC 执证编号: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kevin.liu@cicc.com.cn 相关研究报告 • 市场策略 | 恒生系列指数调整:新经济占比提升;恒指有望进一步扩容 (2021.02.28) • 市场策略 | 恒生指数调整:新经济权重进一步提升 (2020.11.14) • 市场策略 | 恒生指数成分包含更多新经济公司 (2020.08.17) • 市场策略 | 恒生系列指数成分股调整,新经济板块权重上升 (2020.08.16) • 市场策略 | 恒生指数调整:互联网龙头入选,新经济比重大增 (2020.08.15) 市场策略研究 2021 年 3 月 3 日 主题策略 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1 年 3 月 3 日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恒生指数咨询结果:五大变化 2020 年 12 月 22 日,恒生指数公司启动《优化恒生指数持续成为香港市场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市场基准之建议》,涉及 5 项关键的指数优化实施建议。在经过 1 个月咨询期后,恒指公司与 3 月 1 日在其官网公布了其咨询结果1。咨询意见中涉及的 5 项优化建议普遍受到回复人士支持(共收到 55 间机构的 60 个回复),因此均被恒生指数公司采纳。在此基础上,指数公司提出具体落实方案及实施时间,并对调整后潜在情况进行了相关模拟。 我们注意到,这五大优化建议不论是对于短期的潜在被动资金流向,还是中长期增强恒生指数作为旗舰基准指数的代表性、甚至强化香港市场整体金融中心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就此,针对此次咨询程序的结果和潜在影响,我们分析如下就此,我们针对恒生指数公司采纳的 5 条优化建议做了以下分析和点评,供投资者参考。 图表 1:恒生指数优化方案一览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公司,中金公司研究部 优化一:2022 年中前增加成分股至 80,最终固定为 100 恒指公司提出将于 2022 年中前增加恒生指数成份股个数至 80 只,长期目标为 100 只。恒生指数在 1969 年推出时仅有 33 只成份股,2007 年指数开始纳入 H 股公司时成份股增加到 38 只。2012 年扩容至 50 只成份股,并在此后 8 年一直维持这一水平,直到 2020年 12 月才又一次扩容至 52 只。虽然 2021 年 3 月季度调整中,恒指成分股进一步增加至55 支(《恒生系列指数调整:新经济占比提升,恒指有望进一步扩容》),但随着赴港 IPO不断增多,50 只左右的固定成分股已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截至 2021 年 1 月的数据,当前恒生指数对整体市场的市值覆盖率已经降低至 56.5%和 50.2%,明显不能匹配其市场旗舰指数的地位。 根据指数公司的模拟结果,纳入更多重要龙头公司和蓝筹公司后,指数成分股的市值覆盖率可以较 2021 年 1 月的 56.5%提升至 71.2%,同时成交额也将从 50.2%至 66%,可以更好反映香港市场的真实情况,同时进一步对标其他如 MSCI 和 FTSE 等国际基准指数。 1 https://www.hsi.com.hk/static/uploads/
[中金公司]:主题策略:详解恒生指数编制方法的五大变化,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6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