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3.0: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框架与技术解析

0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框架与技术解析 零壹财经 · 零壹智库 数字资产研究院 编 审: 柏 亮 分析师: 蒋照生 | jiangzhaosheng@01caijing.com 孙宇林 | sunyulin@01caijing.com 王瑞娇(实习) 人民币 3.0 序: 如果推选 2019 年关键词,“数字货币”无疑会名列前茅。而在“数字货币”范畴中,主权数字货币,或者经由央行所发行的“数字货币”,正在为愈来愈多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民众所关注。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尤其引人注目,一度达到呼之欲出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和数字资产研究院推出《人民币3.0: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框架与技术解析》。在最近关于“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众多说法和文字中,这篇文章对“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描述和解读最为系统和全面。其中,最值得肯定的是如下几个方面: 1. 如何定义法定数字货币?文章依据国际清算银行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报告,在定义法定数字货币为中央银行货币的数字形式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法定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在数字世界的延伸和表现,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法定数字货币是由法币的数字化形式,是基于国家信用且一般由一国央行直接发行的数字货币”。特别是,文章补充说:“法定数字货币不一定基于区块链发行,也可以基于传统中央银行集中式账户体系发行”。这样的定义是符合迄今为止关于“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探讨和实际演进的。 2. 如何解释人民币的 3.0 ?人民币 1.0 是指人民币以纸币作为主要形态, “从 1948年 12 月 1 日的第一套人民币,到 2019 年 8 月 30 日的第五套人民币新版,人民币作为中国通行流通的法定货币已经历经 71 年”。 至今 1.0 时代并没有完结。但是,人民币 2.0 时代已经悄然开始,其标志是人民币走向电子化,即在银行等金融体系内的现金 和存款早已通过电子化系统实现数字化,流通中的现钞比重逐渐降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成为民众主要支付工具。中国无疑是世界最接近无现金,迈向 “无现金社会”的大国。而人民币 3.0 则是指人民币的数字化,即中国央行货币数字化。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英文简称为“DC/EP”。其中,“DC”是“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EP”是“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的缩写,主要功能就是作为电子支付手段。这就澄清了人民币 2.0 和 3.0 的关系。帮助人们区分法定数字货币与支付宝、微信、PayPal 等移动支付的不同性质。当然,在人民币未来的演进中,其 1.0、2.0 和3.0 的将存在较长的相互交叉和并存的过程。 3. 如何认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文章提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国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即不能拒绝接受央行数字货币),是现有货币体系的有效补充”。所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与 Libra 有着本质区别,Libra 是由 Facebook 领衔的 Libra 协会准备发行的一种尚未得到监管许可的数字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将冲击和挤占现有各国法定货币的使用空间。 4. 如何理解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运行结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投放模式称之为“双层运营”结构。所谓的双层运营结构,即上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下层是商业银行对公众。央行按照 100%准备金制将央行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将数字货币兑换给公众。“双层运行”结构,相比较由央行直接向公众发行和承兑数字货币的“单层运行“结构,可以避免央行在人才、资源和运营工作等方面的潜在风险。进一步说,央行虽然在顶层技术上有相当优势和积累,而商业银行等机构已经发展出了比较成熟的 IT 技术设施、服务体系、相关人才储备和经验,所以“双层运营”结构可以形成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互补,刺激各商业银行在央行预设的轨道上进行充分竞争,推动新型金融生态的形成与发育。 5. 如何分类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功能?(1)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2)法定数字货币的流通;(3)法定数字货币的管理;(4)法定数字货币的回笼;(5)法定数字货币用于投融资;(5)法定数字货币用于银行间结算。上述功能的实现,都要涉及数字货币与 M0、M1 和 M2 的关系。根据中国央行所公开的资料,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重点替代 M0 而非 M1 和 M2,简单而言就是实现纸钞数字化。其理由是,在中国当前货币体系中,基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的 M1 和 M2 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和数字化,所以短时间内没必要使用另一种技术对其进行再一次的数字化改造。 6. 如何判断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技术水平。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比较,支持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体系是具有诸多优势的。首先是原创性的相关技术。“通过梳理与法定数字货币相关的专利信息,截至 2019 年 9 月,我们找到了央行 4 家机构申请的共 84 条专利。这 4 家机构分别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52 项专利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22 项专利信息)、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6 项专利信息)以及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能卡技术研究院(4项专利信息)”。其次,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于基础科学的进展。此外,中国具有吸纳国际数字货币技术成果的能力。尤其要赞赏的是,本文相当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钱包/芯片卡”的特征,这恰恰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所在。 还值得注意的是,此文还回顾和比较了世界各国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立场和态度,以及实践央行数字货币的经验教训。“据零壹智库对 29 个国家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及现状的最新统计,有 6 家央行已发行数字货币,8 家计划推出,9 家处于研究中,2 家暂不考虑,3 家明确反对央行数字货币”。无论如何,时至今日,不仅数字货币,作为“是以数字形式存在并基于网络记录价值归属和实现价值转移的货币”,已经成为世界性新潮流,而且,会有更多的国家将央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提到议事日程。中国已经有 了至少五年的设计和试验历史,已经具备了“先发优势”。 当然,零壹财经和零壹智库所撰写《人民币 3.0: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框架与技术解析》,还有一些局限性和欠缺,主要是:(1)对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基础发掘不足;(2)没有探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在国内实施所需要的历史和制度前提,以及实施之后所面临的风险;(3)推断世界对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实施的可能反应和对策。 最后,需要肯定文章中的这句话:“货币形态不断在变化中发展”。货币数字化,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以及中国央行数字货币,都将推动人类货币形态的加速改变和发展。 朱嘉明 2019 年 10 月 23 日 ✓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框架: 1.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即不能拒绝接受央行数字货币),是现有货币体系的有效补充。 2.央行数字货币的投放模式为“双层运营体系”:上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下层是商业银行对公众。央行按照100%准备金制将央行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

立即下载
综合
2020-10-14
零壹财经
64页
2.11M
收藏
分享

[零壹财经]:人民币3.0: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框架与技术解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1M,页数6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不 同 类 别 的 规 范 性 文 件 数 量.png
综合
2020-10-14
来源:2020中国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政策报告
查看原文
数据跨境传输有关规范性文件数量.png
综合
2020-10-14
来源:2020中国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政策报告
查看原文
针对酒业睿享生活圈层深耕的策略建议.png
综合
2020-10-14
来源:2020酒行业睿享生活消费趋势报告
查看原文
最希望获得的酒类知识(代际差异).png
综合
2020-10-14
来源:2020酒行业睿享生活消费趋势报告
查看原文
纵享欢聚派.png
综合
2020-10-14
来源:2020酒行业睿享生活消费趋势报告
查看原文
最希望获得的人与酒的故事.png
综合
2020-10-14
来源:2020酒行业睿享生活消费趋势报告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