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点评报告:财政贴息修复量价险,国股行红利属性强化
银行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 6 银行 2025 年 08 月 14 日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 行业走势图 数据来源:聚源 《低利率下的居民“存款搬家”及财富配置—路径、规模与海外镜鉴》-2025.8.9 《增值税调整对银行配债行为及业绩影响—行业点评报告》-2025.8.3 《企业短贷高增与票据利率的窄幅波动—行业点评报告》-2025.8.1 财政贴息修复量价险,国股行红利属性强化 ——行业点评报告 刘呈祥(分析师) 丁黄石(分析师) liuchengxia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3060002 dinghuangshi@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4040004 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价格敏感性客户消费意愿提升 8 月 12 日,财政部、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服务业经营主体两项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此次方案为前期扩内需政策的延续,2025 年 3 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首次提及对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7 月 31 日国常会正式部署了两项贴息政策。政策出台后,一方面其可视作消费信贷特殊国补,以财政金融联动方式,直接降低居民消费和企业经营的融资成本,从供给端需求两端同时激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政策精准灌溉,仅惠及真实需求客户,贴息部分在银行收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资金直接惠及消费者,降低客户实际利率同时抑制储蓄行为,充分释放价格敏感性客户消费意愿并提升市场活力。 两项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广泛,政策差异突显普惠、普适性 两项政策贴息资金均由各级财政承担(中央 90%、地方 10%),同时政策细节亦具差异。第一、支持范围方面消费信贷不含信用卡,单笔 5 万元以下限额内均可享受贴息,5 万元以上政策仅支持家用汽车、养老生育等重点领域,而服务业贴息对象包括餐饮旅游等 8 类经营主体,但二者共同涵盖了绝大部分个人消费及服务业主体的信贷需求;第二、政策实施期限均不超过 1 年,其中消费贷贴息于 9 月 1 日起实施,但二者均有延期可能;第三、贴息比例均为 1%,但消费贷不得超过合同利率的 50%;第四、二者均有贴息限额,其中服务业单户享受贴息规模上限为 1 万元,消费贷借款人在单家机构享受贴息上限为 3000元(单笔 5 万元以下部分上限为 1000 元),具有多次消费需求的客户可向多家机构申请叠加额度;第五、服务业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但可与地方财政贴息叠加(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水平),消费贷政策叠加尚虽未明确;第六、经办机构层面,消费贷包含 6 家国有行,12 家股份行及 5 家其他消费贷款发放机构,服务业为 21 家全国性银行。 政策防止内卷性竞争,兼顾银行息差稳定及零售风险状况 前期银行消费贷价格战加剧了银行息差压力,银行价格端对客户予以让利,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降至 2.8%。而此次贴息政策银行在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贴息资金(服务业经营者已付利息将直接返还),避免了银行内卷性竞争同时未影响银行贷款端收益率,对息差予以呵护。此外价格端维稳使得银行无需通过信用下沉+高风险溢价方式寻求规模扩张,叠加增量信贷需求的真实性具有保障,资金违规挪用的现象将减少,零售信用风险或边际修复,同时贷款规模扩量亦贡献分母摊薄不良率整体水平。 政策引导释放真实信贷需求,此次贴息经办行均为全国性经营机构,兼具客户规模优势及完善的信息系统,可精准识别信贷资金流向,更利于政策有效传导。同时我们测算上市银行消费及经营贷占总贷款比重约 12%,未来政策支持范围亦有扩容可能,结合行业数据,2024 年末经营+消费(不含住房)贷合计 45.2万亿元,假设每年新投放贷款占存量比重 30%即 13.6 万亿,若全部符合贴息 1%的要求,则对应财政开支约 1360 亿(实际或不到),故 1 年的财政投入即可带动百倍的信贷增长,财政资金对信贷的撬动效应突显。 投资建议:量增价稳+信用成本改善,红利属性强化下股息逻辑仍可延续 财政贴息直接惠及消费者及服务经营主体,对银行信贷增长及息差稳定均予以呵护,避免银行价格战下的内卷式竞争,助力行业发展趋于良性。政策到期后存延期扩容可能性,未来亦或呈现中央财政支持全国性银行,各地财政支持地方性银行的局面,更利于重点区域企业活力及消费需求的释放。投资端而言,阶段性利好国股行,尤其是具有较好零售客群基础的全国性银行,在维持 3%信贷利率隐性下限的同时,吸收了原本地方性银行潜在的信贷需求,助力消费信贷量增价稳,同时零售风险改善将降低信用成本,红利逻辑驱动的行情或受此强化,推荐中信银行,受益标的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12%0%12%24%36%48%2024-082024-122025-04银行沪深300相关研究报告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点评报告 行业研究 行业点评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 6 表1:上市银行消费贷增速及占总贷款比例,2024 年国有行增速整体高于股份行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四大行为境内口径,部分银行零售贷款未包含消费贷细项,口径差异或导致银行间不可比) 20212022H120222023H120232024H1202420212022H120222023H120232024H12024工商银行2.0%15.7%25.1%24.5%40.1%46.9%28.3%0.9%0.9%1.0%1.0%1.3%1.4%1.5%建设银行-11.9%12.3%26.8%44.2%42.7%30.3%25.2%1.2%1.3%1.4%1.6%1.8%1.9%2.0%农业银行-1.6%9.5%10.2%40.4%75.9%64.9%39.8%1.0%1.0%1.0%1.2%1.5%1.8%1.9%邮储银行12.4%-2.6%-6.0%0.0%11.5%20.9%17.9%7.7%6.7%6.5%6.0%6.4%6.6%6.9%交通银行12.4%19.6%19.3%11.8%30.5%60.1%85.0%1.7%1.8%1.9%1.8%2.2%2.7%3.9%招商银行14.8%20.9%21.7%40.4%42.1%31.3%24.3%3.8%4.0%4.2%5.3%5.6%6.5%6.6%浦发银行-28.1%-22.2%-20.1%-9.7%23.5%30.2%14.6%3.7%3.3%2.9%2.9%3.5%3.5%3.7%兴业银行7.6%12.7%20.7%23.2%20.6%8.0%4.6%2.7%2.6%2.9%2.9%3.2%2.9%3.2%中信银行20.6%7.6%4.7%14.9%19.0%12.2%4.0%4.9%4.8%4.9%5.2%5.4%5.6%5.4%民生银行-10.4%-18.2%-12.7%-7.1%-3.3%2.1%11.8%2.4%2.1%2.0%1.9%1.9%1.9%2.0%光大银行23.3%4.5%-2.6%-5.0%-6.1%-4.0%1.1%6.5%5.9%5.8%5.3%5.2%4.9%5.0%平安银行-
[开源证券]:银行行业点评报告:财政贴息修复量价险,国股行红利属性强化,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5M,页数6页,欢迎下载。
