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评估报告(2009-2020)

1 附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评估报告(2009-2020) 一、摘要 2009 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19 号文”),明确了上海至 2020 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2020 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阶段性收官之年,需要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以此为基础制定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本课题以 19 号文战略部署为基本依据,以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最新发展为重要参照,以国际一流金融中心的功能和水平为主要标杆,提出以金融服务载体和功能为导向、以衡量金融功能发挥效用和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的评估框架,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展进行评估。 我们评估的结论是:2009 年国家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上海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功能完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以及高度聚集、门类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科技加快发展,金融发展环境持续改善,金融中心的法制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在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8)中已经位列全球第三。然而,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仍需在金融发展环境的改善、人才集聚条件的优化、金融中介和专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资本和业务的真正国际化等方面争取重大突破。 二、评估框架简介 金融中心的核心作用是它为其服务主体所发挥的金融功能。因此,我们以金融中心的服务载体和主要功能为导向,以现代金融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形成一个以衡量其金融功能发挥的效用为重点的评估框架。 金融的主要功能 金融体系或中心的功能包括七个方面:1)提供支付与结算系统;2)提供汇聚资金进行规模投资的机制和平台,比如企业融资;3)提供金融资产和契约的流动性,如资本市场和资产证券化等;4)提供价格发现的有效机制,以指导和协调分散的经济2 决策,如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信用评级、信息服务等;5)提供按时间、地点和不同经济活动配置资源的途径,如储蓄、借贷和投资等;6)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渠道和平台,比如保险和衍生品市场等;7)提供解决信息不对称、企业治理和激励等问题的市场机制,如投资管理、收购与兼并、公司债券和股票上市等。 金融各载体板块 --“功能矩阵” 实际中,各项金融功能是由不同的金融服务载体来实现的。各类金融服务载体可粗略分为八个板块:(1)央行(货币、支付结算系统等);(2)金融市场(债券、证券化资产、股票、金融衍生品等);(3)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社、信用卡、信托等);(4)保险;(5)基金及其它投资服务;(6)投行、券商、投资顾问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7)信息、评级/征信、咨询、金融法院、会计事务所及其它支持机构;(8)金融监管机构。 根据以上各类金融服务载体的金融功能,得出表 1 中的功能矩阵:其中每列代表一类载体(共八类),每行代表一种金融功能(共七种),加号数反映每类载体在发挥此项功能中的重要程度。 表 1:各金融服务载体板块的金融功能 载体 功能 央行 市场 银行 保险 基金 券商 信息/支持 监管 支付/结算 +++ + ++ + 规模投资 +++ +++ + + ++ + 配置资本 +++ +++ ++ ++ + + 风险 ++ + +++ ++ + ++ + 流动性 + +++ + +++ ++ + 价格发现 +++ + + ++ ++ ++ 信息/治理/激励 +++ + + +++ ++ + 在金融功能矩阵的基础上,我们的评估体系分成两大部分:金融服务和环境条件。其中,金融服务主要包含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和相关的支持机构,从其功能出发考虑四个维度:规模和层次、效率和质量、国际化、创新及影响力;环境与条件也包括四个维度:3 金融制度、金融人才、营商环境、城市生态。 图 1.基于金融功能矩阵的国际金融中心评估体系 该评估体系由 103 个数据指标构成,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包括各国统计局、金融监管部门、相关金融协会和 BIS、世界银行、IMF 等国际经济组织。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评估 本课题选取国内和国际两组金融中心作为参照,按照上述评估框架进行比较,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其中,国内金融中心为北京、深圳和香港(境外),国外为纽约、伦敦和东京。这样的选择兼顾国内外竞争、可比性和中长期目标。 虽然过去十几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在最新发布的 GFCI 金融中心排名中上海已位居全球第三,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相对于其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差距和挑战在哪里,以便于明确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一)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品类齐全、交易活跃的市场体系,与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也不断增强,市场参与者结构也在逐渐丰富和优化,海外投资机构近年来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股票和债券市场。然而,上海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还需进一步平衡,市场定价机制和交易有效性仍有很大改善的空间,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场外市场需进一步发展,不同板块和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和互通还需加强,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1. 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已逐步完善,多个板块的规模已位于世界前列 金融服务(市场与机构)规模和层次效率和质量国际化创新及影响力环境与条件金融制度金融人才营商环境城市生态4 金融市场主要板块,包括股票、债券、证券化资产、金融衍生品、外汇、票据以及商品期货,都已落地上海。 上海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2019 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规模已名列全球前三;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已达 97.11 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亚洲第二,绝大多数交易发生在上海(银行间市场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存量从 2009 年底的 2.32 万亿元增加至 2019 年底的 18.46 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资产支持证券存量也从 2009 年底的 234 亿元增加至 2019 年底的 3.58 万亿元;其它种类的债券也已开始试点。 图 2. 上海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 在商品期货方面,2019 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合约数全球排名第四,为企业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管控风险提供了工具和渠道,对稳定实体经济的要素价格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交易量也稳居全球第三。 此外,场内股指和债券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和场外利率和外汇衍生品,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2. 在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中,多层次的市场结构逐渐丰富 科创板于 2019 年 7 月在上海正式开市,试点注册制,并在发行、定价等一系列关键制度上进行了市场化改革的突破,为存量市场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经过 8 年多的发展,已形成“一纽约, 39.4%伦敦, 4.4%东京, 6.5%香港, 5.2%上海, 5.4%深圳, 3.6%其他, 35.5%股票市场总市值的全球占比(201

立即下载
互联网
2021-01-26
15页
0.89M
收藏
分享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评估报告(2009-2020),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9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明源云市场普遍预期
互联网
2021-01-26
来源:中国SaaS行业:风至云起
查看原文
图表 205: 资产负债表和简明现金流量表
互联网
2021-01-26
来源:中国SaaS行业:风至云起
查看原文
图表 204: 损益表
互联网
2021-01-26
来源:中国SaaS行业:风至云起
查看原文
图表 202: 明源云部分管理团队介绍
互联网
2021-01-26
来源:中国SaaS行业:风至云起
查看原文
图表 200: 明源云经营利润预测
互联网
2021-01-26
来源:中国SaaS行业:风至云起
查看原文
图表 198: 明源云毛利润预测
互联网
2021-01-26
来源:中国SaaS行业:风至云起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