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评论2020年第4期__总第85期
12014 年 第 5 期 总第 21 期RUCIMI 国 际 货 币 评 论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view国际货币评论QWHUQDWLRQDO0RQHWDU\5HYLHZ主编:张 杰 2020 年 第 4 期 总第 85 期 金融开放首先是人民币国际化 吴晓求 国内外黄金市场价格间的联动关系稳定吗 王聪、焦瑾璞 互联网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 安同良、杨晨 多元调控、立场识别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刘红忠、童小龙、张卫平 零利率下限约束、宏观经济波动与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 杨源源、于津平、高洁超 刊发日期:2020 年 4 月 15 日2IMIInternational Monetary Institute of RUC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顾问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Edmond Alphandery Yaseen Anwar 陈雨露陈云贤Steve H. Hanke 李 扬 李若谷马德伦Robert A. Mundell 任志刚 潘功胜苏 宁王兆星 吴 清 夏 斌编委会主任:张 杰编委会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贲圣林 曹 彤 陈卫东丁剑平 丁志杰 鄂志寰 郭庆旺 焦瑾璞 Rainer Klump IL Houng Lee 刘 珺陆磊David Marsh Herbert Poenisch 瞿 强Alfred Schipke 涂永红曾颂华张晓朴张之骧 赵锡军庄毓敏主 编:张 杰副 主 编:何 青 苏 治 宋 科编辑部主任:何 青编辑部副主任:赵宣凯 安 然 责任编辑:黄辉煌栏目编辑:颜子惠美术编辑:包 晗刊 名:国际货币评论刊 期:月 刊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出版单位:《国际货币评论》编辑部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59 号文化大厦 605 室邮 编:100872网 址:www.imi.org.cn电 话:86-10-62516755传 真:86-10-62516725邮 箱:imi@ruc.edu.cn多থڧ内ءભगஐ国际货币网 http://www.imi.org.cn/32014 年 第 5 期 总第 21 期RUCIMI 国 际 货 币 评 论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view目 录【卷 首】 金融开放首先是人民币国际化吴晓求 01 国内外黄金市场价格间的联动关系稳定吗 ——基于外部冲击视角的分析王聪、焦瑾璞 04 互联网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 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 多元调控、立场识别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零利率下限约束、宏观经济波动与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 “一带一路”的研究现状评估 金融监管有效性及国际比较 安同良、杨晨 22刘红忠、童小龙、张卫平 43杨源源、于津平、高洁超 70李向阳 88王勋、黄益平、陶坤玉 105第 4 期 总第 85 期 1 ·金融开放首先是人民币国际化 吴晓求1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我看到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发布的前两个月中国经济运行报告,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到疫情对中国经济所带来的严重影响。 从长期看,我们必须着力于改革、开放和发展。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我们通过这次疫情的暴发,来思考我们过去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要改善哪些方面。人们总说多难兴邦,这个说法有个前提,就是灾难过后人们会反思,会痛定思痛。反思的结果就是改革,就是调整规则、政策、制度。 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重点在哪里? 一、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金融不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就会低。为什么我们要重视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因为它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经济的发动机。如果金融是落后的、传统的,经济就难以前行。中国经济的规模现在是100万亿元,这么庞大的经济体,需要一个特别强大的发动机和特别强大的心脏。中国经济的心脏和发动机是什么?一是科技,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力量改变中国经济结构和竞争力。另一个就是金融的力量。 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就是要着力推进市场化。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是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不仅仅是个口号,必须实实在在地体现在金融改革的实践上。 推进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也是基于金融脱媒力量。脱媒指什么?是指金融的活动,绕开金融机构通过市场来完成。这种趋势就是金融的脱媒趋势。金融脱媒对一个国家金融结构的改善、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风险的分散至关重要。我们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金融市场化的巨大价值,他们总是说金融机构特别重要,实际上市场的力量比机构的力量要大得多。总体上看,中国进入到一个小康社会,虽然距发达国家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但中国已经是一个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所以居民收入提高之后,扣除现期消费,有一部分是要投资的。投到哪里去?不要投到房地产上去,要投到金融市场。所以,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就要进行改革。市场表现这么差,市场的上市公司质量这么差,让大家来投资是不可能的。成长性这么差的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怎么可能建成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改革资本市场制度、规则和标准, 1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2 要让那些有成长性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的主体。 我看到,今年3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实施,是一个巨大进步,这包括发行制度的改革、发行定价的改革、上市公司标准的选取,都作了重大调整。我们过去对上市公司的选取是很重视其历史的,重视历史上的辉煌,重视现在的状况,唯独不重视它未来的成长。 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重视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重视企业的未来,那种非常硬化的财务标准被淡化了。以前企业不盈利是不能上市的,盈利少了也不能上市,现在我们把这个标准做到弹性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要让市场有成长性,有了成长性,老百姓有了钱才会投到市场上,才不会把所有的钱都去买房子或存入银行。说实话,如果一个国家居民的财富都是通过房子的多少来表现,只能说明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是落后的。 这就是市场化的改革,核心是要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没有发达、健康、有成长性的市场,就很难构建现代金融体系。这个现代金融体系是市场化的,是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本市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一个我们要做的改革。 二、中国金融的国际化不能停 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之后,从一定意义上看,中国金融国际化步伐有所放缓。有一些学者认为,2008
国际货币评论2020年第4期__总第85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96M,页数12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